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023-01-13 18:04: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析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欢迎阅读!
工具性,浅析,英语教学,人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析英语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

作者:李小丹

来源:《新课程·小学2018年第01

要:语言是人类沟通交流的工具,具有工具性;同样它也是人类文化的载体,具有人文性。《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英语课程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双重性质。强调英语教师在日常英语教学过程中,在提高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同时,也应充分挖掘并关注英语学习人文性。

关键词:工具性;人文性;情感体验;跨文化交际意识

语言既是人类交流的工具,也是文化的载体,是人类文化的主要表现形式。因此,英语程必然具有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真正的英语课堂是怎样的呢?让我们一起跟着镜头走进课堂。

问题的提出

镜头一:三年级Unit 4 My family的课堂中,老师专注于让学生掌握句型This is my ...学生反复跟读操练,然后拿着家人的照片介绍家庭成员,孩子们确实也能在如此真实的情境中流利地介绍家人。

年级Unit 3 Holiday fun 的课堂中,在讲授culture time时,教师通过让学生听录音回答英国的三个主要节日后,就开始带读句子,学生熟读句子后就结束了本版块的教学 镜头二:三年级Unit 4 My family的课堂中,老师在板书家庭成员的称呼时设计了家谱的形状,然后在课堂的最后,教师用一个公益广告升华了本节课,让学生从视频中了解到family的真正含义,father and motherI love you.

年级Unit 3 Holiday fun 的课堂中,老师在讲授英国的主要假期时,在学生读熟句子后,紧接着抛出一个问题:What do they usually do during the three main holidays?学生调动相关的知识储备,畅所欲言,然后教师又通过视频图片的方式让学生充分了解了西方的假期生活。然后教师又再次发问:What are the three main holidays in ChinaWhat do people usually do?这两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小组合作,分工准备,最后进行展示。

比较镜头一和镜头二的课堂,的确,两堂课中老师都关注到了孩子的语言运用能力,镜头一的课堂中学生有一定的输入和输出的过程,但是镜头二中的课堂无疑更加饱满丰富,教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人文因素,有情感的,也有跨文化交际的,孩子在这样的课堂中学习体验更加丰富,知识习得和表达都更加立体多元,人文因素的挖掘也推动了学生的语言表达。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弊端的发现

镜头一这样的课堂是普遍存在的,其存在的弊端,主要有两点: 1.忽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跨文化交际意识的培养

如果我们的课堂中只是一味地强调语言的训练和运用,而忽视挖掘这些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因素,那么学生习得的英语是毫无生命力的,学生在交流时只是语言的搬运者,因为缺乏对中西方文化差异的了解,学生的交流和运用也是局限的和缺乏自信的。 2.忽视学生英语学习中的情感体验

教育家赞可夫说过:教学一旦触及学生的情感、意志和精神需要,就会高度发挥有效的作用。课堂中缺少对学生多方情感的调动,学生也会逐渐在平淡的模仿运用中失去对所学语言的兴趣;没有情感的支撑,孩子的表达也会黯然失色,使原本富有人性、情感、表现力和想象力的英语学习变得功利、狭隘且低效。 解决的策略

可见,我们只有充分地重视语言的人文性,潜移默化中渗透人文教育,才能既辅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语用能力,又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使之具有国际视野,致力于学生的终身发展。那么我们在课堂中应该如何重视语言学习人文性呢? 1.德育为先,丰富情感体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明确提出教育坚持德育为先。立德树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在日常的英语学习过程中,教师应充分解读文本,善于发现和挖掘文本所蕴含的情感因素和文化内涵,润物细无声地渗透在教学的各个环节,有意无意地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丰盈学生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完善人格,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奠定基础。 2.陶冶情操,提升审美情趣

语言不仅蕴含情感和德育因素,同样也蕴含着它独特的美。教学过程中教师运用歌曲、歌谣等不仅能激发孩子对于英语学习的浓厚兴趣,也能某种程度上感染学生,让学生在模仿朗读或者演唱的过程中领略着英语的语言之美。所以,教师可以在英语课堂中进行学科的有机整合,将音乐、美术等艺术元素有机融合到英语学习中,让学生感受英语中的艺术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

3.开阔视野,形成跨文化意识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北京外国语大学胡文仲教授说过:学习外语既是掌握语言的过程,也是接触和认识另一文化的过程。英语作为西方文化的载体,承载着太多的外国文化,学生在学习运用英语同时应该了解并接受外国文化,尊重中西方文化的差异。只有了解尊重其文化,学生才能在真实情境中恰当得体地使用英语进行交际。如果抛开文化学习语言,那么学到的只是没有生命的语言知识和技能,学不到语言的精髓。教师应勤于思考、善于挖掘,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

总之,在英语学习中,学生跨文化意识、良好人文素养的培养必然建立在对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之上,而语言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也因为有了人文因素的渗透而显得灵动且富有生命力。由此可见,工具性是人文性的基础,人文性是工具性的载体。作为一线教师,必须将两者统一于英语教学中,真正教育学生在英语教学中学会交流,学会做人,成为德才兼备的跨文化英语实践者。 参考文献:

林立.小学英语新版课程标准解析与教学指导[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编辑 张珍珍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2b6341c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a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