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农历二月二

2022-03-23 23:13: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又是农历二月二》,欢迎阅读!
农历,二月,又是
0一五年的农历二月二,来临如期。西域塞外,春季来临,万物复苏,天气回暖,蛰龙开始活动,预示一年的农事活动即将开始。 农历二月二,又叫“龙抬头日”,在北方,亦称“春龙节”。在南方,叫“踏青节”,古称“挑菜节”。有资料介绍,大约从唐朝开始,中国人就有过“二月二”的习俗。 唐朝诗人白居易,在《二月二日》中写有:“二月二日新雨暗,草牙菜甲一时生。轻衫细马青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描写的就是少男少女雨后轻衫,欢声笑语走春踏青,一片春日活泼景象。

宋朝把农历二月二,定为“花朝节”,因为这一天“龙抬头”,送来阵阵春雨,对果蔬生长有利。

元费着在《岁华纪丽谱》中写有:“二月二日踏青节,韧郡人游赏散四郊。”汪灏在《广群芳谱?天时谱》之中引《翰墨记》写有:“洛阳风俗,以二月二日,为花朗节,士庶游玩,又为挑菜节。

明朝以后,农历二月二,有关于“龙抬头”的诸多习俗,诸如“撒灰引龙”“扶龙”“熏虫避蝎”“剃龙头”“忌针刺龙眼”等节俗,故称“龙抬头日” 清咸丰《武定府志》中记载:“……以(二月)二日为春龙节,取灶灰围屋如龙蛇状,名曰引钱龙,招福祥也。”此外尚有“上工、试犁、炒蝎豆、戴蓬草、祭龙王、敬土地、谒高禖、嫁女住春、童子开笔”等节俗活动。布依族二月二,要进行三天,要祭祀土地神。 《中华全国风俗志?寿春岁时记》中写有:“二月初二日,焚香水畔,以祭龙神。”人所共知,龙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信仰的图腾。所以人们自豪地宣称,炎黄子孙是龙的传人。千百年以来,人们把龙视为带神秘色彩的吉祥物。

童年时代,在兵团团场连队,白发苍苍的老人们常说:“龙抬头,一可震慑百虫,使之不敢胡作非为;二可行云布雨,以保民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当然,这只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民间风俗,也是长期相沿积久而成的一种民间传承,既充满了想象,又写满了现实,是追求,也是梦想。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纯朴善良的团场连队职工,一种祈求美好生活的愿望与向往。

在笔者上小学的时候,这样的情景,那可是年年见;这样的民谣,也是年年听。年少的笔者,非常喜欢这一种趣事。还有那一咬嘎嘣脆的蝎豆和香喷喷的炒玉米花,却深深地留在了笔者的脑海里。

二月二的前一天,妈妈把大约一斤滚圆的黄豆,泡在清水里,待黄豆泡大后捞出晾干。晚饭以后,妈妈在大铁锅里,将黄豆炒熟、炒焦,刚刚出锅,借着余温拌上红糖。红糖一经豆子的高温,立刻融化并和豆子粘连在一起。那种味道,那份香甜,对于生活在物质条件不宽裕环境下的孩子们来说,简直就是一种难得的美味与享受。

那个时候,笔者也曾请教大人,为啥要把“炒黄豆”叫“炒蝎豆”。大人们说惊蛰以后,蝎子就开始活动了,蝎子非常可恶,蛰人十分的疼,把黄豆当成蝎子炒,嘎嘣嘎嘣嚼碎了,蝎子就不敢出来了。

再就是炒玉米花。先将早就晒好的细沙粒,放在大铁锅里翻炒,待沙粒被炒得直打钻眼时,将玉米倒入锅中。一会儿的功夫,玉米的浓浓香味,就在房间里面弥漫起来。随着锅内温度的升高,金黄的玉米,爆出了一个个雪白的小花。那一粒粒小花,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多,随着爆裂声音的增大而变密。再过一会儿,将沙粒连同玉米花一同放在筛子里,轻轻地晃动几下筛子,细沙粒就从筛眼里纷纷流下,一筛子焦黄雪白的玉米花,就呈现在人们的面前。

即使那一些没有开花的玉米,不糊不嫩,外香里脆,亮亮晶晶,黄黄灿灿,脆脆生生,甜甜津津。嚼起来也十分的香、味道十足,既能补钙,又能健齿。

农历二月二的这一天,人人都要理发,意味着走好运。生性好动、玩兴正烈的孩子们,


即使心中十分的不愿意,也会被大人们拽着来到理发店,监督着理一个“龙抬头”人们都期待着沾沾龙的喜气,图个新的一年中,鸿运当头,福星高照。

朋友相约,外出踏青,走进阵阵的春风里,扬起脸庞,任凭柔柔的风,按摩着肌肤,有种青草香掠过。

走在一望无际的奎屯大峡谷,登高远眺,天山延绵,巍巍耸立,千年奎河,源源流淌,看一看,春的舞蹈和画卷,听一听,原野里百鸟齐鸣。人们心情顿时轻松愉悦,有点渴望和迫不及待,像是要尽享一顿饕餮的绿色大餐,十分诱人。

花开时节,人们会接踵而至,尽观怒放的之真谛。洁净的山花,宛如风雅的仙子,有一丝的妖娆,也是为了骄傲地呼应着生命的灿烂。那一刻,人们皆为之敬仰。每一次的鲜活呈现,都会有新的感动在回荡。

踏青,也是一种情怀,在这样的时候和风景里,感受山风的呢喃,如耳语般,但清晰无限,有种声音在不停回响。原来是春天的声音,是复苏的万物在歌唱,心中的感动,又一次激起,留恋地看着一些些的绿在蔓延。

奎屯大峡谷,山水相呼应,奇石层层叠嶂,独特的造型之间,山水就静立在天地之间,雄鹰在蓝天飞过,山石魁梧的身躯,有了一种欢欣的情绪,给予山水力量和支撑的信念。 松柏的绿,山花烂漫,常青藤的浓密,流水清澈,春风涂抹的山水画,是清新粉嫩的,让人们心生爱怜,只想捧在手心中,轻轻地抚摸着,亲吻着脆生生的娇嫩,馨香沁入心底,焕然着所有的神经。

笔者大声呼喊,听远处的回声,一份酣畅,一种激动。大山的呵护,最为无私,最为纯净,最为广阔。

这一种现象,这一种风俗,不管是哪朝哪代,不管是四季轮回,不管是日新月异,到现在一直延续着。

农历二月二,已经成为一种厚重的文化,既历史悠久,又源远流长;二月二的传说,已成为一种向往,既朴素美好,又醇厚感人。

农历二月二,也和其它传统节日一样,既有十分独特的文化内涵,也深深地隽刻着农耕时节,人们对美好的憧憬与烙印。

农历二月二,那些惹人相思的“蝎豆、玉米花、龙抬头、踏青”,现如今已经不再是一种奢望,而是一种流传下来的风俗习惯;那份农历二月二,所独有的兴奋而又神气,更是一种记忆深处的滋味。

中国千百年以来的传统与习俗,留给人们的不仅仅是传说和故事,更主要的是留给人们了一种精神财富。“二月二,龙抬头”多么吉祥的谚语,愿天下的中华儿女,秉承龙的精神,昂首挺胸前行。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1905676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b4.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