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电子化的思考

2022-04-11 21:18: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电子化的思考》,欢迎阅读!
古典文献,电子化,整理,思考,研究
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电子化的思考

夏广兴

(中国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古籍所 200234



当今人类社会已进人一个信息时代,一个电子计算机互联网络无所不在的

时代。面对电子信息技术的翻陈出新,作为人类文化工程的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已经或正在发生哪些重大的变化,这是每一个关注时代巨变的古典文献研究工作者不能不认真加以观察、思考的紧迫问题。

首先,我们应当看到古典文献的载体和记录形式发生了划时代性的质的变化。从中国文明发展史上来看,古典文献的物质载体形式大致可以划分为这样几个时代:甲骨时代—青铜时代—丝帛时代—简牍时代—石质时代—纸张时代—电子时代大致这样七个阶段。从这些阶段性的演化过程来看,我们发现,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变化,文献的物质载体形式也随之演变:已由原来的甲骨、青铜、丝帛、简牍、石料、纸张等,逐渐为电子所代替;文献的记录方式也由原来的刻写、书写、印刷等为拷贝所代替;文献储存的信息量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电子拷贝方式的运用,使文献的储存从量和质上发生了空前未有的重大变化,其对人类社会识传播的影响深远而巨大。古典文献通过载体记录而流传,古典文献的记录方式的变化是与其载体物质形式的变化联系在一起的。从中国古典文献发展史上来,记录方式大致可以概括为四个不同阶段:刻写—书写—印刷—拷贝(COPY刻写是最原始的自然方式,世界各民族文明发展的初期都经历过这一个过程。民在甲骨、青铜器、石头、玉器等坚硬的物体上记录文献只能用刻写(刀刻或铸刻)的方式。由于受物质载体的材料限制和工艺限制,刻写只能是个别性的,小范围的记录,文献也只能是少量的流传。文献的储量也不得不受制于物质载体的大小规模。这从上个世纪初发现的甲骨文的记录就是明证,信息储存量很有限,一件历史事件有的也仅是廖廖数语。随着文献物质载体竹简、丝帛等的先后出现,又出现了另一种文献记录方式—书写,即用笔在各种材料上写,是迄今为止的有文字以来的文明史最重要的记录方式。在中国,书写方式涵盖了整个丝帛时代、简牍时代、纸张时代。即使在今天的电子时代,电脑的拷贝非常先进,仍不能完全取代人工的书写。书写,虽然也是个别性的记录,但由于物质材料的简便易得,文献的储存量得到了极大的扩充。在文献传播史上,第一次质的变化是印刷方式的出现。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中的两大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对世界文明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尤其是印刷术,给文献的整理和流传带来“革命性” 的意义,由于印刷术的出现,历史文化的传播带来了前所未有便捷。印刷解决了文献批量产生和流传的问题。同时,印刷方式也为大规模的古典文献的整理提供了一定的基础,也为学者们找书、读书和文献研究提供了很大的便利。如果说唐以前是以书写为主的时代,宋以后则是以印刷为主的时代。文献传播史上第二次质的变化则是电子拷贝方式的运用。电脑拷贝方式复制的电子文献,使文献的储存发生了空前的重大变化,其对人类社会知识传播的影响恐怕比印刷术还要深远和巨大。电子文献以其明显的复制优势正在逐步取代传统的印刷方式。电子文献拷贝的第一大优势是记录速度极其迅速,只要敲几下键盘或点几下鼠标,几十万字的文献几秒钟就拷到一个软盘或硬盘上。用刻录机把几千万字的文献刻到一张光盘上也只要几分钟。这样的记录速度是古人绝对无法想象的。如果是在国际互联网络中记录文献,还极大地突破了文献记录的空间限制,相隔十万八千里的学者,



1


要互相传抄或下载各自感兴趣的文献信息只在弹指一挥间。第二大优势是存储容量极其巨大,一张光盘可以把一个图书馆的藏书全部存储下来,需要时随时可以调用。以尹小林先生研制的中国基本典籍电子文库《国学宝典》为例,它已收入一千多部国学典籍,字数多达二亿多字,举凡《十三经注疏》《二十五史》《资治通鉴》、诸子、历代笔记小说、《全上古三代秦汉六朝文》《全唐诗》等等常用典籍尽在一张光盘里。第三大优势是从根本上改变了文献记录的物质载体的有形性,无形的电子记录取代了有形的纸张记录。电脑复制文献,不要笔和纸,只要对着显示器来阅读、来操作。无纸化记录以及电子文献的大量产生,正在给古典文献的整理与研究带来全新的发展空间。

