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由来与含义

2022-07-20 12:29: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由来与含义》,欢迎阅读!
综合治理,由来,安全生产,方针,含义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长期实践的经验总结这一方针反映了我们党对安全生产规律的新认识,对于指导安全生产工作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安全生产方针的由来

在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提出与周恩来总理密切相关。1957年,周恩来总理为中国民航题词:“保证安全第一,改善服务工作,争取飞行正常”;1959年、1960年周恩来总理视察河南井陉煤矿和我国第一艘万吨运轮“跃进”号在航运中触礁沉没时,再次强调安全第一;1979年,当时的航空工业部在一份工作文件中正式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工作的指导思想;1983518日,国务院发布了文件,进一步明确“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1987326日,原国家劳动部在全国劳动安全监察工作会议上,正式决定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我国安全生产作的方针;2002年《安全生产法》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将这一方针予以确定,称为“八字方针”。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规律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如何做好安全工作也有了全新的视角,2005108日至11日在北京召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在总结我国安全生产工作经验基础上,正式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工作方针,明确要求坚持“安全发展”;随后,我国《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再次重申了这一安全生产工作方针。2008327,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再次重申了这一方针,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又一次把这一方针作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措施,至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这一安全生产的“十二字”方针正式确立。

☆二、安全生产方针的含义

1、安全第一的含义。发展是我党的第一要务,生产经营单位作为市场主体,追求利润的最大化理所当然。安全第一要说明的是安全与生产、效益及其他活动的关系,强调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中要突出抓好安全,始终不忘把安全工作与其他经济活动同时安排、同时部署,当安全工作与其他活动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其他活动要服从安全,绝不能以牺牲人的生命、健康、财产损失为代价换取发展和效益。

2、预防为主的含义。预防为主是对安全第一思想的深化,从安全生产管理这门学科发展的历程看,我们经历了事后控制到事前预防的发展过程,也就是我们经常讲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含义是


立足基层,建立起预教、预测、预报、预警等预防体系,以隐患排查治理和建设本质安全为目标,实现事故的预先防范体制。

3、综合治理的含义。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生产经营活动面临的情况错综复杂,稍有疏忽就会酿成事故,且事故后带来的破坏性越来越大。将“综合治理”纳入安全生产方针,标志着对安全生产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秉承“安全发展”的理念,从遵循和适应安全生产的规律出发,综合运用法律经济行政等手段,人管、法管、技防等多管齐下,并充分发挥社会、职工、舆论的监督作用,从责任、制度、培训等多方面着力,形成标本兼治、齐抓共管的格局。

三、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之间的关系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是开展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总的指导方针,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是相辅相成、辩证统一的整体。安全第一是原则,预防为主是手段,综合治理是方法。安全第一是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统帅和灵魂,没有安全第一的思想,预防为主就失去了思想支撑,综合治理就失去了整治依据。预防为主是实现安全第一的根本途径。只有把安全生产的重点放在建立事故预防体系上,超前采取措施,才能有效防止和减少事故。只有采取综合治理,才能实现人、机、物、环境的统一,实现本质安全,正真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落到实处。






我国各阶段安全生产方针的变化

方针是一个国家或政党确定的引导事业前进的方向和目标,是为达到事业前进的方向和一定目标而确定的一个时期的指导原则。

安全生产方针是指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总的要求,它是安全生产工作的方向。从1949-200960年间,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在逐渐演变,这种演变随着我国政治经济的发展在渐进。从我国安全生产方针的演变,可以看到我国安全生产工作不同时期的不同目标和工作原则。

根据历史资料,我们发现我国安全生产方针大体可以归纳为3次变化,即:“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安全第一,预防为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19491983)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基本历史任务的胜利完成,中国开始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经由新民主主义社会逐步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全国人民的主要任务就是克服长期战争遗留下来的困难,加速经济建设。

195038日原劳动部部长李立三在第一次全国劳动局长会议上的报告中指出:“民政府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就是毛主席所提出的:发展生产,繁荣经济,公私兼顾,劳资两。这是新民主主义经济政策的基本原则,也是新民主主义劳动政策的基本原则。这个基本原则有两方面的意义:一方面,是由发展生产、繁荣经济来达到公私兼顾、劳资两利的目;另一方面,是用公私兼顾、劳资两利来达到发展生产、繁荣经济的目的。

