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隋唐宋题库》,欢迎阅读!
中国古代史试题:隋唐宋部分
一、名词解释:
《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三省六部制,隋唐科举制,《唐律疏议》,甘露之变,输籍定样,魏徵,禅宗,《大唐西域记》,羁縻州,《通典》,折冲府,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政事堂,《唐律疏议》,《姓氏录》,斜封官,节度使,安西四镇,昭武九姓,《通典》,传奇,《大衍历》,周世宗,陈桥兵变,主户客户,青苗法,猛安谋克,头下军州,澶渊之盟,二程,打草谷,更戍法,三冗,庆历新政,元佑更化,哲宗绍述,《资治通鉴》,纪事本末体,《洗冤集录》,鹅湖之会
二、简答题:
1、 简述隋统一的原因和历史意义。
2、 简述隋代社会经济空前繁荣的原因及表现。 3、 简述唐太宗与“贞观之治”。 4、 简评武则天。
5、 简述唐玄宗与开元盛世。 6、 简述关陇贵族集团。 7、 简述唐代官员的入仕途径。 8、 简述隋唐五代民族关系的特点。 9、简述周世宗改革。
10、简述宋代商业的发展。 11、简述辽宋关系。
12、简评北宋中央集权制度的利弊
13、唐代府兵制情况怎样,为什么被募兵制代替
三、论述题:
1、 2、 3、 4、 5、 6、 7、
论隋朝大运河的开凿及其历史意义。 试论隋炀帝的功过。
试论安史之乱爆发的原因、性质及危害。 试论唐中后期的宦官专权及其危害。 试论唐后期的藩镇割据及其影响。
试论两税法实施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
依据史实,论述唐与日本的友好往来及唐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8、试论唐宋变革。
9、试论北宋强化中央集权的措施与影响
10、试析北宋社会阶级结构的变化及其原因。 11、试论北宋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原因及特点。 12、试论王安石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13、试述理学产生的历史原因和理学的主要流派。 四、材料分析题:
1、阅读下面的史料,A、请指出史料说的是哪一位君主在位时的情况B、史料反映了什么问题
然天性沉猜,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其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诛夷罪退,罕有存者。又不悦诗书,废除学校,唯妇言是用,废黜诸子。逮于暮年,持法尤峻,喜怒不常,过于杀戮。尝令左右送西域朝贡使出玉门关,其人所经之处,或受牧宰小物馈遗鹦鹉、麖皮、马鞭之属,上闻而大怒。又诣武库,见署中芜秽不治,于是执武库令及诸受遗者,出开远门外,亲自临决,死者数十人。又往往潜令人赂遗令史府史,有受者必死,无所宽贷。议者以此少之。(《隋书》卷2)
4、阅读下面的史料,请指出材料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你认为出现该问题的原因何在
• 唐贞观中,桂阳令阮嵩,妻阎氏,极妒。嵩在厅会客饮,召女奴歌。阎被发跣足袒臂,
拔刀至席。诸客惊散,嵩伏床下,女奴狼狈而奔。刺史崔邈为嵩作考词云:“妇强夫弱,内刚外柔。一妻不能禁止,百姓如何整肃妻既礼教不修,夫又精神何在考下。”省符,解见任。 • 出《朝野佥载》 7、阅读下面的史料,请指出其反映了什么历史史实
凡货贿之物,侈于用者,不可胜纪。丝布为衣,麻布为囊,毡帽为盖,革皮为带,内邱白瓷瓯,端溪紫石砚,天下无贵贱通用之。(《唐国史补》卷下)
求珠驾沧海,采玉上荆衡。北买党项马,西擒吐蕃鹦,炎洲布火浣,蜀地锦织成。越婢脂肉滑,奚僮眉眼明。通算衣食费,不计远近程。经游天下遍,却到长安城。(《全唐诗》卷418元稹《估客乐》)
9. 阅读下面三段史料,然后回答:1、材料一中的“筒”、“菜”,材料二中的“羔儿”,材料三中的“假”各指何人2、简单说下北宋与南宋灭亡原因的相似之处 材料一:打破筒(童),泼了菜(蔡),便是人间好世界。
——[宋]吴曾《能改斋漫录》卷十二 材料二:杀了穜蒿割了菜,吃了羔儿荷叶在。
——[宋]曾敏行《独醒杂志》卷九
材料三:满头青,都是假,这回来,不作耍。
——[元]佚名《东南纪闻》卷一
12. 阅读下面两段史料,然后回答:1、回答南宋五大名窑的名称2、解释“南定”3、“雨过天青云破处,者般颜色做将来”是指何窑出品
材料一:官窑品格大率与哥窑相同,色以粉青为上,淡白次之,油灰,色之下也;纹取冰裂鳝血为上,梅花片墨纹次之,细碎纹,纹之下也。
——[明]高濂着:《遵生八笺》
材料二:本朝以定州白磁器有芒,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窑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汝窑为魁。江南则处州龙泉县,窑质颇粗厚。政和间,京师自置窑烧造,名曰官窑。中兴渡江,有邵成章提举后苑,号邵局,袭故京遗制,置窑于修内司,造青器,名内窑。澄泥为范,极其精致,油色莹彻,为世所珍。后郊坛下别立新窑,比旧窑大不俟矣。
——[南宋]叶寘着:《坦斋笔衡》
16. 阅读下面三段史料,然后回答:1、材料一指的是谁其在宋朝学术的地位如何2、材料二为何人所说其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 3.材料三的作者是谁其主要学术观点是什么有什么重大学术影响
材料一:人品甚高,胸怀洒落,如光风霁月。
——[元]脱脱:《宋史》,卷四百二十七《道学一》
材料二:太虚无形,气之本体,其聚其数,变化之客形尔。 ——[宋]《正蒙·太和》 材料三: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
——[宋]《朱子语类》卷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67ef537f7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f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