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2022-08-17 08:10: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欢迎阅读!
古诗文,文化教育,语文,传统,教学
语文古诗文教学中的传统文化教育

【摘要】古诗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内容之一,既可以帮助学生了解中华传统文化,也是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养的途径之一,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存在着许多问题与弊病,较为集中地体现在学生兴趣偏低,教学手段单一,教学内容苍白等几个方面。本文对目前初中古诗文的教学现状进行了研究,并就如何在古诗文教学中渗入传统文化进行了分析与研究,希望能够对广大初中语文教育从事着有一定的帮助。

【关键词】初中语文 古诗文 传统文化 教育 1.

关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相关研究

目前,从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的现状来谈,大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过于注重对古诗文的朗读背诵,而忽略了对古诗文文辞、手法、意境的感受,整个教学过程流于枯燥,学生难以感受到传统文化之美;其次过于侧重古诗文内容分的翻译,忽略了鉴赏的环节,使古诗文的教学落于应付,学生自然而然的心生厌倦抵触之感。

古诗文作为千古流传的语言精粹,是古代文学文学意境的展现以及思想情感的抒发,对于古诗文的教学更多的是需要我们去理解其中的含义。然而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古诗文的教学已沦为死记硬背的得分手段。从积极的意义上来说,朗读与背诵自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与诗文的记忆,但也会极大地影响学生对古诗文学习的兴趣。比如在学习《出师表》时,课程要求朗读与背诵,教师就会要求学生完整地背诵,同时也会采取默写的方式帮助学生熟记文章内容。但学生对于《出师表》的创作背景了解不深,与作者的思想情感难以共鸣,对于文章的背诵难免产生反感抵触的情绪。造成这种症结的根由就是应试教育考试内容,它使古诗文的教育成为得分的途径,将学生视作“被灌输者”的角色,这种教学理念


与方法的落后,不仅造成学生学习兴趣与学习效率的低下同时也使得古诗文的教学趋向苍白。

1.

语文古诗文教学中融入传统文化教育的方法 1.

通过朗读感受古诗文形式之美

古诗文在创作过程中,往往会十分注重韵脚,这也是古诗文在语

言上极为富有韵律的主要原因。古诗文之中的词句之间往往含有一个节奏与声调的变化,所以在古诗文的朗读过程中往往会产生千回百转却不断地连贯感。从这个角度来说,对于古诗文的教学而言,朗读时引导学生对作品含义以及思想情感进行领悟的最佳途径。比如,在苏轼《念奴娇 赤壁怀古》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的方式让学生体会作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情感与感慨。然后,教师可以通过对作者生平的简述并结合作品创作的时代背景文章的内容进行分析,继而再一次引导学生进行朗读。通过这种方式,学生更加容易理解文章的思想情感变化,感受作品的形式之美,加深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与记忆。

1.

营造古诗的意境

所谓意境,乃是作者在主观情感色彩之上对客观事物进行的一种

加工与融合所展现出来的思想境界。在古诗文的“教”与“学”之中,对于意境的把握始终是一个重难点。只有深切把握古诗文的意境,教师才能更好的教授文章,学生也才能更加切实提回文章的意蕴。如在《月下独酌》一文的教学中,教师应当着重对“月”与“影”的意境进行自由评论,最终理解诗人心态由“孤独”向“不孤独”,由“不孤独”向“孤独”转变的一个过程。通过对古诗文意境的营造,有效的将诗文中的传统文化之美传达与学生。


1.

深入剖析古诗

为了帮助学生更深层次的理解诗文中的内容及其思想情感,深入

剖析古诗文的步骤是必不可少的。如在《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一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明文章是作者在官场上遭遇贬谪后所创作的,并由此进行延伸,讲解苏轼波澜曲折,磨难重重的一生,并最后对作者“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旷达胸怀进行点评。以深入剖析文章内容的方式,让学生充分领悟作者创作文章的思想情感,在提高学生文化底蕴的同时,增强学生对于传统文学鉴赏能力。完成以上步骤,学生对于古诗文的意识已经有了大致的了解,对作者的思想情感有了初步的认识,教师就可以对文章内容的重点词句以及背诵内容进行详细教学,也极大的提高了教学的质量与效率,可谓是一举多得。

古诗文的教学不应当仅仅是作为一种考试中拿分的手段,而更应当肩负起传承中华民族源远流长传统文化的责任。对此,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应当结合班级的实际情况,渗入传统文化内容,通过古诗文的形式之美、营造古诗文的意境、深入剖析古诗文的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并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美感,增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喜爱以及鉴赏能力。此外,教师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对于传统文化的渗入应当尽量顾及到学生的兴趣,在保证学生能够理解的同时,也能够有效的提高语文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初中古诗文教学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有效性研究》吴 南京师范大学,2017

2、《初中古诗文教学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的策略研究》夏 宁波大学,2017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24ca0732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0.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