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寻的识字方法》,欢迎阅读!
寻的识字方法 寻字的拼音:xún
寻字的笔顺:横折、横、横、横、竖钩、点
寻字的书写要点:“彐”窄“寸”宽。“彐”居上居中,口的竖段略向左下斜行。“寸”,主体居下半格;长横起笔横中线下侧;亅(竖钩)在竖中线右侧,钩尖收于竖中线;点的起笔与“彐”左端上下对齐。 “寻”字的演变: 寻
会意字。早期甲骨文像一个人伸开两臂的样子,旁边还有一个类似席子或竿子之类的物品,其意是指两臂间的距离。本义当是一种长度单位,即一个人伸开两臂的长度,合古代的八尺,也有说六尺或七尺的。
后来的甲骨文和金文在下部加“口”。
小篆的字形略有变化,变成从“又”、从“工”、从“口”、从“寸”,从“彡”,皆为形符。将工、口二字移至中间一形之中间并列,是为了使形体匀称,下部的“寸”是“又”的演变。 通行字省去“彡”。简化字将工和口省去,写作“寻”。
《说文解字》: 寻
《说文》【卷三】【寸部】徐林切(xún)
理也。从工从口从又从寸。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之。彡声。度,人之两臂为寻,八尺也。
【注释】①绎:抽出丝的头绪。②治理。 说文解字注 绎理也。
段注:谓抽绎而治之。凡治乱,必得其绪而後设法治之。引伸之义为长。《方言》曰:寻,长也。海岱大野之间曰寻。自关而西秦晋梁益之间,凡物长谓之寻。周官之法度广为寻。古文礼假寻为燅。有司彻乃燅屍俎注:燅,温也。古文燅皆作寻,记或作寻。《春秋传》:若可寻也,亦可寒也。案《左传》服注:寻之言重也,温也。《论语》何注:温,寻也。互相发明。俗本礼注作燖,误。
从工、口,从又、寸。工、口,乱也。又、寸,分理之也。彡声。 段注:徐林切。七部。 寻的象形字: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e6b3465ba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9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