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怀瑾:别丢了品尝生活的心

2022-12-21 02:10: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南怀瑾:别丢了品尝生活的心》,欢迎阅读!
怀瑾,品尝,生活
南怀瑾:别丢了品尝生活的心

作者:红雨

来源:《莫愁·天下男人》 2016年第3



红雨

只有一碗饭,也要分半碗给别人

南怀瑾,著名国学大师,一生致力于传播中国传统文化,生前数百种著作被翻译成八种语言流通世界。

17岁那年,南怀瑾奉父母之命与姨表姐王翠凤成婚,婚后育有两个儿子,不料却因只身赴台从事船运生意,与老家的亲人断绝了三十年的音讯。身处异地,南怀瑾时时挂记着家乡的一切,可因为种种原因,他回不去。

一次,台湾一家小旅馆失火,南怀瑾在火场中救下了一个名叫杨向薇的吉林长春姑娘,见她可怜便收留照顾,后来两人结为夫妻。生下两个女儿后不久,南怀瑾的船队出船运货时遇到大陈岛战役,船只被征用,货物全丢,令南怀瑾欠下了大笔的货款和债务。

南一鹏出生在父亲生意失败的时候,一家人挤在基隆海滨一个陋巷中,生活艰辛潦倒。在如此困顿的生活中,南怀瑾的心态却很平和,始终面带笑容,他常对孩子们说:“咱家还有住的地方,缸里还有米,日子还能过就有希望。”有段时间,家里三餐不继,眼看就要饿肚子了,朋友送来了半袋米,这简直就是雪中送炭。然而南怀瑾听说附近有户人家已无米下锅,马上拎着这半袋米送给了那一户人家。到了下顿饭的时候,家里的米只够煮粥,餐桌上,他端起碗对孩子们说:“受了别人的帮助,也一定要去帮助别人。即使自己碗里只有一碗饭,也要分出半碗来帮助别人,人与人之间就是这样,谁也说不准啥时候会遇到难处。”

年幼的南一鹏似懂非懂,母亲摸摸他的头,笑着说:“长大了,你就懂了。”

在南一鹏的记忆里,母亲是一个慈悲且善良的女人,她以单薄的脊背挑起了家中的所有杂务,照顾四个年幼的孩子,把家操持得井井有条。有时邻居家做了好吃的,盛了一碗送过来,杨向薇必然郑重道谢,把孩子们叫过来享用一顿美餐后,再仔细将碗洗刷干净,并把家里最好的食物重新盛到碗里,再捧着碗还回去。

父亲的慷慨无私,母亲的慈悲善良,慢慢教会了南一鹏最初的待人接物之道。在他印象中,家里虽然破旧,却被收拾得干干净净;母亲的穿着虽然不算富贵,却永远干净整洁;父亲的长袍也永远素净挺括。父亲和母亲尽自己的力量,平和从容地应对着生活的苦难,从未让贫苦的日子在四个孩子的心里留下半分不好的痕迹。

别丢了一颗品尝生活的心

南一鹏读书识字后,父亲便开始要求他背《三字经》《千字文》《唐诗三百首》等。每天早上父亲出门前,会拿出一本书,圈上一篇文字,让他背熟,傍晚回来再坐在桌子前考察他的功课。背书的过程多半是痛苦的,南一鹏曾问父亲:“读这些书有用吗?”父亲告诉他:“不管什么时候,也不管日子过得多么平淡无味,生活总是多姿多彩的,它等待我们品尝,而读书、画画、习武,会让你的生活变得更有味道。”这些最初的积累和熏陶,对南一鹏的影响非常长远,不仅培养了他的文学爱好,更奠定了坚实的文学基础。


南怀瑾有一间书房,到了晚上,他必然要泡上一杯浓茶,在书房里挑灯读书直到深夜。南一鹏最大的爱好,就是在白天下课后溜进父亲的书房里,偷偷翻看父亲的书桌,看看父亲昨晚又看了什么书。每到这个时候,南一鹏就像发现了一个独属于他的秘密,心中无比欢喜。往往父亲刚刚读完的一本书,就会成为南一鹏的下一本读物。很快,父亲就发现了儿子的小秘密,他对这个“偷书贼”却十分宽容。这样的行为成为父子间一种隐秘的交流方式,让南一鹏觉得开心又满足。南一鹏再去看书时,发现书架上多了许多新买的儿童书籍,这让他欣喜不已,他知道这些都是父亲的心意,也是父亲最深的爱。

