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五十二、菩萨蛮书江

2022-11-25 21:17:3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遵义专版)中考语文命题研究第一部分古诗文阅读梳理篇专题一古诗词曲阅读知识梳理九上五十二、菩萨蛮书江》,欢迎阅读!
梳理,遵义,古诗文,阅读,古诗
江西造口壁

五十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这是感慨,也是控诉。“多少行人泪”极写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深重苦难,言简而意深。

西北望长安,

可怜无数山。向西北方的汴梁(北宋时的都城)望去,可惜被无数青山遮住了视线。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繁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逝去感到惋惜。

青山遮不住

毕竟东流去。青山能遮住北望的视线,却挡不住军民收复失地的决心。作者用“东流”的赣江水喻军民抗敌收复失地之心,它是不可阻挡的。当然也是诗人的雄心壮志。

江晚正愁余,

山深闻鹧鸪。这是诗人直接表露自己的心迹。“愁”是愁其国破家亡,是忧国忧民;“闻鹧鸪”,表示要像鹧鸪“但南不北”(只忠于南方,不思北方)那样投奔南宋,留在南方,绝不在北方向金人屈膝,坚定了自己的报国志向。

背景资料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南下到江西,隆祐太(高宗的婶母)洪州(今南昌市)沿赣江南奔,先乘船至造口,再由陆路逃到赣州。当时金兵追太后至造口,老百姓被屠杀劫掠,情形极惨。四十多年后,作者来到这充满血泪的地方写下了这首词

【主题】词人借江水抒发了追昔抚今,望故乡不得回的悲愤之情,表现了恢复中原的意志和不可阻挡的必胜信念,同时也表现出壮志难酬之感。



1.请简要赏析“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的好处。

__这句诗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东流的江水比喻成词人和广大爱国志士收复中原的坚定意志,青山比喻成压制爱国者抗金收复中原的反动势力(主要指主和派)表达作者克服一切阻力,抵抗外敌,光复山河的坚定意志和信心。__

2.结合全词,请简要概括“江晚正愁余”中“愁”字所包含的情感。

__怀念中原故土(沦陷区)之情;故园难回的义愤(忠愤)之情;对主和派阻挠恢复大业的不满和无法收复中原的悲痛之情。__

内容总结



1)五十二、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 [南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 中间多少行人泪

2)水是清的,却充满历史的血泪,这是感慨,也是控诉

3)此表达了诗人对北宋繁盛时的追念和对它的逝去感到惋惜

1 / 2


江西造口壁

4)【背景资料】宋高宗建炎三年(1129)十月,金兵南下到江西,隆祐太后(高宗的婶母)从洪州(今南昌市)沿赣江南奔,先乘船至造口,再由陆路逃到赣州 5)当时金兵追太后至造口,老百姓被屠杀劫掠,情形极惨

2 /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3bcb9983286bceb19e8b8f67c1cfad6195fe9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