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安全注射管理制度》,欢迎阅读!
安全注射管理制度
为有效阻断我院在医疗护理服务中经注射途径传播感染发生,在全院范围内广泛推行安全注射理念和实践,致力于减少因非必要注射、非安全注射导致的相关感染和医务人员相关职业暴露事件的发生,保障患者安全和医务人员职业安全,根据《阻断医院注射传播,让注射更安全(2015-2018年)》专项工作指导方案、国卫办医发(2013)40号文件《基层医疗机构医院感染管理基本要求的通知》、《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等要求,结合我院实际情况修订本制度。
1. 医院工作人员应树立安全注射意识,知晓掌握安全注射知识和技能,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强化标准预防观念,在诊疗护理操作时严格执行手卫生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或减少不安全注射事件的发生。
2.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原则,进行注射操作前半小日时应停止清洁等工作,避免不必要的人员活动。严禁在非清洁区域进行注射准备等工作。
3.操作环境应整洁明亮。如果工作空间拥挤狭小、探访者和障碍物过多、光线不够明亮等问题,应在操作前解决;如果操作者感到不舒服或预感到患者可能出现不配合时,不要贸然操作,应尽量寻求帮助,避免事故发生。
4.治疗室、准备室应定期空气消毒和环境卫生学监测、保持环境整洁,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疑似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
5.配备安全注射用品。注射相关的医疗区域(治疗车上、治疗室、注射室等)应配备安全注射用品,包括安全留置针,洗手设施和快速手消毒剂,锐器盒、手套等。 6.严格遵守无菌操作技术规程。
(1)合理选择注射工具。使用一次性注射用具,严格执行“一人、一针、一管、一用”原则,包括配药、皮试、胰岛素注射、免疫接种等,禁止只换针头不换注射器。如需多剂量用药无法避免时,应保证“一人一针一管一用”,严禁重复使用。对于明确为血源性传播疾病患者以及疑似患者,应采用安全注射用品。
(1)注射前需确保注射器和药物处于有效期内且外包装完整。疑似有污染的药品不可以使用。掌握药品配伍禁忌,执行“三查、八对、一注意”。
(3)执行消毒剂管理制度。使用的各种药液、溶媒、消毒剂等开启后注明时间,在有效期内使用。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超过2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灭菌物品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值使用小包装。
(4)使用同一溶媒配置不同药液时,必须每次更换使用未启封的一次性无菌注射器和针头抽取溶媒。
(5)皮肤消毒后完全待干再进行注射,且不应再用未消毒的手指触摸穿刺点。 (6)注射操作前、后均应进行手卫生。 7.规范操作行为,严防锐器伤。
(1)锐器使用后立即放入锐器盒内,禁止双手回套针帽,禁止用手分离注射器针头。 (2)锐器盒放置的位置应醒目且方便使用。
(3)静脉采血、静脉注射和静脉输液等操作,宜戴手套。 (4)禁止手持锐器随意走动。 (5)禁止将针等锐器随手传递。
(6)进行侵袭性治疗、护理操作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划伤。
(7)锐器不能伸出锐器盒外,盛满3/4时,立即密闭并更换,不得重复使用,在转运过程中应密闭,避免内容物外漏或溢出,严防二次污染或锐器伤。
8.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用品按医疗废物处置,不得复用。禁止用手挤压装有医疗废物的感染垃圾袋或直接徒手抓取。
9.科室应配合院感科进行不良事件监测,发生针刺事件,应主动报告,组织根因分析,落实整改施,减少相关锐器伤的发生率。 10.相关概念:
(1)注射: 注射是指采用注射器、钢针、留置针、导管等医疗器械将液体或气体注入体内,达到诊断、治疗等目的的过程和方法。不仅包括肌内注射、皮内注射、皮下注射、静脉输液或注射、牙科注射;还包括使用以上医疗器械的其他操作(如采血和各类穿刺等介入性操作)。 (2)安全注射:
安全注射是指要求注射不伤及被注射者的人、并且实施注射操作的医务人员不受任何可以避免的风险的伤害,以及注射后的废弃物不对环境和他人造成危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2503809f48a6529647d27284b73f242336c31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