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届古代诗歌鉴赏指导终结版

2023-03-02 09:31: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2014届古代诗歌鉴赏指导终结版》,欢迎阅读!
鉴赏,终结,诗歌,古代,指导
浙江元济高级中学2014高考复习资料GK15古代诗歌鉴赏指导终结版

一、分清诗歌类别

按格律分

⑴古体诗(又称古风,是古诗中的自由体诗)

⑵近体诗(又称今体诗,是古诗中的格律诗,包括律诗(五律、七律) 绝句(五绝、七绝) ⑶词(按篇幅长短可分为:小令、中调、长调;按风格流派可分为:豪放、婉约) ⑷曲(包括散曲和杂剧,散曲又包括小令、套曲。

按表达方式分①叙事诗,②抒情诗,③哲理诗 按作者文人诗、民间诗(民歌)

按题材分①山水田园②咏物言志③边塞征战④思妇闺怨⑤怀古讽今⑥亲友送行⑦思乡怀远⑧忧时伤国

⑨雅趣哲理

二、吃准诗歌题材,快速主题定位

题材 主题归类

山水田园

①热爱自然,喜爱山水田园美景;②淡泊名利,与世无争,追求自由闲适生活;③憎恶黑暗现实,厌倦仕途纷争,不愿同流合污,保持高洁人格;④仕途失意,用山水田园美景慰藉心灵 咏物言志

①赞美不慕名利、芳洁高尚的品格;②抒发独立不羁、刚正不阿的情怀;③表达执着理想、永不言弃的追求;④讴歌甘愿献身、九死不悔的精神;⑤倾吐蔑视权贵、直道而行的正气

①杀敌疆场、保家卫国的豪情壮志;②勇抗侵略、建功立业的远大抱负;③奋勇作战、视死如归

边塞征战

的牺牲精神;④边关壮丽、为国戍边的神圣豪迈;⑤反对战争、渴望和平的心灵诉求;⑥长年戍边、思乡怀亲的苦闷无奈。

①良人远征、独守空房的寂寞孤独;②聚少离多、音信杳然的无奈悲戚;③反对战争、渴望团聚

思妇闺怨

的美好愿望;④思念游子、牵挂盼归的深切期待;⑤年华易逝、红颜憔悴的悲愁哀叹;⑥相知相离、梦醒时分的心灵挣扎。

①追慕古人、建功立业的理想抱负;②感慨古迹、沧海桑田的历史变迁;③昔盛今衰、兴衰浮沉

怀古伤今

历史教训;④人生苦短、年华易逝的深沉感喟;⑤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心灵悲愤;⑥山河破碎、渴望统一的灵魂倾诉。

亲友送行

①依依不舍、相会无期的离别苦痛;②情深谊长、思念牵挂的真挚友情;③浮萍飘蓬、邂逅相遇的欣喜快乐;④祝愿劝勉、早日重逢的衷心期待

①戍关守边、思乡怀亲、有家难回的绵绵乡愁;②羁旅愁思、厌倦漂泊、渴望回乡的似箭归心;

思乡怀远

③浮萍飘蓬、千里相思、乡梦惊醒的寂寞孤独;④登高远眺、家国万里、音书渺茫的忧思愁心; ⑤追忆死者、阴阳两隔、永生难忘的刻骨思念。

忧时伤国 ①兵荒马乱、民不聊生的深切同情;②战争频仍、山河破碎的忧时伤国; ③贫富对立、世道不公的批判谴责;④朝廷无道、国运衰微的拳拳忧心。 雅趣哲理

①天地永恒,人生渺短;②豁达乐观,境由心生;③老当益壮,壮心不已;④„

二、诗词鉴赏须知的术语及其运用

概念

说明

例句

赏析

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描写手法+抒情方式+结构手法

1)修辞手法:比喻、借代、夸张、对偶、比拟、排比、设问、反问、对比、衬托、通感

把一种事物或情景生动形象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比喻 地比作另一种事物或情景。

盘里一青螺。(刘禹锡

诗歌巧妙地以“螺”作比,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有明、暗、借三种形式。 《望洞庭》

比做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





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知否,知否?应是绿肥借代

表达的事物。借代的运用使红瘦。(李清照《如梦诗中用“绿”和“红”两种颜色分别代替叶和语言简练、含蓄。

令》

花,写叶的茂盛和花的凋零。

对事物的形象、特征、作用、夸张 小的白发三千丈,缘愁似个愁生白发,诗人用夸张的手法写白发竟有“三

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长。(李白《秋浦歌》 千丈”那么长,可见愁思之深。

达事物的作用。

用结构相同、字数相同的一这首诗四联八句,句句对仗。“无边落木”对

对句子或短语来表达两个相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不尽长江”使诗的意境显得广阔深远,“萧对偶

