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高一语文必修二《赤壁赋》赏析》,欢迎阅读!
高一语文必修二《赤壁赋》赏析
苏轼在《前赤壁赋》中表达的是当时他在政治上的失意。萧声哀怨。 人生无常,生命的短暂。
从苏轼的《前赤壁赋》可以窥见他正直淡然的人生态度。
本文在语言风格方面,不像韩愈那样拗折奇警,也不像欧阳修那样平易流转,更重视通过捕捉意象,通过音声色彩的组合,来传达自己的主观感受,时常点缀着富于表现力的新颖词汇,句式则是骈散文交杂,长短错落。《前赤壁赋》中“白露横江,水光接天,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写出人在浩渺宇宙间茫然不知所之的感受,而“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又以极精炼的文笔,写出冬日秋江上枯寒荒疏的印象。《前赤壁赋》写于苏轼一生最为困难的时期之一??贬谪黄州期间。元丰二年,苏轼因“乌台诗案”被扣上诽谤朝廷的罪名,被捕入狱。“几经重辟”,惨遭折磨。后经多方营救,于当年十二月释放,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但“不得签署公事,不得擅去安置所。”这无疑是一种“半犯人”式的管制生活。1082年壬戌,苏轼作《前赤壁赋》。他在黄州作的诗中,曾经痛苦地描写过此时的忧郁苦闷的心情。“我谪黄岗四五年,孤舟出没烟波里,故人不复通问讯,疾病饥寒疑死矣”①。《前赤壁赋》正是作于苏轼政治上失意,行动上不自由,生活困苦,心情极其苦闷的时期。在他的赤壁词中,即有过明显表露,“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而现实中的我却只能“早生华发”,“一樽还酹江月”地慨叹“人生如梦”。在这种沉重的精神压力之下,东坡内心有着深刻的感发,他开始比任何时候都更加感慨世事的纷忧与虚无,但如果仅是“入乎其内”地感叹人类的沧桑,这就不能产生我们今天对他的文采及人品的钦佩。东坡之所以成为“白首忘机”的”东坡老”②,更有他善于“出乎其外”的“自我解脱”的另一面。人的一生中,不可能没有打击,问题是面对打击的态度。在残酷的政治斗争面前,苏东坡既想超脱又不能超脱。他在《书<前赤壁赋>后中说:“轼去岁作此赋,未尝轻以示人,见者盖一二人而已。钦之有使至,求近文,遂亲书以寄。多难畏事,钦之爱我,必深藏之不出也。”这段跋语,对于了解作者当时深受压抑的心境提供了帮助。苏轼不得不从佛老思想中寻求寄托,黄州的山水,勾起了他对古人的怀念,于是触景生情地倾吐了自己对前辈英雄的钦慕,同时也流露了自己治世立业的壮志。总之,苏轼当时的心境极其复杂:消极隐退与积极进取,疾世忿懑与逍遥山水的双重情绪,在与世无争的思想背后,却流露出对世道不平的满腔愤怒,不甘妥协的积极进取精神,鄙弃富贵,傲然独立的旷达情怀。
有人曾指出《前赤壁赋》把黄州赤壁当做孙曹交兵之处就是苏轼“用事疏舛”,这并不十分精确。苏轼所游之赤壁并非历史上出现大战的真正的赤壁;而苏轼文章之战略重点也无此周瑜溃曹之创举,他无非就是筹钱事写下文,抒写他的心怀以期证悟罢了。 综观全文,作者的感情经历了三次变化:“乐――悲――乐”,作者的思想也经历了一个由平静到苦闷,再由苦闷而得到解脱的发展过程。而围绕作者感情的三次变化,全篇的行文也随之巧妙展开。“文以载道”,作者如果要使自己的思想感情为读者所清晰的领
悟,就必须借助于良好的文学表达形式。苏轼这篇文中的哲思也正是通过他对赋的新的利用而传达开来的。《前赤壁赋》是篇辞赋,辞赋时常用主客问答的方式表达作者的思想与主张,《前赤壁赋》很显然是运用了这种传统的格式。辞赋讲究排比对偶,《前赤壁赋》中也有不少排比对偶的句子,所以它具有辞赋的基本特征。但苏轼的这篇赋却不像汉魏以来的赋一样词藻华丽,仅止于铺陈事物,而少有哲理的渗入其中。这篇之所以长诵不衰,更有它突破辞赋旧
格的新成就,我们今天可以表示它为散文诗。诗人运用行云流水般的笔调抒发自己心中的感情波澜,并使文辞更盛的血肉,感情也更加真诚,情感与文字的接合处无间。我们不得不钦佩苏轼操控文字能力的洒脱不凡。总结而言,这篇诗赋在文学上加两大贡献: 第一,充分显示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质。这篇赋有诗情、有画意、有哲理。就景而言,有明月,有江水,有秋风;就情而言,有悲伤,有欢乐。时而泛舟秋江,扣舷而歌;时而遗世独立,羽化登仙;时而愀然发问,畅谈哲理。景色的转换,情感的跳跃很频繁,但却不杂乱,而是以作者的主观感受作为线索贯穿始终。苏轼在文章中阐述了变与不变的哲理,这个论点尽管老庄的相对主义哲学观,具有唯心主义的成分,但却同时具备了辩证法的因素,这是作者所要集中表达的思想,是文章的“神”之所在。神聚而形散,随着主观感受的辗转生发,散文的文字起伏跌宕,意趣横生。文章寓情于景,借景明理,具有极高的艺术感染力,为后世散文的创作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第二,对“诗赋”体的精妙利用与革新。《前赤壁赋》就是散文与韵文的精妙融合,就是诗与文的统一。文章就是赋体,但却不拘泥于古赋,它的语句有长有短,贫骈融合,文辞生动,情韵洒脱,不啻就是一首迷人的散文诗。文中游览的场景不断的更改,诗人的情感也不断地转换,而文气却始终一贯易子而食,既有骈赋对偶工整之美,又存有情景交融的诗境之美,除了挥洒自如的散文之美和生动形象的用笔之美。在这样的一篇散文诗中,我们不仅可以领略文学之美,还可以体悟哲学之理趣,无疑就是文学与哲学的轻松的融合。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658ff2f1db91a37f111f18583d049649b660e0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