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咬文嚼字》中的推敲》,欢迎阅读!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咬文嚼字》中的推敲
作者:左小勇
来源:《知识窗·教师版》2011年第06期
“咬文嚼字”一词通常含有贬义,它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分斟酌字句(多用来指死抠字眼儿而不领会精神实质)。”而朱光潜在其文艺随笔《咬文嚼字》中却很看重这个成语所包含的合理的、积极的因素,借用它来提出自己的主张:“在文学,无论阅读或写作,我们必须有一字不肯放松的严谨。”
作者把它提升到治学的精神层面上,同时还指出了它的实质和方法——“咬文嚼字,在表面上像只是斟酌文字的分量,在实际上就是调整思想和情感。从来没有一句话,换一个说法而意味仍完全不变。”并且还旁征博引,列举了大量的实例。如果我们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就会为课堂增添不少情趣和生机。
为此,笔者先让学生找出作者的观点,再引导学生抓住中心论点,接着让学生找出作者举了哪些例子来分析论证,然后让他们思考作者的论述是否有道理,并要求说出理由。笔者把它称为——《咬文嚼字》的咬文嚼字。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效果果然不出所料。
1 学生认为作者对“你这”和“你是”这两种句式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分析得符合普遍情况,但把“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的“你”与“风度”的逻辑关系搞错了
文中第二自然段最后一句:“在‘你这革命家的风度’中,‘风度’便变成主词,和‘你(的)’平行,根本不成一句话。”其实,这两个词不是并列的“平行”关系。而是从属的关系:“风度”从属于“你”,是“你”的。
2 对于作者对《史记》中描述李广射虎的一段文字和《史记辨惑》里王若虚的改文,以及作者对自己改文的分析,学生不能苟同
作者认为:“见‘草中石,以为虎’并非‘见草中有虎’,原文‘视之,石也’有发现错误而惊讶的意味,改为‘既知其为石’便失去这意味。原文‘终不能复入石矣’有失望而放弃得很斩截的意味,改为‘终不能入’便觉索然无味。”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学生认为,李广见“草中石”,误“以为虎”,才“射之”。对于出猎的李广来说,当时的“石”就是“虎”;如知道是石头,他就不会射了,即使会射也不会射得那么猛力,以致“没镞”,后面“复射”“终不能复入石”就是最好的证据。因此,《史记》是站在客观的角度上述写的,而王若虚和作者的改文则正合李广的心境,是从叙述对象的角度去写的,这种写法还有悬念感。改文中的“既知其为石”和“终不能入”较之原文只是因各自少了语气词“也”和“矣”,而使语气没有加强罢了,并非因少了“石”字而失掉原文的意味,甚至“索然无味”。“终不能复入石矣”并没有作者所认为的“很斩截”的意味,却有无奈的意味。于是,《史记》中的这段描述确实如王若虚所说“凡多三‘石’字”,毫无悬念之感。学生还举了一首诗来论证:“林暗草惊风,将军夜行弓。平明寻自羽,没有石棱中。”学生说,这诗虽在后面只用了一个“石”字,却更耐人寻味。
3 对于作者对韩愈帮贾岛改“推”为“敲”所持的怀疑态度并不认同
学生认为,虽然作者从正、反两面分析了“推”和“敲”这两个字所营造出来的不同意境,但作者更偏向于“推”字,文中说:“比较起来,‘敲’的空气没有‘推’的那么冷寂,就上句‘鸟宿池边树’看来,‘推’似乎比‘敲’要调和些。‘推’可以无声,‘敲’就不免剥啄有声,惊起了宿鸟,打破了岑寂,它似乎平添了搅扰,所以我很怀疑韩愈的修改是否真如古今所称赞的那么妥当。”最后作者说:“问题不在‘推’字和‘敲’字哪一个比较恰当,而在哪一种境界是他当时所要说的而且与全诗调和的。”作者虽点明了方法或方向,却未结合全诗来分析,也未明确指明选用哪个字好。因此,从原诗《题李凝幽居》的题目和尾联“暂去还来此,幽期不负言”可以看出,作者(僧)并未进入李凝的幽居(或未见到李凝本人)。这“敲”字以动衬静,也是惊动宿鸟的原由,更适合当时的境界。也与全诗调和得恰如其分。倘若用“推”字,就达不到这种艺术效果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fc9cba6d3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d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