对或相近的意思。从形式看,长江滚滚来。(杜甫《登萧”的落叶声对“滚滚”的水势更使人觉得气语言简练,整齐对称;从内

高》

象万千。更重要的是,从这里感受到诗人韶华容看,意义集中含蓄。 易逝,壮志难酬的苦痛。

比拟

把物当作人来描写叫拟人,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

“偷眼”极写白鹤爱梅之甚,“断魂”写粉蝶把人当作物来描写叫拟物。

如知合断魂。(林逋《山

因爱梅而至销魂,把粉蝶对梅得喜爱之情夸张园小梅》 到极点。

把内容紧密关联、结构相同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排比 或相似、语气一致的几个句水人家,夕阳西风瘦纯用名词组合,构成典型秋天意境,渲染了伤子或短语接连说出来。 马。(马致远《天净沙》 感气氛,烘托了诗人的悲伤情怀。

自问自答。问题引入,带动问人间谁是英雄?有设问 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酾酒临江,横槊曹公。以设问开篇,点明题旨,领起下面分层次地叙思考。

(元·阿鲁威) 述三国人物的英雄业绩。

用疑问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江东弟子今虽在,肯为反问 思。用来加强语气,表达强君王卷土来?(王安石使用反问句式,语气冷峻,批评了项羽好战而烈感情。

《叠题乌江亭》 不怜恤士兵的错误。

用事..

是借用历史故事来表达想当年,金戈铁马,气作者的思想感情,属于借古吞万里如虎。(辛弃疾作者借赞扬刘裕,讽刺南宋王朝主和派屈辱求抒怀。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和的无耻行径,表现出作者抗金的主张和恢复用典 怀古》

中原的决心。

引用..或化用..前人诗句目的是“春风十里”引用杜牧的诗句,表现往日扬州

加深诗词中的意境,使人联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十里长街的繁荣景况,是虚写;“尽荠麦青青”想而寻意于言外。

青。(姜夔《扬州慢》 写词人今日所见的凄凉情形,是实写。这两幅

对比鲜明的图景寄寓着词人昔盛今衰的感慨。

/正衬 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苏轼《念 奴娇 · 赤壁怀古》

以美人衬英雄,更显得周瑜的英雄神采。

反衬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杜甫《蜀相》 以祠中乐景反衬老杜心中哀情。

越王勾践破吴归,战士

对比/把两种不同的事物或情形作还家尽锦衣。宫女如花前三句描写昔日繁荣和最后一句描写今日冷

对照,互相比较。

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落凄凉形成强烈的对比,使读者感受特别深飞。(李白《越中览古》 切,其中蕴含着诗人深沉的历史思考。 通感

运用比喻,使不同感觉互相

十二门前融冷光,二十

用“十二门前融冷光”写出了箜篌声的清冷。

1
打通,引人想像。

三丝动紫皇。(李贺《李凭箜篌引》

2)描写手法

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物,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起兴

生动形象,自然流畅。

一柱思华年。(李商隐首联用瑟这种乐器起兴,由此而思及华年

《锦瑟》

是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上片除“念去去„„楚天阔”外,写的都是眼



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柳永《雨霖铃》

前实景实事实情;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结合表达同一样的情感。

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的依依不舍。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抑扬

抑此扬彼或抑彼扬此。有先凝妆上高楼。忽见陌头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扬后抑和先抑后扬之分。

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

变化的刻画,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

侯。(王昌龄《闺怨》 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渲染

描写环境、景物作多方面的,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

首联俯仰所见所闻,一连出现六个特写镜

以突出环境气氛,烘托心情。 白鸟飞回。(杜甫《登高》 头,渲染秋江景物的特点。

昆仑玉碎凤凰叫,芙蓉

对描写对象进行正面的直接

泣露香兰笑。(李贺《李正面突出李凭箜篌声的动人艺术效果及李凭的描写是正面描写;描写对凭箜篌引》

的高超技艺。 正侧

象周围的事物,使对象更鲜吴质不眠倚桂树,露脚

明、突出的是侧面描写。

斜飞湿寒兔。(李贺《李侧面突出李凭箜篌声的动人艺术效果及李凭凭箜篌引》

的高超技艺。

对事物、景物作动态、静态的描写,两者沙头宿鸟联拳静,船尾跳鱼动静

相互映衬,构成一种情趣。有三种:先静 (杜甫《漫成一第四句鱼跳的“动”更衬托后动,先动后静,静中有动、动中有静、拨剌鸣。首》

出前三句景物的“静”

动静结合

对某一细小的言行举止进行

要寄出发时又取回自己的信细节

描写。能起到烘托环境气氛、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拆开来添上几句,“又开封”刻画人物性格和揭示主题的

..

