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亲爱的安德烈读后感》,欢迎阅读!
儿子成长了,本来就和母亲渐行渐远,他有他的思考,有他对这个世界的抱负,有他的朋友圈——那是任何父母都无法跨越进去的圈子。于是,和家人之间的感情也就渐渐平淡。
龙应台慌了,她不晓得该如何掌握住她与儿子之间的联系。于是,她邀儿子安德烈以通信方式与她合写一个专栏,一方面她可以透过书信来了解儿子的想法、内心到底在做什么打算,以及为人母亲最渴求知道的——过的好还是不好?这36封信就是如此产生出来的。
龙应台出生于台湾上世纪50年代,来自一个渔村。她的儿子80后,台湾和德国混血,生活在德国。龙应台的18岁,1969、1970年,住在人车杂踏、鸡鸭争道,只有一条窄马路的海边渔村(当时台湾也属“第三世界”)。白衣黑裙,准备考大学,对阿波罗登月、中国文革一知半解,外边的世界不存在。安德烈的18岁,踢足球,和朋友酒吧聊天、讨论《华氏911》和美国入侵伊拉克的正义问题,准备考驾照、去旅游和学中文。音乐和美术对龙应台来说是知识,不属于内在涵养,自觉有美的贫乏和对生活艺术的笨拙。而安德烈一代人,在舒适、有教养的家庭长大(龙应台和安父亲都是博士),网络使其拥有广泛的知识,艺术和美的熏陶唾手可得。
如此不同的两代人进行对话,他们讨论的话题涉及面很广,比如:族群问题和身份认同、政治运动和政治人物、民主自由和个体权利、价值取向和职业规划、流行文化和艺术鉴赏、生活习惯、个性发展、衰老、死亡以及恋爱问题等等,母子俩都在思考、解剖,贯穿其中的是坦诚和爱。
从他们的对话里,我看到的龙应台,是一个爱儿子的普通母亲,她在认真地了解、认识儿子,同时也在努力解释自己,三年的对话是成功的,母子收获了巨大的幸福。在我看来,龙应台对“中国”和“中国文化”非常热爱,反台独、反独裁、反强权,追求民主、关心民生,厌恶作秀的政治人物,呼唤公平正义。在给儿子的信里,她对“贫乏”、“愚昧”的渔村娓娓道来(“渔村确实没有给我知识,但是给了我一种能力,悲悯的能力,同情的能力,使得我在日后面对权力的傲慢、欲望的伪装和种种时代的虚假时,虽然艰难却仍旧得以穿透,看见文明的核心关怀所在”),她对故土台湾爱的深沉。在一些话题的讨论中,她多次提到大陆见闻,关于将来,说在西安的一家回民饭馆里,16岁的从甘肃山沟小村里出来的女孩,一天工作十几个小时、一个月赚两百多块,寄回去养她父母,安德烈说不知道将来要做什么,龙应台就问:“安德烈,那16岁的女孩,知道些什么,不知道些什么,你能想象吗?”回想自己,龙应台说:“18岁的我,不知道高速公路,不知道下水道,没进过音乐厅和美术馆,不知道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龙应台对安德烈说:“我对于享受和物质,带有几分怀疑的距离”,爬黄山的时候,她看到挑90斤重的少年挑夫,一边水泥、一边食品,早晨4点出门,黄昏爬到山顶,回到家深夜,肩膀被扁担压出两道深沟,一天挣30块钱。她说:“安德烈,30块钱不到3欧元,不够你买3球冰淇淋,山顶咖啡一杯20元,我不太敢喝,但是不喝,那个大眼的少年是不是更困难呢?”她讲黄山少年,我很激动,不知道安德烈是否也动容了。
从安德烈的信件中,我看到的更多是中西之间的差异,教育、意识,很多方面。比如,他们长于理性思考,而我们重情感抒发,他们会积极参与、干预现实,而我们更多是旁观。18岁的安德烈和他朋友讨论的内容在我们看来是不用讨论的,没什么好讨论或者讨论不出什么,我们受到的教育是接受,而不是思考,我们不会思考,也不会想去思考。我们依赖长辈、领导,我们相信权威,我们从众、附庸。就香港选举时间表出台问题,安德烈置疑香港游行人数的少,在他看来,争取小小的本该的权利,为什么不发出声音呢?龙应台是呼唤民主的,她在游行之列。当然,一些问题上,安德烈跟我们一样顾虑、烦恼。“妈,你要清楚接受一个事实,你有一个极其平庸的儿子。我几乎确定不太可能有你们的成就,你会失望吗?”龙应台说:“我也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要你和别人比成就,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
我完全赞成龙应台,但事实上只有少数的人不是被迫谋生。以龙应台的这一段文字来看,我认为,她衷心的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所有的母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快乐的,这是毋庸置疑的。但为什么世上还是有这么多的父母把自己的期望压在孩子的身上呢?总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顶尖中的精英,
不断的期许孩子的成就能超越自己,这或许就是变相的施压吧。但„„就放任着他一事无成、游手好闲?不!所有的母亲都会担心,会紧张。如何拿捏其中的尺寸,正是母亲的为难之处
读《亲爱的安德烈》有感
