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诗歌主体感受学会涵泳意会诗美

2022-10-19 13:10: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培养诗歌主体感受学会涵泳意会诗美》,欢迎阅读!
涵泳,意会,诗歌,主体,培养
培养诗歌主体感受学会涵泳意会诗美

作者:黄惠芳

来源:《新课程·上旬》 2014年第13



黄惠芳

(福建省泉州市惠安第二中学)

要:高中新课标对诗歌课堂有这样的评价标准:“诗歌课堂以学生的审美能力、艺术趣味和欣赏个性作为评价的重点,如能否拓展想象和联想,能否通过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感情的共鸣,能否发现作品的丰富内涵和深层意义,是否有独到的感受和对作品的创造性理解等。”让学生学会阅读和鉴赏诗歌,已成为也理所当然要成为语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如何引导学生真正喜欢诗,爱读诗,真正提高诗歌阅读能力,在古诗歌教学中做一些有效尝试很有必要。

关键词:诗歌;主体;意会

一、学会放手,确立主体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具有重要的审美教育功能,高中语文课程应关注学生情感的丰富和发展,让学生受到美的熏陶,培养自觉的审美意识和高尚的审美情趣,培养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诗歌课堂要达到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这个要求,一定要让学生成为诗歌阅读的主体。现实课堂上,教师往往因不信任学生读诗的能力而一味地包办代替,这样对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是起不到丝毫作用的,有时反而会让讲课声成为课堂上学生学习噪音。教师要真正舍得放手,更要懂得放手,改变过去那种喋喋不休的繁琐阐释、千篇一律的条分缕析的诗歌教学模式,充分相信学生的阅读能力。

笔者在教学李贺《李凭箜篌引》时,自认为这首诗晦涩难读,学生一定读不懂。备课之初,我准备了大量资料以及自己解读的材料,按既定计划我大汗淋漓地讲了五分钟,发现眼前是一片茫然的眼神——学生根本听不懂。我即刻调整了思路,设置了一组提示性的问题,要求学生朗读诗句,而后思考问题,可以讨论,可以提问。问题是这样的:(1)第一句诗里有两个极富表现力的词,指出并分析它们的妙处。(2)第三、四句写出音乐的什么情感?(3)第五、六句写出了箜篌这种乐器怎样的音色……学生开始忙起来了:朗读的、查资料的、讨论的,大部分学生开始尝试走近诗了。而教师呢,这边说说,那边问问,与之前的大汗淋漓形成了鲜明的对照,教师终于从自言自语般的繁琐阐释中解放出来了。课堂的后半部分,在点拨下,学生已经初步领略到李贺诡异的诗风了,对李诗的赏析似乎有些欲罢不能了。从这情形可以看出,这节课让学生有了收获,他们对作品的形象和意境产生了感情上的共鸣。反过来想想,如果教师匆忙赶进度,快速地把自己嚼碎的东西硬塞给学生,结果可想而知:累了教师,更是苦了学生,这是典型的吃力不讨好的活儿。教师应放手,特别是在诗歌课堂上更应如此,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审美感知和审美创造的能力。

二、捕捉契机,感受审美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让学生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养成高尚的审美理想和高雅的艺术趣味。”同样也提出“对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有浓厚的兴趣,乐于拓宽文学欣赏的眼界,丰富自己的内心感情世界,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文学素养”的要求。然而“雾里看花”“水中捞月”是当今很多中学生学习古代诗歌的真实心态,他们的生活离古诗很远,于是他们对古诗这种语言不敏感,甚至是迟钝,所以他们很难走近诗,他们排斥这种语言。在诗歌教学课堂中,他们很难有诗感,所以当他们不


