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欢迎阅读!
尝试教学法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理解并掌握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并学会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的面积。 2、 通过图形的割补、剪拼,渗透图形变换的数学思考方法,并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
【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大队旗、中队旗、小队旗;每个学生准备剪拼的图表、剪刀等。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1、 出示少先队大队队旗,要求计算大队旗的面积。(长120厘米,宽90厘米的长方形
2、 接着出示红领巾,要求计算红领巾的面积,提出求三角形的问题。
[评] 从实际问题出发,先计算大队旗的长方形面积,再提出计算红领巾的三角形面积,比较自然。
二. 出示课题 师:我们已经学过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面积的计算,这堂课学习“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板书)。你们先想一下,这堂课要学习哪些内容?(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这堂课的教学目标)讨论后投影片映出:
1、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
2、 三角形面积的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3、 怎样运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 [评]
学生已有“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的旧知识作基础,能够举一反三地说出这堂课的学习内容。这样巧妙地促使学生自己提出这堂课的教学目标,使其变成学生自身的需要。 三、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
1、 用数方格的方法求三角形面积。 要求学生按课本上的插图用数方格的方法求出三角形的面积 [评]
数方格的方法,实际上就是用面积单位直接度量,学生容易建立空间观念。接着引导学生观察,这三角形的高和底的长度同它的面积之间有什么联系,启发学生猜想。
底 高 面积
6厘米 4厘米——→12厘米 (学生可能会说出,三角形面积等于底和高乘积的一半)
[评] 猜想是一种极重要的数学思考方法,也是一种创造性思维。这里抓住时机自然地启发学生猜想。 2.尝试操作
师:前面我们只是猜想三角形面积是底和高乘积的的一半,还需得到证实。大家回忆一下计算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是怎样推导出来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在投影机上演示:
生:用割补的办法,把平行四边形转化成长方形,然后推导出计算平形四边形面积的公式
[评] 学生在前面几节课已经学习了计算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方法,唤起学生的回忆,促进迁移,为解决新问题作好准备。
师:那么三角形能不能通过剪拼的办法转化成长方形呢,我们大家来做个实验。 (1)
请同学们拿出预先准备的长方形纸片,先量一量长方形的长和宽(长10厘米、宽6厘米),并计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沿长方形的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并计算出它的面积。
(这个实验,让学生清楚地看出这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的一半) (2)让学生再拿出预先准备的平行四边形的纸片,量出它的底和高(底10厘米、高6厘米),算出它的面积。然后沿对角线剪开,分成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再计算出它的面积。
(要求学生仔细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剪开的三角形底和高是一致的,充分相信剪开的一个三角形是原来平行四边形的一半) [评]
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从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符合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确信剪开的一个三角形是原来长方形或平行四边形的一半。这样为学生尝试得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底×高÷2)打下基础,也就是为学生创设尝试成功的条件。
(3)引导学生得出结论
通过上面两个实验,组织学生讨论,让学生尝试说出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 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师:通过刚才的实验,证明我们的猜想是正确的。
[评] 通过学生亲自实验操作,能够自己得出结论,已是水到渠成。最后联系猜想的验证,做到前后呼应。 3.自学课本
师:刚才我们是用“分”的办法证明,计算三角形面积的公式,课本是用“合”的办法证明,把两个大小,形状相同的三角形拼成一个长方形或一个平行四边形。(指导学生认真阅读课本,同桌二人互读,相互讨论)
[评] 尝试操作用“分”的办法,自学课本用“合”的办法,这样做到既不重复,又能体现“分”与“合”的辨证思想。 4.教师小结
求平行四边形面积的公式,是通过把平行四边形割补成长方形得出的。求三角形面积的公式也是通过把三角形拼成长方形得出的。这说明图形是可以变换的。 [评] 突出图形是可以相互变换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使学生初步认识“转换”的数学思考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四、教学三角形面积公式的应用 1.出示尝试题
教师:上课开始时,我们提出计算红领巾的面积,这个问题能解决吗?计算红领巾的面积先要量什么?然后再自己编出尝试题.
学生到黑板上量出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约33厘米,编的尝试题是:红领巾的底是100厘米,高约是33厘米,它的面积是多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b51ec0c7da50e2524de518964bcf84b8d52d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