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古诗词阅读理解》,欢迎阅读!
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古诗词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峨眉山月歌 李白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1.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样就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
2.“思君不见下渝州”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3.这首诗构思精巧,历来为人称道。其精巧之处主要表现在哪里? 4.第二句诗用“入”“流”两个动词写出了峨眉山月怎样的一种“动”中之景? 5.用生动的语言描述诗中“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的画面。 【答案】
1.平羌 清溪 渝州 三峡 2.表达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3.连用五个地名构成一种清朗秀美的意境。
4.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暗点秋夜行船之事。
5.(示例)峨眉山巍峨耸立,半轮淡淡的秋月悄然悬挂在山头,月亮的影子倒映在平羌江面上,如一块美玉,江水流动,月影也随着江水疾行。 【解析】
1.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分析。在读懂全诗大意的基础上首先明确诗人的出发地及目的地,第一句点明了出发地是峨眉山,第三句中“向三峡”表明了目的地是“三峡”。其余几个地点则是所经之地,按顺序写出即可:平羌、清溪、渝州。
2.本题考查对诗歌思想感情的理解。“思君不见”表明对友人的思念之情。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句中的“君”指友人。
3.本题考查对诗歌写法的鉴赏能力。诗中连用了五个地名,构思精巧,不着痕迹,诗人依次经过的地点是:峨眉山──平羌江──清溪──三峡──渝州,诗境就这样渐次为读者展开了一幅千里蜀江行旅图。除“峨眉山月”以外,诗中几乎没有更具体的景物描写;除“思君”
二字,也没有更多的抒情。然而“峨眉山月”这一集中的艺术形象贯串整个诗境,成为诗情的触媒。由它引发的意蕴相当丰富:山月与人万里相随,夜夜可见,使“思君不见”的感慨愈加深沉。明月可亲而不可近,可望而不可接,更是思友之情的象征。凡咏月处,皆抒发江行思友之情,令人陶醉。连用五个地名,精巧地点出行程,既有“仗剑去国,辞亲远游”的豪迈,也有思乡的情怀,语言流转自然,恰似“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
4.本题考查对诗句的赏析能力。“影”指月影,“入”和“流”两个动词构成连动式谓语,意言月影映入江水,又随江水流去。生活经验告诉我们,定位观水中月影,任凭江水怎样流,月影却是不动的。只有观者顺流而下,才会看到“影入江水流”的妙景。所以此句不仅写出了月映清江的美景,同时暗点秋夜行船之事。意境可谓空灵入妙。
5.本题考查对诗歌画面的描绘能力。先明确诗句描绘的景物——山月、江水。然后理解诗句大意,并发挥想象,通过添加形容词等方式,使景物描写更有画面感。示例:在一个云淡风清的秋夜,诗人从平羌江乘舟而下,峨眉山上的半轮秋月悬挂在幽美静谧的夜空,皎洁的月影倒映在静静流淌的江水之上,如璧如玉。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44b430db0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e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