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叶公好龙”之叶公其人》,欢迎阅读!
“叶公好龙”之叶公其人
作者:林屋
来源:《同舟共进》2020年第06期
“春秋五霸”的第三霸楚庄王有贤相沈尹茎,沈尹茎的后人沈尹戌早年被送到吴国做人质并娶妻,生下了长子诸梁(字子高)和次子后臧。之后,沈尹戌带着长子回到了楚國,次子则留在吴国陪伴母亲。
沈尹戌、沈诸梁父子都被楚王看中,沈尹戌被任命为左司马,成为高层人物;沈诸梁被封为叶公。“叶”是叶城,即今河南叶县一带;叶公”实际上是叶县县长。据史料载,叶公“微小短瘠,行若将不胜其衣然”。 平定白公胜之乱
公元前527年,楚平王宠信奸臣,抢夺了太子建的未婚妻。丑闻败露后,还诛杀了太傅伍奢及其长子伍尚,太子建逃到了郑国,和同病相怜的伍子胥(伍奢次子)会合。但不久,太子建被晋人收买,想里应外合袭击郑国,结果东窗事发被杀。之后,伍子胥带着太子建的遗孤胜和燕辗转来到吴国。伍子胥去世后,王子申(太子建庶弟)要接侄子回楚国。
叶公得知此事后,连忙告诉王子申说,胜这个人狡猾又爱闹事,留着是个祸害。但王子申却认为,胜诚信又勇敢,加上他对吴国了解甚深,可以把他安插在吴楚边境上,加以利用。叶公认为,诚信的前提是仁爱,勇敢的前提是道义,而胜却一边实践诺言,一边寻找死士,明显有私心。同时期的孔子也说过:“言必信,行必果,硁硁然小人哉。”王子申没听取叶公的意见,把胜和燕都接了回来,并把胜封在白县(今河南息县)做县公,号称白公胜。
白公胜刚到白县就向王子申请求发兵郑国复仇,王子申以楚国急于发展内政为由拒绝了。过了一段时间,白公胜再次请求,这次王子申同意了。但不巧碰上晋国攻打郑国,郑国向楚国
求援,王子申为了对付晋国,反而救援郑国并与之结盟。这让白公胜很恼火,他磨刀霍霍表示不满。公元前479年,吴军进攻慎地,被白公胜击败。白公胜请求不解除武装进京献俘,楚王和令尹、司马居然都同意了。不料,白公胜进入郢都后,乘机发动叛乱,在朝堂上击杀王子申、王子结,并劫持了楚惠王。
此时,叶公驻扎在蔡地(今河南上蔡),听说自己预言成真,长叹道,白公胜侥幸成功而已,百姓是一定不会依附他的。听到白公胜杀了颇负贤名的管修时,叶公知道白公胜绝无成功的可能,于是发兵救援郢都。此时,楚惠王被白公胜监禁在高府,但手下圉公阳把他偷偷带回宫中。
叶公进城遇见箴尹固,得知他也被白公胜策反,叶公就游说他:“微二子(指王子申和王子结)者,楚不国矣。弃德从贼,其可保乎?”箴尹固被叶公说动。于是,叶公派箴尹固和楚都人反戈一击,措手不及的白公胜大败,逃到山上上吊自杀,白公胜之乱被彻底平定。 作为平叛首席功臣,叶公身兼令尹、司马二职,这是楚国空前绝后的记录,没有第二个大臣能享此殊荣。但叶公深谙韬晦之道,等到楚国安定后,他先保举王子申的儿子王孙朝打败陈国立功,然后又把令尹让给王子申的儿子王孙宁,把司马让给王子结的儿子王孙宽,自己回到叶县当叶公。
由此可见,叶公完全是一个忠君爱国、爱憎分明、急流勇退的正面人物,何以会被附会上“好龙”的寓言呢? 叶公问政
《论语》里也提到了叶公,原来叶公和孔子也有交往。根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公元前490年,名满天下的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叶县。叶公向孔子咨询为政的道理,孔子说:“近者悦,远者来。”叶公也曾向孔子弟子子路打听过孔子的为人,子路怕说错话,没回答。孔子说:“女奚不曰,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这两件事都没什么,关键是叶公和孔子的一次交锋。叶公说:“吾党有直躬者,其父攘羊,而子证之。”意即:我那儿有个坦率直白的人,他父亲偷了羊,他都告发。孔子回答:“吾党之直者异于是: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矣。”意为:我那儿坦率直白的人和您这儿的不一样啊,父亲替儿子隐瞒,儿子替父亲隐瞒——直率就在这里啊。这实际上代表了两人在政治哲学方面的差异——叶公更注重国家之法,而孔子更注重亲情之礼。
叶公和孔子的观点孰优孰劣暂不评判,不过这次交锋肯定影响到了叶公和孔子对彼此的看法和评价。第二年,楚昭王想聘用孔子,并赐封七百里地。这个建议被王子申否决了,他认为,大王的大臣还没有子贡、颜回、子路、宰予这么贤能,如果任用了孔子,那么楚国的政权就难保了。楚昭王觉得有道理,于是放弃了这个想法。
孔子没有进入楚国郢都,唯一有接触的就是叶公。而叶公和王子申的关系友好,所以很容易能推测出,是叶公将自己和孔子交流的内容如数告知了王子申。孔子“亲亲相隐”的观点,根本上说还是其欲恢复西周礼乐的一部分,从而建立井然有序的天子—诸侯—大夫—士的层级结构。但春秋末年是个氏族解体的时代,诸侯纷纷以国法取代族规,将民众纳入国家的直接控制中,所以楚王当然不希望孔子恢复“周礼”。
追根溯源,“叶公好龙”实际出自《新序·杂事五》:
子张见鲁哀公,七日而哀公不礼,托仆夫而去曰:“臣闻君好士,故不远千里之外,犯霜露,冒尘垢,百舍重趼,不敢休息以见君,七日而君不礼,君之好士也,有似叶公子高之好龙也,叶公子高好龙,钩以写龙,凿以写龙,屋室雕文以写龙,于是夫龙闻而下之,窥头于牖,拖尾于堂,叶公见之,弃而还走,失其魂魄,五色无主,是叶公非好龙也,好夫似龙而非龙者也。今臣闻君好士,不远千里之外以见君,七日不礼,君非好士也,好夫似士而非士者也。《诗》曰:中心藏之,何日忘之。’敢托而去。”
《新序》是西汉末年经学家刘向编订的一部书籍,所摘抄的是周代至西汉流传的故事,目的是为了向皇帝推行仁政。该书的思想基础自然是儒家学说,其中所引的《诗》,即《诗经·小雅·隰桑》;子张即孔子的弟子颛孙师,曾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孔子评价为“师也辟(僻)”,即颛孙师偏激。所以,叶公好龙”实际上是颛孙师对鲁哀公说的一则寓言,以此讽刺鲁哀公好士人而不礼遇。
结合叶公和孔子的交流,就能明白“叶公好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了:叶公是子高,而“龙”明显就是孔子的投射。鲁哀公好士而不礼遇颛孙师,不正与叶公好士而不用孔子如出一辙吗?当然,事实未必真如颛孙师所说,也可能是战国人的段子,但既然在刻意抹黑叶公,说是儒家后学的创作也不奇怪,何况采编此事的刘向本身也是大儒呢。 (作者系文史学者)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560f1c682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b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