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欢迎阅读!
阅读积累与写作能力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学生作文正如巧妇做饭一样,如果脑中无感性认识,手中缺乏作文的素材,是难以写好作文的。因此,笔者在作文教学过程中,不单单注重课堂上的指导和评讲,还致力于引导学生阅读积累,观察生活,寻找素材,赋予学生“找米下锅”的能力。
1 多阅读,重积累
常听学生抱怨每逢写作文都感到无话可说,无从下手,其实这与他们读书少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读书破万卷”又怎能做到“下笔如有神”?只有语言积累到一定的程度,才可能文思如涌,笔下生花。否则,纵有思绪万千,笔下也难有只语片言。古代的一些文人学士,如韩愈、苏东坡……他们压根就没学过语法、修辞、逻辑,但能写出千古流传的好文章,其奥秘在于他们熟读乃至背诵过大量的优秀作品,形成了敏锐的语感。所以语言的积累,语感的形成,有懒于多读多背。
让学生在阅读中受到作品的潜移默化,提高写作能力。首先,课文阅读,像课文这样用规范的语言叙述事件,就是作文。用课文的规范语言影响学生,使他们的语言越来越缜密,越来越熟练,达到规范化;其次,通过“书香校园”活动加强课外阅读,采用自由阅读和集体阅读相结合。自由阅读提倡多读书看报,多看电视听广播等,而集体阅读则是根据教学需要,有计划、有目的地选取材料,在规定的时间里集体阅读,并摘录一些好词佳句。这样随着阅读量的不断增加,学生从中学到越来越多的写作知识。
2 词语与生活挂钩
小学生作文通病之一就是用词不恰当,学过的词语用不上,一写到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现象和事物,就只想到现实生活中的那些方言、口语。学生在学习词语时,喜欢从字典上寻找词语的意思,而没有把词语的意思和现实生活中具体事物和现象联系起来。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克服呢?一是重示范。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恰当地用学生熟悉的词语描述生活现象,给学生以示范,教会他们运用书面语。批阅作文时,要留心学生作文中用得好的词,有代表性的词,评讲时重点讲解与表扬。有时候,写相同的内容,学生用不同的语言去表达,把这些句子摘录出来进行比较,分析其中书面语的准确性和生动性。这可以让孩子从自己的作文实践中体会到怎样正确地遣词造句。二是讲联系。在教学词语时,注重用生活中具体现象和事物来理解。如教“凝视、昂首挺胸、垂头丧气”等,可以让孩子表演一下这些神态,用身心去体验它们的意思。
3 探求捷径,掌握技巧
叶圣陶先生曾直截了当地说“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语文即作文”。要知道,语文教学离不开一篇篇具有个性特点的课文,我们要利用课文传授写作规律与方法。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200feff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