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花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

2022-03-30 02:06:21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桂花的有效成分及药理学研究》,欢迎阅读!
桂花,药理学,成分,有效,研究
1 桂花的有效成分 1.1 挥发性成分

通过对桂花化学成分的研究表明[2-5] 目前发现的挥发性成分主要包括十六碳酸、十碳三烯酸甲酯、3- (3- 羟基丁基)-2,2,4-三甲基-2-环己烯-1- 酮、γ-葵酸内酯、α- 罗兰酮、β-紫罗兰酮、芳樟醇、二氢-β-紫罗兰酮、牛儿醇、橙花醇、月桂酸、棕榈酸、硬脂酸、辛酸乙酯、十氢萘、对羟基苯乙醇、黄樟油素、异薄荷酮、榄香树脂等。 1.2 不挥发性成分

文献研究显示[6-7]主要非挥发性成分有尼克酰胺、D- 阿洛醇、5- 羟甲基-2-呋喃甲醛、乙酰氧基齐墩果酸、苯甲酸、麦角甾-722-二烯-3- 酮、β-谷甾醇、borreriagenin、麦角甾-722-二烯-3β5α6β-三醇、C-veratroylglycol、甲基-2-O-β- 吡喃葡糖基苯甲酸、3'7- 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7-羟基香豆素、咖啡酸甲酯、齐墩果酸、(-)-襄五脂素、莳萝油脑、3β5α9α- 三羟基-麦角甾-722- 二烯 -6- 酮、2α- 基齐墩果酸、桦木酸、白桦脂醇、33'-Bisdemethylpinoresinol、羽扇豆醇、Boschniakinicacid UrsolaldehydeAugusticacid2α3β23- 三羟基齐墩果-12--28 酸、5- 羟甲基 -2- 呋喃甲醛、异高山黄芩、67- 二羟基香豆素、槲皮素-3-O-β-D-葡萄糖苷、54'-二羟基-7-甲氧基黄酮-3-O-β-D-葡萄糖苷、57- 二羟基色原酮、柚皮素、乙酰氧基齐墩果酸、绿原酸、山柰酚-3-O-β-D-葡萄糖苷、山柰酚-3-O-β-D-半乳糖苷、3'7-二羟基-4'-甲氧基异黄酮、麦角甾-468(14)22-四烯-3-酮、对羟基桂皮酸、丁香脂素、34-二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酸乙酯、咖啡酸、贝母兰宁、对羟基苯乙酸、对羟基苯乙酮、对羟基苯乙酸甲酯.



2

桂花的药理作用

历史记载:

桂花是常用的药材。桂花根、花和果实都可药用,明代李时珍著的《本草纲目》中早有记载:“桂花生津,辟臭、化痰,治风火牙痛”,能“治百病,养精神,和颜色,为诸药先聘通使,久服轻身部老,而生光华、媚好常如童子”《说文解字》将“桂”字解释为“百药之父”[8]桂花的树皮、根或根皮,具有健脾益肾,舒筋活络的功效,可用于治疗胃痛(胃下垂、胃十二


指肠溃疡),牙痛、扭伤以及风湿麻木等病症。祖国医学认为桂花性温味辛,是一味天然的药材,可醒脾开胃、化痰散淤、疏肝理气。将桂花蒸馏所得的桂花露对咽干、牙痛、口臭等有显著效果[9]间也有利用桂花治疗幼儿轻型口腔溃疡的用法,将桂花炒黄研碎用效果更为显著,对复发性溃疡和创伤性溃疡也有明显疗效。桂花籽能暖胃、平肝、益肾、散寒,桂花籽中的黑色素成分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效果[10]。籽煎汤泡茶,或浸酒内服,具有化痰生津、暖胃平肝的功效。桂树的枝叶,煎浓汁敷于患部,能治风湿骨痛。桂花叶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红酵母有一定的抑制能力[11] 现在研究进展:

2.1 抑菌作用

研究显示[12],花中的黄酮成分有很好的抑菌活性,实验通过同苯甲酸钠的抑菌活性

进行对比,其抑菌作用高于苯甲酸钠,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效果尤为显著,

为进一步揭示桂花的抗菌作用奠定了基础。 2.2 抗炎作用

研究通过对48Wistar大鼠进行抗炎试验[13]对大鼠持续2周的灌胃(桂花提取物)发现桂花提取物对大鼠脂多糖引起的炎性介质NO进行了抑制,但对于具体的抗炎机制,未见报道。 2.3 降血糖作用

曹乃峰等[14]对几种不同品种的桂花和叶子的石油醚的提取成分进行葡萄糖苷酶抑制研究,最终结果表明,提取成分对α-葡萄糖苷酶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且相关活性显著优于对照组,同时亦发现其提取物活性与浓度呈正比例关系,显示了其提取物的抑制活性,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食物中涉及的淀粉(多糖)等,通过唾液淀粉酶以及胰淀粉酶消化成低聚糖或者寡糖等,随后经过小肠中的α-葡萄糖苷酶的分解作用,分解成为葡萄糖,最终被吸收,α- 萄糖苷酶存在于小肠的各段,在对α-葡萄糖苷酶进行抑制后,即会减少食物中的多糖,降低单糖的吸收。

研究显示[15],通过对气质联用色谱技术对不同品种桂花的脂肪酸成分进行研究


同时对其α-葡萄糖苷酶活性的抑制作用进行分析,不同桂花的提取物,对α-葡萄糖苷酶均有一定的活性抑制作用,同时表现出较高的浓度依赖性。 2.4 抗氧化作用

研究报道[16]通过对健康兔子的体外抗氧化作用进行研究,阐述了桂花的中低极性成分可以有效清除体内的超氧离子以及线粒体的体外脂质过氧化.一项通过桂花中总黄酮对亚油酸氧化能力的试验表明[17],桂花总黄酮有着较好的抗氧化活性。

参考文献:

[2]文光裕,于凤兰.桂花精油的成分研究[J].植物学报,1983,255468-471.

[3]刘虹,何正洪,沈美英.超零界二氧化碳萃取桂花精油化学成分的研究[J].广西林业科学1996,253127-131.

[4]巫华美,陈训,何香银,等.桂花精油的化学成分[J].云南植物研究1997,192213-216. [5]祝美莉,丁德生,黄祖萱,等.桂花不同变种的头香成分研究[J].植物学报,1985,274412-418. [6]尹伟,刘金旗,张国升.桂花果实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3,38244329-4332. [7]尹伟,宋祖荣,刘金旗,等.桂花的化学成分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453-59. [8]李鹏翔. 金秋时节食桂花 [J]. 国土绿化, 2003, 10: 38

[9]全进,洪武,于金平.桂花资源的利用价值 [J].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1999, 4: 32-33 [10]Wang, H S, Pan, Y M, Tang, X J, et al. Isolation and characterization of melanin fromOsmanthusfragrans’seeds [J]. Food Science and Technology, 39, 2006: 496-502

[11]何冬守,姜自见,张文慧. 桂花叶挥发油化学成分分析及其生物活性[J].江苏林业科技, 2008, 35(4): 1-3 [12]王丽梅,余龙江,崔永明,.桂花黄酮的提取纯化及抑菌活性研究[J].天然产物研究与开发,200820717-720.

[13]丁立新,张宇,于德成.桂花体内抗氧化及抗炎作用研究[J].黑龙江医药2009,3247-8.

[14]曹乃峰,李元元,崔伟恒,等.桂花(晚银桂、窈窕淑女和贵妃红)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J].河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29(1):21-23. [15]陈白泉,王金梅,苑鹏飞,.四种桂花脂肪酸成分及α-葡萄糖苷酶抑制作[J].精细化工2009,26121188-1191.

[16]张俊会.桂花体外抗氧化活性初探[J].农产品加工,2005373-75.

[17]靳熙茜,汪海波.桂花总黄酮提取及其体外抗氧化性能研究[J].粮食与油脂,20091142-4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49ac6b3d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b35c2c8.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