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潮汕人清明祭祖习俗》,欢迎阅读!
潮汕人清明祭祖习俗
“清明节”,其既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是民间的传统节日.潮汕清明节的民俗主题是扫墓,俗称“过纸”、“挂纸”或“上坟”.谓之“挂纸”,是因清明扫墓时,“松楸丘陇间遍悬楮钱”(清乾隆《揭阳县志》),因要与冬至扫墓有别,清明扫墓叫“挂春纸”,而冬至扫墓则称为“挂冬纸”.
潮汕人“挂纸”时间通常在清明节前后各三天这段期间进行,当中以清明正日挂者为最多.当天,家人们吃完早餐后,便带着锄头镰刀畚箕等物和供品上山扫墓.到墓地,要先拜土地爷,然后才开始祭拜自己的先人.祭拜时,先将墓前、墓身杂草拔除,填土整坟,打扫干净,用“银跦”、“沙绿”(红绿油漆)精工填补墓碑上的凹刻文字(俗称“妆坟碑字”),除先人名字用绿色油刷外,其余的字都用红油涂写.
古潮人清明“挂纸”时,一个家族每年都有一人主办此事.如祖上留下有产业的,每年由家族各兄弟轮流掌管公田所得租谷、租金,用之于备办供品.供品以“大三牲”(猪、牛、羊)或“小三牲”(鸡、鹅、鱼)为主.此外,还要摆上茶、酒、鲜花、水果及亡者生前喜欢吃或用的东西等,不少潮汕人摆放的供品中还要有烫熟的蚶和粿品.祭拜者会在仪式结束后把鲜蚶吃完,并把蚶壳撒在墓堆上,表示“合赚”.因潮汕人把蚶壳称为“蚶壳钱”,撒在坟头,是将它作为冥钱用.扫墓完毕回来,到近城时就要把姓氏灯笼点亮,叫做“添丁”.若祖坟有多处,就在最亲的祖坟拜祭,其余各坟只“压纸”而已.此种情况,在客区的坟墓是常见的事.
粿品也是必不可少的,人们除用发粿(发糕)外,还喜用朴子树的嫩叶和米舂粉,发酵放糖,做成“朴子粿”祭祖.
在摆完供品后还要点香烛,并由家族中有声望的长辈主持祭礼,通常都是行三跪三叩之礼.祭仪完后,主持祭礼的长辈当即将供品按参加扫墓的人数,但供品盘中的大鱼,全尾或截分两段的,照例是留给办理饮酌者的家属.所以成为规例,野餐时什么人都不许吃它.如果你不明规例,错吃了,人们会怪你不晓情理.人们在先人墓前聚餐既轻松又热闹,儿童嬉闹,长者举杯闲谈,山野间荡漾着家族的融洽与和谐.
潮汕人“挂纸”时往往子孙成群到墓地祭拜,人数越多越感到光彩,如果“挂纸”时逐年人数减少,就会被认为是衰败的景象.因此外出子孙们,即便是在千里之外的潮籍侨胞也会回乡“挂纸”,以示不忘先人,不忘故土,也期盼家族兴旺.当代,随着人们思想观念不断更新,以鲜花祭奠先人的祭祀方式已渐为人所接受,文明“挂纸”已成为清明祭扫的新风尚,一时旧俗也就渐渐简化或消亡了.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d6058d04a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