其次,电子文献的大量出现,给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带来深远影响。其中最大的影响是文献检索。文献检索的主要途径在于索引的编制,索引编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文献检索的速度。以往只能机械地动用人工编制,耗时费力,如果是一部大型文献,其索引的编制就更不敢想像,因是集体手工编制,又难免出现差错,很难保证质量。另外,如果是编制全文检索,那几乎是不可能。叶圣陶先生当年编制《十三经索引》把全家人都动员起来帮忙,花了很大工夫也只能编成逐句索引。今天如果用计算机来处理,不但能提高效率,而且能大大减少人为的失误,而一旦巨型的历史文献逐字检索系统编成,对学者们的整理和研究工作就会带来极大的便利,如上海人民出版社和迪志文化出版公司共同研制的电子《四库全书全文检索系统》《四部丛刊全文检索系统》,就给我们进行古典文献的考订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这种有全文检索系统的《四库全书》优点是那些只有原文的《四库全书》电子版(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光盘)所无法比拟的。它代表了当今古典文献整理电子化的一个发展方向。另外,电子版的大型古典文献的全文检索系统的出现和改进,给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带来新的方法,即证据的可穷尽性。过去,一个学者要在《四库全书》《二十五史》中穷尽式地找出一个专有名词或任意一个词语、一个字并统计其出现的频率基本上是不可能做到的。现在依靠电子版的全文检索系统,人们一下子解决了这个问题。这对于考据学的证据的列举可以说有一种“革命性”的突破。随着古典文献电子版全文检索系统的普及,学者们在文献考证上尤其是文本内证的取证上将更加便捷,使过去一些无法进行的考证工作成为可能,使包括校勘学在内的一些传统文献整理工作更具活力。

第三,随着文献电子化的出现,古典文献学的观念、概念及其内涵正在被更新、被丰富。如方兴未艾的电子版文献的大量问世,当今古典文献学的文献概念已不得不重新思考,其内涵如何界定?它如目录学中目录的编制,传统的方法多是在文献产生之后有较长时间的间隔,历代正史艺文志即如此。而现代化的方法则不同,由于各种先进的计算机软件的运用,使得一些信息量很大的文献一旦产生出来,其目录也就被同步编制出来,如近来编制的各种学术期刊光盘目录即是。将来所有的电子图书,无论你的字数有多少,只要配上相应的软件程序,各种主题或分类的目录都可以很便利的同步编制出来。这和传统的目录编制产生很大差异,其内涵亦随之发生变异。另外,随着电子版文献的大量出现,版本学的概念也在发生变化,电子版” 必然要成为版本学研究的新内容。文献的版本著录不能只著录纸文献的印刷版,还必须著录电子文献的电子版。这也是将来有待研究的新课题。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一些古典文献的电子版不断升级换代,每一次升级换代,都是在文本和功能上不断改进,更方便读者的使用。比如天津永川软件技术公司制作的《二十五史全文检索阅读系统》3.0版与2.0版比较,



2


新版在阅读界面、系统功能和检索速度上都得到很大改善,补充了原2.0版所缺的生僻字,并实现了繁简字的转换功能,使读者既可以在简体字下也可以在繁体字状态下阅读和查询,并拷贝查询结果。另外,有的同一种古典文献现在也出现多种电子版,如二十五史,《国学宝典》中有,台湾中央研究院《汉籍全文资料库》中也有,对这些不同的电子版的优劣长短也应进行认真细致的比较和鉴别。近年来,古典文献电子版的研制和出版,可谓风起云涌,其种类和数量日趋繁多,而对于古典文献电子版的整理和研究则相对滞后,迄今尚未进人古典文献学的教科书和高校教学实践活动,这种状况急待改变。

第四、如何加强未来古典文献学人材的培养和教育。勿庸讳言,在古典文献电子化的过程中,同时也出现了不少问题。电子版古典文献的全文检索系统的研制确实对文献考证工作起了巨大作用,但有些电子版的全文检索系统在版本的选择以及文字的校勘等方面均存在很多问题。古典文献电子版的研制者由于缺乏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和传统训练,他们多数是计算机方面的专业人员和一般的文史爱好者,这难免出错。因此,在古典文献电子化的过程中,丝毫不意味着否认或轻视传统考据学的基本功和基本训练。相反,古典文献电子化给古典文献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另外,我们也同时看到,很多中老年古典文献研究者虽然文献功底深厚,但他们大多对计算机理论和实践又很不熟悉,他们既很难独立地去开发和研制一些典籍的软件或全文检索系统,又很难跟得上飞速发展的各种计算机操作系统。因此,培养未来古典文献学的人材刻不容缓。今后要培养优秀的古典文献学专业人才,一方面必须继续加强传统的古典文献基本知识的训练,在文字、音韵、训诂、版本、目录、校勘诸方面要有扎实的专业基础;另一方面,在电子计算机领域,也应掌握一些基本技能,要求他们熟计算机操作系统,能够尽快参与一些文献软件的开发和研制,至少应能熟练利用别人编制的软件或全文检索系统,能在互联网上浏览、收集各种历史文献资料能评价不同电子历史文献的利弊得失,并能提出修订或改进的意见。目前,高校教学模式普遍为文科和理工科分科教育有条件的大学可开设两者跨学科修,为了未来的古典文献学专业的建设,可以从爱好国学、有一定古文基础的理工科在校学生中招收一部分本科生和研究生,进行提前教育 总之,我们深信,只要同时从古典文献学传统知识训练和计算机信息现代技能训练这两个方面着手,我们在古典文献学人才的培养上就能与时俱进,古典文献学的整理和研究也能与时俱进。电子文献时代的到来,给古典文献研究工作提出更高要求,既不但要有扎实的古典文献学传统知识,又要加强计算机信息代技能训练,用现代科技手段,迎接古典文献整理与研究的新时代的到来。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50812f3ed3a87c24028915f804d2b160b4e862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