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2022-12-20 19:20:22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欢迎阅读!
社会心理学,案例分析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案例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10)

1、请用相应的社会理学原理分析说明下列实验结果出现的原因

2、上课前,实验者向学生宣布:由于经济学教授生病不能来上课,现请一位研究生来代课。接着,发给每个学生一份书面材料,向他们介绍关于该研究的情况,以造成先入为主的印象。但材料分为两种,分别发给两部分学生。一份材料上写道:××是本校经济研究研究生,今年26岁,曾有一年半教学经验,服过兵役,已婚,了解他的人都说他是一个热情、勤奋、求实、果断的人"。另一份材料上除了"热情"一词换成"冷漠"之外,其他的文字介绍完全相同(这一不同点学生并不知道)研究生上完课后,要求学生填写问卷表,要他们说说对代课老师的印象。

3、实验结束后,通过统计分析,可以看出两部分学生对代课老师的印象不同:看到印有"热情"字眼材料的学生,比看到印"冷漠"字眼材料的学生,对代课教师有比较好的印象,在问卷中还形容他"是一个能体谅他人,不拘小节,幽默,脾气好的人"

4、参考答案:理论正确(4-5分);结合实例分析(4-5分)

5Asch(1946)的实验:假设甲、乙两人:甲先生:精明、勤勉、冲动、善辩、倔强、忌妒;乙先生:忌妒、倔强、善辩、冲动、勤勉、精明。让受试主观评定对两人的印象。受试给甲先生较多正面印象。3分) 所谓为首因效因,是指在人们交往中比较重视最先得到的信息并据此对别人下判断,而在最初的印象形成之后,人对后来的信息就较不重视的现象,称为首因效因。2分)首因效因告诉我们:先行信息对印象形成有关键影响。最明显表现在对人的第一印象的重大作用。在与陌生人交往的过程中,所得到的有关对方的最初印象称为第一印象。第一印象并非总是正确,但却总是最鲜明、最牢固的,并且决定着以后双方交往的过程。鲁钦斯在1975年用实验方法研究过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5分)

、案例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10)

1)这种现象表明现代社会对事业成功的女性存在着某种偏见。2分) 2)造成这种偏见的原因有:a.女性社会角色的变迁和传统的女性角色模式相矛盾,人们很难一下子接受女性的新角色,因而产生了心理失调。b.男性与女性之间本来就存在着某重利益争端。c.社会化过程中,个体吸收并内化了文化统,继承了歧视女性的偏见。d..人格的特征和某些心理因素的作用也会导致对女性的偏见。4分)

3)这种偏见消除的方法有:a.消除对于女性的刻板印象。b.增加平等的、个人间的接触。C.制定有助于消除这种歧视女性偏见的社会规范4分)

综合分析题 (每小题12分,共12) 答案要点:1)说明在社会认知过程中存在着认知偏差。3分)

2)三个事实分别代表积极偏见、相似假定作用和光环效应。3分) 3)认知偏差还包括首因效应、类化原则、隐含人格理论等心理效应。3分)4)这些认知偏差一方面可以简化认知过程,提高认知效率,另一方面又回造成认知偏差,影响我们对他人的正确认知。3分)

、案例分析题 (每小题10分,共10)

1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 范文大全



1、先看两则新闻报道:

南方网讯:一名来自湖南益阳的16岁少女,前日(2003.5.15)下午在广州白云区京溪路,光天化日下被一男子调戏,少女不从,该男子于是找了一把刀,当着20多个围观者,对她狂砍8刀,围观者中竟无一人上前制止。少女受伤晕倒后,幸好被随后赶来的好心老乡背到了解放军157医院急诊科。记者昨日采访了这名被砍伤的少女。她的伤势不轻,医生说大约要1个月才可康复。

新华网讯:200358日下午4时许,一伙歹徒手持凶器在汉口闹事区公然抢劫两名男大学生,遭到两名大学生奋力反抗。百余路人争相围观,无一施援手,歹徒在众目睽睽之下将一名大学生捅成重伤并抢去部分财物后从容离去。 就以上两则报道中众人围观见死不救的现象,请运用你所学到的社会心理学知识加以阐释。

1首先指出以上两则新闻报道中,都涉及了利他行为出现与否的问题;解释利他行为概念。4分)

2简要阐释利他行为的唤起条件:a.指出助人的得与失是利他行为的唤起条件之一,也是以上两则事件中决定旁观者是否表现利他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害怕自身受到伤害,不愉快的体验)3分)b.进一步阐释他人在场对利他行为的影响:旁观者的数量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责任扩散、集体淡漠);对情境社会性定义对利他行为的影响(评价焦虑)



七、综合分析题 (每小题12分,共12)

非典期间,人们由于对SARS的认识不足,产生了种种不良的认知和态度,例如有些人认为已经大难临头,整天提心吊胆,忧心忡忡;有些人由于高度紧张、恐惧而出现了失眠、自言自语等精神症状;一些人更是出现了严重的精神障碍,试运用社会态度的某一种认知论观点对此种情况加以阐析。 参考答案

此题可运用平衡理论认知失调理论社会判断理论等加以分析,现以认知失调理论为例:1、简要介绍费斯汀格的认知失调理论5分)

2、题目中出现的状况说明个体在非典时期处于认知失调状态,失调程度取决于两个条件:一是失调的认知数量与协调的认知数量的相对比例,二是每种认知对个体具有的重要性。3分)

3、要改变这种失调状态,有三种方法:一是改变认知,如SARS其实并不可怕,很多非典患者都可以治愈二是改变行为,采取有利于预防非典的行为;三是增加新的认知,如认为非典虽然可怕,但是政府采取了许多控制和消除非典的有力措施。4分)



一、四、论述题 (20)

一、请结合社会化的理论谈谈大众媒介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并提出简要的对

策。

一、大众媒介对儿童社会化有明显的影响,其原因是多方面的。(2分)

一、P.G.克利斯坦森和D.F.罗伯茨(1983)认为,儿童特别容易接受媒介信号,因

为他们的认知能力不发达,缺乏生活经验。另外,多数传播媒介(特别是电视)的内容是虚构的,这种虚构的内容特别有力量。(4分)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20c60d65b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6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