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欢迎阅读!
一堂好数学课的标准
怎样的数学课才是一堂好课呢?这是众多数学教育工作者所关心的话题。在开放性教育的大环境下,很难回答这个问题。笔者对一堂数学好课的标准作一个简要的表述:既要有科学、合理、全面的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教学目标,又要有体现现代教学策略理论的课堂教学设计,能真正凸显从教师的教向学生的学转变,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中巩固“双基”,获得全面发展,这样的课才是好的数学课。
一、一堂好课应该体现数学课程的目标
每一节课都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包括知识内容、思想内容及其他非智力因素等。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是否设定了合适的目标,合适的教学目标应具体体现在符合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符合校情、班情,在备课时要充分考虑每一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原有的认知结构;教学过程中是否努力去实现教学目标,目标的设立是否把学生放在首位,是否体现班级与班级之间的差距,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差距,努力消除“吃不饱”和“吃不了”的现象,以达到“人人学习有用的数学”的数学课程目标,师生是否体验到达成目标的喜悦。课程的目标不仅需要教师清楚,学生也应该清楚,这便于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实现目标。
二、 一堂好课应该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也许很多数学教育工作者都有这样的困惑:我们在前一天课堂上讲解的公式、定理、规则,学生在课堂上好像掌握的都很好,基本上所有的学生都能灵活的应用,而到了第二天只有几个“好”学生会应用了,其余学生已经忘的一干二净了。按教学论的道理来说应当是这样的:学生掌握的的知识越多,他去获取新的知识就越容易。遗憾的是,在实践中正好相反:学生每过一年,他的数学学习就变得更为艰难!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
学生是一个活生生的、有思想、有灵魂的人,而不是一个容器。许多数学教师指导学生学习时,总是试图把完整的知识像从一个容器装入另一个容器那样地教给学生,谁能够把知识保存在记忆里,一旦教师提出要求,就能把他们“倒出来”,谁就被认为是有知识、有能力的学生。老师向学生提出的惟一任务就是:识记、保持、再现。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越是朝着这个方向努力,我们就越是偏离我们的目标。我觉得这是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出了问题,知识脱离了学生的精神生活,脱离了他的智力兴趣,掌握知识成了学生毫无乐趣可言的事,变成了为知识而知识。
在数学课上,教师应根据具体的知识,努力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的探索情景,教师不仅仅是把思维的结果告诉学生,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能参与教师思维和老师共同完成探索的过程。课堂不是对学生进行训练的场所,而是教师引导学生发展的场所,也就是说学生不应该是被动的接受知识,而应该是在教师的引导下自己发展的过程。师生共同探讨勾股定理的由来、共同发现相似形的性质、共同寻找黄金分割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用形象的教具演示立体几何的性质…让学生充分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数学竟是如此有趣,师生共同体验探索的乐趣!有时你也会惊喜的发现,学生们的“点子”比你还要多!
学生积极参与教学,他们的动手能力、情感、智力才能得到发展,培养了他们对数学的兴趣,离他们爱上数学的日子也就不远了。如果只把学生看作是被动接受知识的工具,他们掌握的知识可能达到教学的要求,但是他们思维的灵活性会降低,对事物的热情、兴趣也会渐渐的淡化,不仅课堂会很沉闷,更严重的是学生的身心受到摧残,学生的探索精神在不经意间会被扼杀,我觉得这是我们很多学生对“创新题”无从下手的重要原因之一。
一堂好的数学课必然是学生积极参与的课,课堂的气氛应该是活跃的,学生的身心应该是完全放松的,在放松的情绪下,不仅有利于课堂教学,而且也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只有学生积极地参与课堂的教学,对公式、定理、规则的掌握才会更牢固;喜爱上数学了,还会觉得数学越来越困难吗?
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是防止教师“一言堂”式的满堂灌,提倡学生的积极参与,同时也要防止“放羊”式的图热闹,即既要积极创造生活情境又要突出其中的数学本质。
三、一堂好课应该使“双基”得到较好巩固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西方的一些教育教学理念纷至沓来,一些教育工作者为了追求与“国际接轨”,喜欢动辄拿国外的教育理论充门面,而丢弃了我国优秀教育的传统----“双基 ”教学。
中国教育的传统---掌握双基、记忆公式、快速运算,在现代人看来似乎都是“落后、保守”的符号,没有人再敢去强调,取而代之的铺天盖地的“自主探究学习”。岂不知,我们丢掉的正在被许多教育先进的国家拾起。正如张奠宙教授所说: “打好双基”和“自主探究学习”好比是“主食”与“副食”的关系,两者本来相辅相成,现在提倡“自主探究学习”无非是主张“多吃菜”,这很好。但是,不能走极端,指责吃米饭就是落后。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cbd3f38f2fc58bd63186bceb19e8b8f67d1cef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