这一细节生动地表达出游子作用。

(唐•张籍《秋思》

的思乡情结。

3)抒情手法

直抒 不用意象,直接抒发感情。 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李商略。

胸臆

隐《锦瑟》

间接抒情=借景抒情=托物言志(象征)=借古讽今

借景 借自然景物间接含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故人的身影越来越远,最后完全消失,抒情 地抒发感情。

(李白《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滚滚的江水有如对友人的不断思念。

托物 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一树春风千万枝,嫩于黄金软于丝。永丰西托物言志,写柳树独处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角荒园里,尽日无人属阿谁?(白居易《杨荒园无人观赏,以柳喻者的心志。

柳枝词》

人,抒发人才被埋没的征) 感慨。

借怀古表达思想或抒发感情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辛以忠臣老将廉颇自比,揭露朝





讽今

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廷的昏庸,抒怀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

结构手法

为表现主要写作对象而提前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前三句为最后一句抒情下文 做的基础性描写

轩涕泗流。(杜甫《登岳阳楼》

作铺垫。

在上下句间起过渡作用的诗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启下

句,使诗情发展过程清晰。 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李白《春第三句起到了承上启下夜洛城闻笛》

的作用,可谓触景生情。 指诗中对前面所写的作必要闲居少邻并...

草径入荒园。鸟宿池边树, “少邻并”点明了诗题照应

的呼应。恰当运用这种方法敲月下门。过桥分野色, 移石动云根。暂去中的“幽居”

使结构显得紧凑、严谨。

还来此, 幽期不负言。贾岛《题李凝幽居》

诗歌最后戛然而止,以景始景终

残灯无焰影幢幢,此夕闻君谪九江。垂死病中惊坐起,暗风景代情作结,余味无穷,情景

吹雨入寒窗。(唐·元稹《闻乐天授江州司马》

耐人寻味。

景始情终 飒飒西风满院栽,蕊寒香冷蝶难来。 他年我若为青帝,报与写出了黄巢对菊花的同桃花一处开。(黄巢《题菊花》

情以及他的帝王之志。

先抑后扬

过春风十里,尽荠麦青青。(姜夔《扬州慢》 先扬——扬州昔日之盛,后抑——扬州今日之衰。

抑扬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高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先扬后抑 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微妙变化的刻画,封侯。(王昌龄《闺怨》

深刻表现了少妇因触景而产生的感伤和哀怨的情绪,突出了“闺怨”的主题。

从画面的描写来看,“少年听雨”“歌楼”“红烛”少年听雨歌楼上,红烛昏罗帐。“罗帐”灯红酒绿的逐笑生涯,“不识愁滋味”的青年听雨客舟中,江阔云低断雁叫西

春风华,“壮年听雨”“江阔”“云低”“断雁”先虚后实

风。而今听雨僧庐下,鬓已星星也。“西风”在风雨飘摇中颠沛流离的坎坷遭际是回忆虚实

悲欢离合总无情,一任阶前点滴到

场景,是虚写,“而今听雨”的画面,僧庐之冷寂与天明。(宋·蒋捷《虞美人·听雨》 鬓发之斑白,晚年历尽离乱后的憔悴而又枯槁的身

心是实写。

先实后虚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先实写战士战死沙场,春闺梦里人。(陈陶《陇西行》

后设想妻子的思念。 先静后动 梨花院落溶溶月,柳絮池塘淡淡风。(宋·晏殊《寓意》 月静风动,景色宜人。 动静

先动后静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清·纳兰性先写风吹雪舞,后写静德《长相思》

夜思故乡。

曲终收拨当心划,四弦一声如裂帛。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先正后侧极写琵琶女的先正后侧

江心秋月白。(唐·白居易《琵琶行》

高超技艺和音乐的感人正侧

效果。

先侧后正

吴丝蜀桐张高秋,空山凝云颓不流。江娥啼竹素女愁,李凭这四句诗呈现出如下结中国弹箜篌。

构:正—侧—侧—正 叙议

/秋丛绕舍似陶家, 遍绕篱边日渐斜。 不是花中偏爱菊, 先叙后议,议往往能揭

花开尽更无花。(元稹·《菊花》

示主旨。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b4010190b4c2e3f5727638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