我们当前首要的工作,就是要保护劳动,如不采取保护劳动的措施,就不能实现兼顾两利因此,今天要注意保护劳动者利益,而要做到这件事情,首先要大家改变重视机器、轻视人的观点,要学会重视人,要懂得人是最可宝贵的资本,是人制造机器,而不是机器造人。千百年来,旧社会都是看不起人,看不起劳动者,现在我们懂得了世界是劳动者创造的。但要真正做到改变劳动者在生产中所处的不利条件,还是需要相当长的时间,这不是主观愿望所能决定,而是受着客观条件限制的。

据《当代中国的劳动保护》一书介绍,1952年,当时的劳动部部长李立三根据毛泽东提出在实施增产节约的同时,必须注意职工的安全、健康和必不可少的福利事业;如果只注意前

3




一方面,忘记或稍加忽视后一方面,那是错误的这个指示精神,提出了安全生产方针6个字。不过,当时仅限于这6个字,而没有确定其内涵。后来,时任国家计委主任的贾拓夫把安全生产方针这6个字丰富为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

195212月,原劳动部召开了第二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着重传达、讨论了毛泽东主席对劳动部1952年下半年工作计划的批示。劳动部部长李立三根据这一批示,提出了安全与生产要同时搞好的指导思想。在这次会议上,明确提出了安全生产方针,即: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安全生产统一的方针。会议还提出了要从思想上、设备上、制度上和组织上加强劳动保护工作,达到劳动保护工作计划化、制度化、群众化和纪律化目标和任务。这次会议,明确了劳动保护工作的指导思想、方针、原则、目标、任务,对以后工作的发展,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产生了比较深远的影响。

1954713日,李立三部长在全国劳动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总结中指出:在国家进入计划经济建设时期,一切工作要求计划化,因此在企业管理上正在推行与加强计划管理、技术管理和建立责任制。劳动保护工作也必须加强计划性,逐步建立正常的工作秩序;同时,必须根据生产发展的需要,继续贯彻安全生产方针,正确掌握通过国家经济建设的发展,逐步改善劳动条件的原则,从组织领导上、计划上、制度上进行建设工作工作重点应放在基本建设、重工业和伤亡事故与职业病较多的厂矿工地企业。

第一,必须从思想上进一步明确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为了生产的安全生产统一的方针。在企业领导方面,必须把安全生产的方针贯彻到生产管理工作中去,继续批判那些单纯生产务观点,忽视安全,把安全和生产对立起来等错误思想和官僚主义的作风。另一方面,劳动部门、工会、企业劳动保护部门的干部也必须进一步明确树立为生产服务,为实现国家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的思想观点。为此,要求各级干部认真学习中央和各地党委的指示,学习生产管理生产技术知识,钻研业务、提高工作水平,在实际工作中克服急躁冒进和消极等待等情绪。

第二,安全生产社会主义企业管理的原则之一,必须明确管生产的管安全,确立安全生产的一长负责制,负责生产的同时负责安全,负责工程技术的人员负责技术工的安全,把安全生产工作从组织领导上统一起来。

1958915日,劳动部副部长毛齐华在第三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总结中强调劳动保护工作的方针政策时指出:必须从生产出发,为生产服务。

他说,实践证明:安全生产方针是完全正确的。生产社会发展中决定性的因素,安全是


生产中的安全,做保护工作是为了搞好生产而讲安全的,不是脱离生产去讲安全。所以,做劳动保护工作应以生产为主体,要对生产起积极作用。对于这一点,过去在思想上还不大明确,因而在进行劳动保护工作中,对生产所起的效果,有时总结不够。……今后做劳动保护工作不仅要注意安全效果,同时一定要注意生产效果。在社会主义社会中,生产是为着全体人民的利益的,发展生产和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是一致的,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正是体现了这种精神。

1960420,劳动部部长马文瑞在第四次全国劳动保护工作会议上的总结中,就如何看待劳动保护工作时指出:我们在劳动保护工作上必须贯彻生产出发,生产服务的方针。要搞好生产,必须具备安全的条件,而安全是为了搞好生产,不是为安全而安全。如果消极地求安全,而不去积极地克服种种不安全的因素以求得安全,那就会有碍生产建设,也是不对的。

