教师课堂教学礼仪

2023-05-02 23:02:2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教师课堂教学礼仪》,欢迎阅读!
课堂教学,礼仪,教师
课堂教学礼仪

课堂教学是教师“教”与学生“学”所构成的双边活动,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过程中得以充分体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领导者,教学行为必须符合教学规律和教学原则,符合受教育者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能对他们起到积极重要的作用和影响;教师要具备正确得体的课堂教学礼仪,才可以清楚自己“怎么教”,并帮助学生更好地解决“怎么学”的问题,要将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积极自主地学习,领悟到更多的知识和技能;梁启超先生就曾要求教师自觉认识肩负的职责,热爱本职工作,从辛苦的工作中“领略到各种趣味”,认为“在教育界立身的,应该以教育为唯一的趣味,个人若是在教育上感觉不到趣味,我劝他立即改行”;

一、教学设计礼仪

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学科教学大纲和具体教学内容的要求,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为了保证教学能够顺利进行并达到预期目的,事先进行的教学准备工作;

1.设计“教什么”;

即确定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完成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知识基本理论、基本事实、基本技能等、发展各种能力观察能力、记忆能力、思维能力、表达和实际操作能力等、进行思想教育的任务;

2.了解教育对象,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师除了对课堂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及重点难点熟知之外,更重要的是,还要充分了解教学对象,掌握他们的生理和心理年龄特征,研究他们的学习现状,明确他们已具备那些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还有那些内容没有掌握巩固等等;

3.设计教法,解决学生“怎样学”的问题;

教师要预先准备循序渐进、深入浅出的示例,奇妙典型的问题和悬念,中肯贴切的分析讲评等在教学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步骤和内容;要采取多种教学方法,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让学生动脑动手,亲自体验参与,激发其求知欲和表现欲,引发其探索精神,培养其“善学、会学”的意识和能力,并充分体验到成功后的愉悦;

二、教学语言礼仪

教学语言是教师表达思想、教授知识、传播文明、启迪学生智慧、塑造学生心灵的最基本的工具和最主要的桥梁;师生在教与学之间,信息的相互传递,多数是借语言为中介进行的;当然,离开教师语言的讲解、指导和传授,学生也可以通过对实物、直观教具的直接知觉观察,以及“读、练”的形式,达到对某些学科内容的理解掌握;但这种独立活动不具备“教”与“学”的双边性,同时对于中小学生在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欠缺巩固和完善,因此,教师的教学语言,始终是教师教学工作中最常用、不可或缺的教学手段;

实践证明,教师语言表达的水平,会直接影响学生的课堂情绪,影响教师主导作用的发,影响教学效果的好坏和教学质量的高低;教师的教学语言,必须是经过加工的专业语言,要具有自身职业的特点;

1.教学语言要准确规范,具有科学;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通过准确的用词去表达概念、阐述定理公式、进行分析综合、推理判断;要具有科学,周到严密、含义准确、措辞精当、不生歧义;应是标准的普通话,音吐字要清楚,遣词造句要讲究语法,叙事述理要符合逻辑;教师应该以这样的语言去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使学生得到清晰准确的认识,达到教学目的;课堂上最忌讳拖泥带水、重复啰唆,使教者劳心劳力而无功,学者心烦意乱而无获,甚至导致学生对这门课程产生厌烦的情绪,直接影响教育教学效果;

2.教学语言要热情诚恳,富有激励性;


语言作为一种感人的力量,它真正的美离不开言辞的热情、诚恳,富有激励感;教师的教学语言所传达的感情思想,来源于教师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来源于教师对教育事业的无限热爱,这些语言会给青少年学生思想和行为带来深远的影响;可能教师一句激励的语言,就足以改变一个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要努力使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融入教学语言中去,使情寓于言而溢于表,从而打动学生,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真正受到感染和教育,

3.教学语言要生动活泼,讲究技术性;

教师的教学语言要简洁精炼,通俗易懂,具有内在的逻辑性和高度的概括性;要充分考虑到学生年龄特征,结合学科的知识特点,设疑激趣,扣人心弦;采用学生易于接受的语言进行的教学,深入浅出,明白流畅;要生动形象,富有引导性,使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形,如临其境;力求使抽象的概念具体化,深奥的道理形象化,枯燥的知识趣味化;教师要广采博闻,诱发学生的心智活动,消除教学中师生的疲劳,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感到学习新奇有趣,识易于理解;

无数成功优秀教师的教学实践证明,生动活泼、幽默形象、耐人寻味、富有情趣的语,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启迪学生智慧的,而那些老生常谈的套话,八股文的陈词旧语,单调呆板、枯燥乏味的讲解不仅会抑制学生的学习兴趣,窒息学生的才能,甚至也会影响到教师自身的教学情趣,形成师生教与学的恶性循环;

4.教学语言要循序渐进,富有启发性;

思维的规律告诉我们,思维的启动往往开始于好奇和疑问;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思路清晰,准确生动,而且要循序渐进,富有哲理;要注意举例形象生动,理逻辑性强,能使枯燥乏味的名词概念、公理论断化繁为简,化难为易,不断地运用风趣幽默、机制贴切的语言调整学生的学习状态,用真诚的鼓励和适当的赞扬提高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他们在教学活动中,学有所乐,学有所得;

同时,教师更要认识到,教学过程中,教师不只是把知识全部正面的灌输给学生,而应是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从一定的基础上思考自己的问题,从而得出相应的结论,并掌握其获取的过程和方法,使学生在教室的语言启发和激励下,进一步产生求知欲和学习的主动性,序渐进地得到多方面综合性的提高和进步;

三、提问礼仪

古语曰:“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惑;教育心理揭示,学生的思维过程往往从问题开始;经验的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会有意识地讲究课堂提问礼仪,精心设计悬念,为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搭建桥梁和阶梯,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

1.教师提问时,态度要亲切而自然

小学生的心智处于敏感时期,他们上课时的目光始终追随捕捉着教师的一举一动、一颦一笑,因此教师向学生提问时的神态要亲切而自然,学生就会在教室这种神态的鼓励下,积极开动脑筋,回答问题;反之,教师在提问时带有拷问或严肃的表情,学生心里会觉得紧张害怕,不能平静地思考问题,使课堂提问的效果大大降低;

2.教师提问时,语气应和缓,带有启发性;

教师的提问语气一定要照顾到学生的接受能力,声调应有起伏变化,能将提问的重点显示出来,并充分引起学生的注意;用词必须准确,并以“请你回答”、“你考虑如何”、“你试试好吗”等平易近人的话语,使学生能感受到老师的信任、鼓励和赞赏,从而曾强学习的信心和积极性;

3.教师提问时,要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引起全体重视,然后再指名回答;

教师先面向全体学生发问,再指名回答,可以使全班学生注意思考教师所提的问题,各自心中都试拟一个答案,再以自己得出的结论,与指名回答者的答案加以比较评判,避免出现先指定一个回答,其他人不注意听讲、不动脑思考的结果;

4.教师提问时,切记以问代罚,为难学生;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79fdb153f1ec5da50e2524de518964bcf84d28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