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伟大的理想行动的基石》,欢迎阅读!
伟大的理想 成功的基石
——听杨瑞清报告感想之一
毛俊虎
2月28日,在县职教中心听了南京市浦口区行知学校校长杨瑞清的历时两小时四十五分钟的报告,感受颇多,震动很大。他所在的学校,开始也只是个偏僻落后的农村小学。而今发展成为占地300多亩、现代化设施一应俱全的全国名校,这其中值得我们思考的东西确实很多。在此,我仅从人生理想这一层面上谈一下我的感受。
这两天,我从网上也看了他的有关报道。
杨瑞清的名片后面有这样一句话:“为农民办一所真正的好学校,让农民的孩子也能受到最好的教育。”这大概就是杨瑞清校长一生为之不懈奋斗的理想吧。托尔斯泰说过:“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生活。”正因为杨校长树立了为人民办教育这样伟大的理想,他才能扎根在那块贫瘠的土地,最终开花结果。
他能有这样的理想,不能不谈到他的母校——南京晓庄师范学院,谈到晓庄师范学院,就不能不谈一下陶行知。晓庄师范学校,是二十世纪陶行知亲手创办的一所师范学校。陶行知认为:不仅学校范围的教育不能普及到中国民众,而且西方的教育方式也基本上不适于解决中国的乡村问题……未来的教师作为积极行动者,活跃于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改造伦理,改进农业和组织地方治安……陶行知是地道的乡土主义者,他认为:西方既不是中国改革灵感的可靠源泉,也并不特别吸引人。 这所学校秉承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为“大众
生活解放而办教育”。杨瑞清和李亮等同学,对陶行知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深得其精髓,也深入其灵魂。“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办人民大众的学校”遂成为他们一生的理想,并为之奋斗至今。
杨瑞清所走过的路并不平坦。他抱着满腔热情,来到那偏僻的乡村——五里小学去实现自己的梦想。但八十年代的中国教育,正是从“读书无用”的极端走向“以分数论英雄”的另一个极端。那里,工作条件简陋,生活条件极差,但他和他的同伴却觉得还不够艰苦。这是怎样的一种情怀啊!又是怎样的一种信念呢?为了自己的理想,一到那里,就进行改革,创办了“不留级实验班”。新事物的产生总是要经过挫折的。新的教学思想,新的教学方式,和当时的教育形势并不符合。他所带的实验班在毕业考试中,却考了个全乡倒数第一。这对一个踌躅满志的青年有是一个怎样的打击啊?但他没有气馁,没有不放弃,而是继续坚持着自己的事业。为了筹措经费办好学校,他三次创立校办工厂,三次都以失败告终,几乎陷入绝境。但上天总是会眷顾那些善于抓住机遇的人。1992年8月,孙云晓的《夏令营的较量》一文在全国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许多城里的孩子要到艰苦的农村去锻炼。杨瑞清抓住机遇创办了供城里孩子实习的基地,命名为“行知基地”。学校从此起步。接着,他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从“学校赏识”“家庭赏识”“自我赏识”三个层面提出了赏识教育的理论。这一理论很快在全国产生影响。中国的教育曾被外国评为“摧毁儿童自信的教育”。而杨瑞清的教育实践和理论,无疑是中国教育的一盏明灯。也就是从那时,人们才认识了他。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d04487381d049649b6648d7c1c708a1294a0a5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