1981620日,国家劳动总局副总局长章萍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党的安全生产方针,牢固地树立安全第一思想。在组织生产时一定要把安全工作放在首位,把安全工作作为完成各项计划生产建设任务的前提条件,作为头等大事来抓。这是生产本身的需要,也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要求。安全第一的指导思想是长期适用的,而且是各行各业普遍适用的。安全和生产有没有矛盾?搞好安全和生产是一致的,没有矛盾。不安全和生产则有矛盾。因此,当出现了不安全的问题,首先应该排除不安全的因素,必要时也可以停止生产,排除了不安全因素后,再进行生产。这就是说生产必须安全,安全促进生产如果在生产中不按客观规律办事,只讲需要,不讲可能,只顾产量,不顾安全,而往往是破坏生产,完不成任务。真正的全面的生产观点应该是优质、高产、安全、低消耗的观点。

19825,国家劳动总局副总局长章萍在第三期全国行署、市劳动局长培训班的讲话指出:有些同志认为强调安全生产,安全就会影响生产2’(19791125日,石油工业部海洋石油勘探局渤海2钻井船在渤海湾内翻沉,造成船上72名职工死亡)事故后强调了一下安全,就认为影响了生产,使生产人员缩手缩脚,不敢干了。去年下半年生产下降,是2’事故影响使人不敢抓生产了,这种看法当然是错误的。事实上,不抓安全是破坏了生产,发生事故影响了生产,大量的事故就是这样。绝不是安全工作做多了做好了影响生产

198341日, 劳动部部长赵守一在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和全国培训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改革的目的就是为了人民的幸福,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这里有一个尖锐的问题,就是要发展生产力,首先必须保护生产力,而我们有些同志却恰恰忽视了这一点。伤亡事故的严重表明了我们有些同志并没有把世间第一个最宝贵的是人这个道理搞清楚,而是目中无人’!生产管理部门总认为他们是管生产的,不管人的安全。他们不了解一个最基本的常

5




;生产是靠人来进行的。

我们的同志在安全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但在新的形势下,应当防止在实行利改税、经济承包等改革中,忽视安全的问题。不能只为赢利,拼体力、拼设备、拼时间,以致冒险蛮干,给国家和人民造成重大损失。江西省乐平县涌山公社长胜煤矿和外包工签订合同时,明文写上死伤勿论,只给埋葬费300。山东省有个地方煤矿和协议工签订合同时写明每吨8元,死活不管。干部和群众称这是野蛮的法律。这种只要钱,不要命,不管工人死活的做法是绝对不能允许的。

(19842004)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

据《当代中国的劳动保护》一书中介绍,文化大革命后,国家劳动总局劳动保护局局长章萍提出了在生产中贯彻安全生产方针,实际上就是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思想,经全国讨论后,认为这一提法比较科学,有利于安全生产和遏制事故的发生。1984年,主管安全生产的劳动人事部在呈报给国务院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的报告中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安全生产方针写进了报告,并得到国务院的正式认可。1987126日,劳动人事部在杭州召开会议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作为劳动保护工作方针写进了我国第一部《劳动法()。从此,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便作为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而确立下来。

198513,国务委员全国安委会主任张劲夫在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最近,全总党组向中央书记处汇报时,耀邦同志等几位中央领导同志强调提出了安全生产的问题。国务院于19841126日批准了全国安全月领导小组的报告,同意成立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党中央、国务院从来重视安全生产。我们应当同心协力,把这件事情办好。

经济体制改革宣传中,要把保护劳动者的安全和健康作为一项重要内容。强调安全第一,预防为主。主要领导要亲自过问。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就包括对安全的责任。要大力表扬先进典型,严肃批评差的单位。

19891228日,在全国安全生产委员会第一批专家组成立大会上,劳动部部长阮崇武指出:最近,党的十三届五中全会的决定中,提出了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这充分说明党中央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重视。

随着改革开放和经济高速发展,安全生产越来越受到重视。安全第一的方针被有关法律所肯定,成为以法律强制实施的安全生产基本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山安全法》第三条规


定:矿山企业必须具有保障安全生产的设施,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采取有效措施改善职工劳动条件,加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保证安全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第七条规定:煤矿企业必须坚持安全生产、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第三十一条规定:开采矿产资源,必须遵守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定,具备保证安全生产的必要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第三十六条规定: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力法》第十九条规定:电力企业应当加强安全生产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中华人民共和国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法》第四十一条规定:企业必须贯彻安全生产制度,改善劳动条件,做好劳动保护和环境保护工作,做到安生产和文明生产

200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由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于2002629日通过,自2002111日起施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方针被列入《安全生产法》

