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2022-04-15 12:51:29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欢迎阅读!
母语,迁移,现象,习得中
二语习得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在跨文化交际和外语学习过程中普遍存在着文化负迁移现象。“迁移”是指已获得的知识、技能、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对新知识新技能习得和解决新问题的处理所产生的影响。由于各民族的文化不同,语言表达也就存在一定差异。中国大学生在以英语第二语言学习过程中, 很大程度上受到中文的影响,他们依赖于头脑中固有的知识对目的语的语言现象和语法现象进行推测, 判断和认同。当母语与第二语言的文化相距甚远时, 会产生来自母语的负向迁移,导致误解和交际失误。因此, 了解目的语国家文化增强文化差异意识, 克服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是外学习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外语习得中母语文化的负迁移现象

在外语学习研究, 从第一语言过渡到第二语言时往往会发生迁移现象。本文试从文化方面探讨外语学习中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1.汉、英两种语言中的有些比喻修辞的喻意相同, 但喻体完全不一样.

某些词汇或习语的字面意思非常相近,然而, 它们深层的文化内涵和联想意义却差异极大, 一方可能具有褒义, 而在另一方却可能含贬义。如果学习者望文生义, 以母语知识去理解目的语的内容,那么就很容易出现母语的负迁移现象。

例如,在描写过去10年中, 许多电脑商店像“雨后春笋” 般的


涌现出来时, 学生按汉语的喻体写成“like bamboo shoots.但是因为地理位置的关系, 在英国没有这种喻体。在表达同样意思时,英国人用“ like mushrooms 。这是因为英国的气候十分适宜蘑菇的生长, 春雨过后, 蘑菇长得遍地都是.。又如, 国人将身强力壮者比作“ 牛” , 而英国人却比作“ 马”(as strong as horse), 这是因为牛在英国的主要用途是食用, 传统上把马作为耕田、运输的工具.

2.中西方价值观的不同, 往往会从语言中体现出来

中国文化比较突出群体意识, 自古以来倡导团队精神, 它的思维模式是以群体为中心。个人主义被视为这种精神的对立面而被赋予贬义。然而, 西方文化尤其是美国文化则强调个体意识, 个人主义” 是美国化的中心。无论在家庭里或在一个团体里, 个人需求总是摆在第一位。因此, 对他们来说, 个人主义” 精神绝无汉语中的贬义。

例如, 中国学生会写出这样的句子:Individualism among some people is harmful. (一些年轻人中的个人主义是有害的)。中国的英语教师觉得顺理成章, 但外籍教师就会迷惑不解。这就是价值观念的不同所带来的差异。

3.中西方文化在礼貌准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的“ 谦虚” 是做人的一种优秀品质, 英语中的“ 虚” 只是减少自夸的一种策略。在交往中, 中国人遵循“ 自卑


而尊人” 或“ 贬已尊人” 的准则。受到赞扬时,中国人一般竭力贬低自己来表示礼貌, 经常用 哪里, 哪里” 等来否定对, 通过贬低自己, 忽视称赞中所含之事实,以示谦虚;而西方人则会很乐意地说一声“ thank you 表示接受别人的赞扬, 从而避免伤害表扬者的面子来表示礼貌。

2)、中西方文化在交际原则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

中国人重人情, 见面常谈生话细节, 比如“ 吃了吗 上哪儿去呀 , 因其合乎人情。在汉语文化中, 过问别人的私事是关心、亲密或友好的表示。因此, 人们甚至初次见面也会相互询问对方的年龄、婚姻、职业、收入等情况。英美人重隐私, 英美人见面常谈天气, 常用“hi , hello 之类的用语, 因其不涉及隐私。语文化中的隐私的外延比较大, 年龄、收入、婚姻、经历、信仰等属于个人隐私, 在交际场合一般需要回避, 否则有干预别人私事之嫌, 会被对方认为无礼。以一些汉文化中礼貌的言语行为, 在英语文化中却会认为是侵犯了隐私。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799b20b866fb84ae55c8d0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