南一鹏跟在父亲后面偷读了许多书,中国名著、希腊哲学史、罗马神话……这些书都成了他生活中的“盐”和“糖”。

除了书之外,南怀瑾还特别注重生活礼仪,他认为一个人的礼仪关系着一个人的一生,不管到了哪,有好的礼仪,再苦的生活,也会变得有滋有味,才会活出自己的姿态。南一鹏记得,有一次准备参加学校联考,因为信心不足,他有些忐忑不安,便央求母亲:“能不能让父亲陪我去?”母亲指了指书房:“自己去跟爸爸说。”南一鹏走进书房,支支吾吾地提出希望父亲陪自己去考试。当时,父亲穿着一件长袍,听完儿子的话,爽快地答应了:“你先等一会,我换件衣服。”听到父亲答应了,南一鹏高兴坏了。在外面等了好几分钟,父亲才换好西装出来。母亲走上前去,帮他把衣服领子都理好,又仔细地看看身上是否有地方不合适,才最终出门。

次数久了,南一鹏发现,父亲在家一般都穿中山装或者长袍,但只要出门,都会换上一身正式的西装,他说这是对别人的尊重,也是一种与人处事的礼仪。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南一鹏兄弟姐妹几个,不管什么时候,穿着都是整整齐齐的,特别是出门见客,总是有礼有节。父亲曾欣慰地看着几个孩子,笑着说:“你们如果能把好的习惯保持下去,即使学业上碌碌无为,我也很满足。”对南怀瑾来说,父亲,其实也是一种“姿态”,不管何时,他都想给孩子留下一个最好的印象。

继承父亲的侠义之气

南一鹏大学毕业后,前往美国闯荡。去美国之前,南一鹏再一次走进了熟悉的书房,流连在书架前,精心挑选了几本书,放进了行李箱。此后,只要每次想念父亲,他都会翻出那几本书读一读。

定居美国后不久,南一鹏组建了自己的家庭,养育了一对可爱的儿女。在美国,华裔时常受到歧视与欺辱,大多数人遇到这样的情况,只是摇摇头就算了。南一鹏却不希望两个孩子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也一声不吭,甚至习以为常,他多次想跟孩子去谈谈这件事。然而父亲生前却一直告诫他,作为父母不要强求孩子去接受你的观点,哪怕你的观点是对的,因为填鸭式的爱从来都带着目的,也会给孩子带来负担。思前想后,南一鹏什么也没说,只是让两个孩子自己去思考并寻获正确的答案。

南一鹏致力于帮助华裔父母,如果有谁家的孩子受到了学校或老师的不公正对待,他都愿意主动站出来要求学校和老师纠正他们的不当行为。在生活中,见到华裔同胞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南一鹏也会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他的这股侠义之气,应当也是自父亲的身上继承而来。

20129月,南一鹏接到弟弟南国熙打来的电话,得知父亲病重。挂了电话,南一鹏悲痛难抑,马上和妻子一同回国。南怀瑾去世后,南一鹏和几个兄弟姐妹沉痛地送走了父亲,并将父亲留下原本属于子女的权益全部捐献。

南怀瑾的故去,令尊他为师的人无限哀悼,作为在父亲身边陪伴最久的一个儿子,南一鹏对父亲的思念更是无可言表。很多次,坐在父亲生前最爱待的书房里,南一鹏泪流满面,记忆


中的一幕幕在他眼前闪现。南怀瑾给他的“财富”,就是生活中的点滴,父亲就像是一面镜子,时时映照着自己,也映照着孩子。

悲伤过后,南一鹏将思念寄托于笔墨,写下了《与天下人同亲:我的父亲南怀瑾》一书,无数人从这本书中看到了南怀瑾平凡的一面,并从这些平凡的事迹里读懂了大师平凡而又不凡的一生。

2015929日,是南怀瑾过世三周年的日子。南一鹏多方取材查证,再次提笔,写下50万字的《父亲南怀瑾》一书,更加完整地记述了父亲南怀瑾的一生,这是迄今为止首部最完整详实还原南怀瑾一生的作品。(作者声明:本文谢绝任何形式的转载,违者视为侵权!)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吴忞忞 mwumin@qq.com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6ba4fd7cd2f0066f5335a8102d276a20029609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