这项方针在《安全生产法》中再次规定,一是表明它是正确的;二是表明它适用于所有的安全生产管理中。在法律上确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就是要求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将安全放在第一位,十分重视安全生产,采取一切可能的措施保障安全,防止一切可能防止的事故,生产必须安全,安全是生产的先决条件。实现这些要求,执行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是一项法定的义务、法定的责任,是在法律面前必须严肃对待的大事,是要依法坚持的长期方针、基本方针。

《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国发[2004]2)中指出:适应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形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基本方针,进一步强化政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领导,大力推进安全生产各项工作,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大力推进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安全生产法制和执法队伍三项建设,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实施科技兴安战略,积极采用先进的安全管理法和安全生产技术,努力实现全国安全生产状况的根本好转。

(2005年至今)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始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并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

7




20051011日,中共中央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公报提出了十一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新进展,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构建和谐社会取得新进步。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十一五规划的建议》指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强化企业安全生产责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严格安全执法,加强安全生产设施建设。切实抓好煤矿等高危行业的安全生产,有效遏制重特大事故。该《建议》还指出: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我国土地、淡水、能源、矿产资源和环境状况对经济发展已构成严重制约。要把节约资源作为基本国策,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生态环境,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促进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推进国民经济社会信息化,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于200612324日,在北京召开的全国安生产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安全生产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科学发展观统领全局,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坚持创新体制机制、强化安全管理

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于2006327日下午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第30次集体学习强调: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关键是要全面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做到思想认识上警钟长鸣、制度保证上严密有效、技术支撑上坚强有力、监督检查上严格细致、事故处理上严肃认真。

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之中,反映了近年来我国在进一步改革开放过程中,安生产工作面临着多种经济所有制并存,而法制尚不健全完善、体制机制尚未理顺,以及急功近利的只顾快速不顾其他的发展观与科学发展观体现的又好又快的安全、环境、质量等要求的复杂局面;充分反映了近年来安全生产工作的规律特点。所以要全面理解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绝不可脱离当前我国面临的国情。

2006624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管总局局长李毅中在安全发展高层论坛开幕式上的讲话指出:把综合治理充实到安全生产方针当中,始于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建议》,并在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的讲话中进一步明确,进一发展和完善,更好地反映了安全生产作的规律特点。党的安全生产方针是完整的统一体,坚持安全第一,必须以预防为主,实施综合治理;只有认真治理隐患,有效防范事故,才能把安全第一落到实处。事故发生后组织开展抢险救灾,依法追究责任,深刻吸取教训,固然十分重要,但对于生命个体来说,伤亡一旦发生,就不再有改变的可能。事故源于隐患,防范事故的有效办法,就是主动排查、综合治理


各类隐患,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不能等到付出了生命代价、有了血的教训之后再去改进工作。从这个意义上说,综合治理是安全生产方针的基石,是安全生产工作的重心所在。

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必须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安全生产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社会公共管理水平的综合反映。造成目前重点行业领域重特大事故多发、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必须坚持标本兼治,在采取断然措施遏制重特大事故的同时,探寻和采取治本之策。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从发展规划、行业管理、安全投入、科技进步、经济政策、教育培训、安全立法、激励约束、企业管理、监管体制、社会督以及追究事故责任、查处违法违纪等方面着手,解决影响制约安全生产历史性、深层次问题,建立安全生产长效机制。

200510811日召开的中共第十六届五中全会,将安全生产列为十一五主要目标之一。《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坚持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安全发展的概念首度出现在党的文件里;“社会治安和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安全生产指标首度出现在五年规划中。

2009116日,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在京召开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党组书记、局长骆琳作了题为《深入开展三项行动、全面加强三项建设,扎扎实实做好安全生产各项工作》的工作报告。骆琳说,经国家安监总局党组研究、国务院安委会全体会议审议同意,2009年全国安全生产工作的总体思路和要求是:认真学习领会和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和决策部署,学习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动力,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安全发展,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近期与长远、治标与治本、预防与查处相结合,以深入开展安全生产活动为主线,以有效防范、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为目标,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安全生产执法、安全生产治理三项行动,切实加强安全生产法制体制机制、安全生产能力、安全生产监管队伍三项建设,推动安全生产状况的持续稳定好转,为实现到2010年全国安全生产状况明显好转的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9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20f6ec1980c4bb4cf7ec4afe04a1b0717fd5b3d2.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