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即墨古城:一座古城孕育的千年故事》,欢迎阅读!
即墨古城:一座古城孕育的千年故事
仿佛是一种历史的传承,从即墨古城一揭开面纱,就在人们的脑海中留下了深刻的历史人文印记。一边连接着千年商都的厚重色彩,一边延续着开放包容的城市态度。民谣节、过大年等节庆活动大放异彩,文旅融合频獲好评,即墨古城逐渐成为人们心中念念不忘的向往之地。
进入古城,如同穿越千年,高高挂起的大红灯笼,城墙上张贴的一张张喜庆对联,人头攒动熙熙攘攘中流露着喜悦,街头巷尾商铺林立中处处洋溢着浓浓的古城韵昧。须臾之间,即墨古城已然成为青岛新晋网红、游客必逛之地,成为青岛文化旅游的新地标。 但即墨古城不只是一座城,更是一座文化交流的平台,市民公共的会客厅。这里有千年沉淀的历史文化韵致,学宫、文庙、牌坊街、鸭绿池戏台、财神庙……一座座建筑无声胜有声,默默传递着悠悠千古风韵。在东西门大街上葛村榼子、烙画葫芦、糖画、泥老虎官庄竹编、大欧鸟笼、即墨麻片瞬间“点燃”回忆。韵昧十足的大鼓书唱出风趣生动的乡音,即墨柳腔开场欢快热闹。一幅幅场景,仿佛让你穿越时光回到儿时,找到那时过大年的记忆。
新地标上的老故事
2019年青岛市政府工作报告中最新提出“挖掘文化底蕴,提升城市气质,塑造城市精神”。反观即墨近年来呈现的一张张文化“成绩单”可谓精彩纷呈,即墨大力实施“文化提升工程”,坚持以文化塑造城区灵魂。文庙祭孔大典、国际水彩名家绘古城、文庙学童开笔礼、古城民谣节、崂山书院常态化公益文化活动……越来越多的文化活动在即墨古城举办,不仅增添了古城气质与活力,还使广大市民的思想观念和品格素养在文化活动的持续滋养和熏陶中“水涨船高”。
说到古城,当然离不开那段历史。即墨,春秋战国时期为齐国名邑,秦代置县,隋朝建城,即墨大夫刚直不阿、田单破燕、田横五百士、郭琇三疏等典故让即墨昭彰史册。即墨县治自公元596年迁至现址,至今已有1400多年历史。战国时期,即墨已巍然屹立在齐国的东方,与西面的临淄遥相对峙,并夸富饶。即墨大夫的辉煌业绩,齐威王的惊人“一鸣”,使即墨之名昭彰天下;稍后,田单借此一座孤城,巧用火牛阵大破燕军,又进一步提高了即墨的知名度。秦一统天下,实行“郡县制”,即墨始定为县;然而这个新生事物在随之而来的一场改朝换代的纷乱中似乎有些动摇。汉初,高祖刘邦的孙子刘熊渠被封到这里称“胶东王”。继之,景帝刘启的儿子刘彻、刘寄也被封遣于此。此后,刘姓的子孙先后有六七位王子在胶东王的封地里坐享荣华富贵,他们的权力笼罩着大半个山东半岛。兼做着“国都”的即墨县城,也成为胶东国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王莽“新”了一阵,即墨被改名“即善”,但这个新名称很快随着新莽政权的垮台而被取缔,当然,“即墨”的老名称也随着刘姓皇位的复辟而得以恢复。
即墨有太多的故事,有太厚的积淀,有太重的背负。即便是“即墨”这个名字,也引人遐思。即墨本地人都将“即墨”称为“即密”或者“即魅”(音),即便是外来朋友也常常故意学念“即密”或者“即魅”二字,以显示自己对即墨的熟悉和亲切。
那么,即墨是因何而得名的呢?据史料记载:即墨之名,因水而得,即墨之设,其来久远,分析合散,代有不一;亘山联海,不改其常。原来,“即墨”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战国策》《国语》《史记》等历史典籍中,因故城(位于今平度市古岘镇大朱毛村一带,田单破燕处)地临墨水(源出平度市古墨山,今之猪洞河)而得名。因山、河而取名,在中国地名学中十分常见,即墨也不例外。“即”,是指临近、靠近,“墨”,便是指墨水河。
2013年1月18日,原即墨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确定,将《关于实施即墨古城片区改革建设延续千年文明的历史》议案作为2013年1号议案。
2014年,即墨古城在原即墨市破土重建。即墨古城项目规划占地面积43公顷,总建筑面积39万平方米,其中,地上19万平方米,地下20万平方米。根据读城、悟城、构城、筑城的规划,即墨古城重点复建县衙、展馆、文庙、城隍庙、财神庙、真武庙、牌坊街(21座牌坊)、教堂等公共建筑,打造“一城、两街、十景、十三坊”的整体格局,这些古建筑的复建都是参考史料记载,建筑的规格、模样力求全部还原,精益求精。一城:即古城:包括古城门楼、城墙、县衙等;两街:即牌坊街(东西门街)和南门街:十景:即淮涉八景:水阁临风、古寺塔影、锁龙泉石、长桥卧波、平沙清流、岸柳含烟、淮涉春浣、高堤垂钓等;十三坊:齐王田横坊、山海名邦坊、恩宠宪臣坊、总督三边坊、四世一品坊、亚魁坊、父子御史坊、世步青云坊、湖广总督坊、齐王田横坊、琅琊王氏祖脉坊。 新建筑传承老历史
即墨古城为何如此让人念念不忘?青砖黛瓦、漆柱雕梁,一座座大大小小的牌坊林立,麒麟石雕等栩栩如生,工艺堪称精湛。这里,无论是文庙、牌坊街还是学宫、财神庙都在每一个细节上匠心独运,尊重历史重视人文,每一个建筑似乎都赋予了生命,讲述传承着千年历史。例如文庙,历史上的文庙又称“圣庙”,这里曾第二次公车上书。如今文庙开庙暨祭孔大典、学童开笔礼、成人礼,这些神圣庄严的仪式,传承了传统文化和中华文明;建于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距今已有453年历史的奎明楼。由知县汤明善主持建造奎明楼外匾额为“海天极望”。因即墨居虚危之次,东腋瀛海,南面华楼,西襟马岭,北负灵山,其东门乃往来要冲,题额“海天极望”寓意海天一色尽收眼底,登高远眺,视野广旷;即墨财富民俗馆原为春秋阁,位于古城县衙东市井繁华生活中心。据清同治版《即墨县志》记载,县署东鸭绿池有一春秋阁,祀关帝,清乾隆年问改建。同治九年,知县林溥重修后圮。即墨民间自古有崇奉财神的信仰,每年农历七月二十二日为民间传统的财神节;戏台,为财富民俗馆南侧的景观建筑,周边区域是即墨古城市民、游客进行公共活动、举行财神民俗庆典的重要场所。其建筑为单层歇山与悬山结合的双面戏台,面北戏台为单檐歇山顶,面南戏台为卷棚顶。采用苏式彩画,以吉兽、人物、植物、山水、世俗故事为主。大气磅礴的即墨古城县衙,气势恢宏的学宫,热闹非凡的东西门里街市,游人如织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7cd841448fe04a1b0717fd5360cba1aa9118c2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