经意间流露出诗感时,教师应该及时地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趁势点拨、引导,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笔者在教学杜甫《登高》时,安排了四个环节:读通诗句、读懂诗意、读出诗情、读会写法。学生在完成“读出诗情”这一环节时,表现得异常活跃,他们对这首诗非常有感觉。学生读出了多种诗情,有说是抒写诗人的思乡之情的,有说是表现诗人流浪之苦的,还有说写悲秋之情,哀人生之事的等等,这样的课堂很少见的,也许是老杜的爱国悯民之胸怀感染了他们吧。我抓住这不可多得的时机,引导他们如何更准确地品读诗意,把握诗人的情感以及如何用更诗意的语言来赏析诗词。我说:“要读出一首诗诗人的情感,知人论世是必不可免的,咬文嚼字也是少不了的,如果用‘思乡之情’来表述,显然是不够力度的,不足以表现忧国忧民的爱国诗人在国难时流离他乡的情感。太平盛世下的世人远离故乡,也会有思乡之情,但他们的这种凡夫俗子的情与杜甫的那份不可言说的、因为社会动荡国破家亡的情是不可相提并论的。所以用‘思乡之情’四个字来概括杜甫的情感是不够准确、精练与诗意的。”学生在频频地点头,他们很享受这一份审美感受。我又说:“‘悲秋之情’‘哀人生之事’未必不可,只是太过于笼统,可以把它具体化:人生的什么事?且在表述时,应注意用诗意的语言来表达,诗是最美的语言形式,欣赏它定然要用同样美的语言来表现它。”学生已渐入佳境,他们读出了“杜甫借自然之秋,抒羁旅之愁,悲家国之事”的诗情。其实在这样的课堂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古诗的鉴赏积极性被调动起来了,他们完全陶醉在诗的意境中了。因势利导、水到渠成地教给学生读诗、品诗的方法,提高了学生对诗的感悟能力。抓住这样的教学契机,让教师、学生的思想和教学文本不断碰撞,迸发火花,达到一种兴奋的状态,更是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这是一种稍纵即逝的教学契机,它往往偏离了课堂原先的预设方案,却生成了最佳的教学效果,而达到语文教学的理想境界。

三、学会涵泳,意会诗美

在日常的诗歌教学中,对于一些内容隐晦的诗,笔者认为是可以允许学生停留在这一种“意会”诗美的程度上的,只要学生在“涵泳”中得到一种模糊的妙不可言的诗美即算完成教学目标,应该避免因为鉴赏困难而使学生对诗歌鉴赏失去兴趣的失误,从而背离了新课标对诗歌鉴赏“培养鉴赏诗歌和散文作品的浓厚兴趣”的要求。

“相比于其他文学类型,它没有实际的经历和古诗需要讲述,它的内容是直接体现在词当中的感觉和想象,因此非得把握住语言的‘灵性’不行。”《红楼梦》第四十八回写香菱跟黛玉学诗,香菱道:“据我看来,诗的好处,有口里说不出来的意思,想去却是逼真的;有似乎无理的,想去竟是有理有情的。”她举了王维的“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这一句来说明。这里,曹雪芹借香菱之口道出欣赏诗的方法——意会。所谓“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讲的正是鉴赏诗的一种感受。《锦瑟》是李商隐诗歌中最为难解的一篇,其主旨历来众说纷纭,如果把古今关于《锦瑟》一诗的诠释和争论集在一起,足可以编成一本厚厚的书。笔者没有依照教学参考上的说法去强行引导学生理解出某一种主旨,而是只安排了两个环节:(1)诵读;(2答疑,三个非常简单的问题:①你读懂《锦瑟》了没有?(大部分学生回答没有)②你们喜欢这首诗吗?(回答喜欢)③说说为什么喜欢。(回答说就是喜欢,但说不出来。大部分学生有同感)这首诗的教学过程,笔者除了要求学生反复诵读之外就这样戛然而止,我是基于避免打击学生鉴赏诗歌积极性的考虑。其实对李商隐诗,近代学者梁启超也有这样的感觉,他在《饮冰室文集·中国韵文内所表现的情感》中指出:“义山的《锦瑟》《碧城》《圣女祠》等诗,讲的什么事,我理会不着。拆开来一句一句的叫我解释,我连文义也解不出来。但我觉得他美,读起来令我精神上得一种新鲜的愉快。须知美是多方面的,美是含有神秘性的。”

钱理群先生说:“一个人的精神是要有一定的底子的,我个人认为这种精神的底子应当是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即给人的生命一种亮色。”作为语文教师,我认为文学教育给予学生


“浪漫主义和理想主义精神”的任务大部分应该落在诗歌教育上。面对诗歌教学的现状,我们应该勇于奋发起来做一些改变,也许声音是微弱的,但毕竟已发出了声音。

参考文献:

赵清林.《关于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的教学思考.语文教学通讯,20091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5236cfddc80d4d8d15abe23482fb4daa48d1d2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