一开始的时候我们小组并没有对要读什么名著建立起统一的意见,因为对于我们来说,要是读经济一类的书籍我们兴趣不是很大而且对我们来说并没有太大的用处;还有要是读一些传记类的东西,平时已经是司空见惯了,也根本提不起精神再去折磨一下自己脆弱的自尊心;最后我们纠结了很久,依旧没有什么好的建设性意见,最后还是一次偶然的机会让我们遇到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发现其实这本书对于我们来说正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即是能完成这次作业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让我们更加了解父母的一个好机会。 相信我们这一代的同龄人,不,应该是每一代的人在我们这个时候都会有这样或那样的烦恼。孩子与家长之间的沟通与交流总是显得那么力不从心,不是我们不愿意与父母交心相谈,而是真的有时候年代的沟壑,以及思想的界限横亘在我们之间,虽然我们有血脉的相连但是依旧不能跨过这道在我们眼中仿佛是深渊的天堑,看不到入口,更是找不到出口,我们只能在其中徘徊却始终不得要领。
很幸运的是我们找到了这本书,我们看了《亲爱的安德烈》这本书的简介之后知道这本书是写什么的,还有她想告诉我们的是什么,我们就知道这或许就是我们解决这个问题的一条捷径了,书中写的是两个有血脉相连的亲人,拥有中西方孑然不同的思想,从一开始的陌生或者说是思想的冲突到后来的相互间的包容以及真心的交流,还有他们在思想上的沟通,在心灵间的跃动。所以说我们读完他们之间的信之后,我们都表示由衷的羡慕他们这种真诚的没有丝毫障碍的交流,又或者是向往自己也能有这样的一天,我们和自己的父母也能敞开心扉的交流,可以告诉他们我们的思想,告诉他们我们想要的是什么,然后听他们说说他们喜欢的是什么,他们希望的是什么,最后我们可以相互交流,明白各自的难处和各自的目的。
我们在心里都明白,暨是来自父母的叮嘱都是出自他们的关心,暨是来自父母的期望都是出自他们的愿望,暨是来自父母的责备都是出自他们的爱,只是我们往往都没有去想这些,即使是事后知道,我们也会闷在心里,再也不会提起。然后我们与父母之间的交流就会显得更加的冷淡,更加的生硬,更加的陌生,甚至到了最后就会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的完成。不得不说,这是很悲哀的事情,本应该是最亲近的人,结果却有时候来的不如是一般的朋友。 从读这本书的观点来看,我们觉得,其实没有当面对话,转而进行书面交流其实是一个很棒的交流方式是。因为即是从我们现在人的观念和习惯来看,我们在当面交流的时候总是会有很多的顾虑导致我们不能真实的表达出内心的想法,或者说是直接的表达出自己的想法,可能是因为环境的因素,可能是因为在场人物的关系,可能还有很多很多的位置因素导致我们的交流的阻滞不前,只能停留在肤浅的表面。还有我们在当面交流的时候可能还要考虑到表情的表现,我们有时候的心情并不是口中说出话的想要表达的意思,这样子得交流就会显得很是做作使人感到不够真诚的对待,一直到最后的交流也就只能像是上面提到的那样停留在表面上,还有一种就是当面对交流需要你比较快的思考出你的表达,我们总是希望自己能很快的回答出提问者的问题,但是一般我们的思维并没有那么快可以思考出比较系统的完整的答案,以至于最后我们自己都不满意这样的对话,最后甚至有时候还会感到后悔,所以我们认为当面的交流虽然能最真实的反应出一个人的内心思想以及表达能力还有各种诚实度,但是一般也不能起到很好的交流作用,甚至是最后导致有些人的厌烦还有恐惧,这些都是导致两个人不能很好的做到沟通交流的因素,就更加不要提什么心灵上相互勉励啊灵魂上的交融了。
然而若是以书信的方式进行的交流的话,很大程度上就能避免以上的不利因素 但是对于一生中你最可以亲近的最可以信任的人一生中只对你好而且不求回报的人,若果你还做不到与她真诚的交流的话,那我想,你的一世活着也没有什么意义了,因为你连最为亲近的人你都不能拿出真心对待,那你还能对谁献出真心,那还有谁可以对你献出真心,你这一生注定也就只能活在虚假之中了。书信中的交流没有当着面,脸对脸的交流的可能会面的拘束感,你在信中的言语都是你心中的真实感受,你可以说你想说的,你可以骂你想骂的,你可以追求你所不能追求的,你还可以和你的父母吵架。总之,书信的方式可以免去我们很多面对面时需要顾虑的事情,还可以帮助我们表达出一个更加真实的自己,告诉我们的父母我们到底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告诉我们的父母他们的儿女心中的意愿以及他们心中不愿意。然后他们也就可以更加深思熟虑的考虑我们的感受,然后明白我们在这个时期的烦恼,懂得我们之间所存在的某些代沟,然后他们回给我们带着他们爱意的回信,我们也就更能明白他们的期望,良好的沟通就此建立,真是令人羡慕的一种方式。 好吧,说完了书信交流的优点,让我们在总结一下,这本书中所体现的思想的交融。生活在德国的安德烈,还有生活在中国的龙应台,这两个人注定会有不一样的思想,差异显而易见,已经是不用我们解释的一个自然现象。就像我们叫做东方人,他们叫做西方人,虽是一字之差但是用上一句不应景的成语来形容就是“恍如隔世”。安德烈说过这样一句话“也就是说,你到今天都没法明白:你的儿子不是你的儿子,他是一个完全独立于你的‘别人’。”这句话印在这本书的封面上,我想这是一句很伤人的话,不仅会伤了母亲的心,连我们的心都伤了,我们很是不理解安德烈为什么会这么跟自己的母亲这么说话,要是换了中国的传统理念中的孝道来说,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a5067459ec3d5bbfd0a74d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