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欢迎阅读!
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战略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新能源技术为社会能源做出了重要贡献。尤其是在我国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世界石油压力增大的环境下,新能源技术的发展对缓解当前资源环境承载压力和矛盾有着重要的作用。因此,新能源汽车行业可以说拥有着巨大的市场,并且在节能减排方面,受到了来自国家政府相关政策的支持。
关键词:新能源;汽车;战略成本 引言
众所周知,作为世界汽车生产和销售的第一大国,我国的汽车尾气污染问题也日益严重,国内石油资源匮乏问题困扰着我国汽车产业的长远发展。新能源汽车作为绿色环保的可再生能源产业,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要方向,已经成为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新能源汽车产品价格较高,消费者购买意愿较低,一直是其推广的难题。如何降低新能源汽车的成本,使之成为大众可接受的家用消费品,是新能源汽车企业面临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1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背景
传统的化石能源日益枯竭引发的能源问题和使用化石能源引发的环境污染问题促使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范围内成为汽车行业的发展方向。2010年,我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年产销数量都实现或超过上一年数量的100%,新能源汽车也因此成为汽车工业领域新的增长亮点;国务院在2012年6月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明确我国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方向。新能源汽车在国家的补贴政策下高速发展,在2015年成为新能源汽车的全球销量冠军,获得阶段性胜利;政府在此基础上从2017年逐步下调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加速我国新能源汽车的市场化发展进程。我国新能源汽车在逐步实现市场化发展,国外知名新能源汽车企业将使国内企业受到巨大威胁。这说明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竞争态势并不乐观,只有取得长久竞争优势,不断提升竞争力,才能赢得生存和发展。因此,致力于提高企业竞争地位、提升企业竞争力的战略成本管理是我国新能源汽车企业的必然选择。 2新能源汽车企业成本现状 2.1研发成本高昂
作为高科技企业,新能源汽车企业在生产过程中使用了许多新材料和新工艺。这些新材料和新工艺在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过程中,投入了大量的研发费用。从实验室到市场的过程中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且还有不少的技术难关需要攻克,致使相关企业的研发投入巨大,并且呈现加速增长趋势。例如,2012—2015年北京新能源汽车公司投入的研发费用累计达到5.82亿元,而仅2016年就投入约6亿元。
2.2成本控制在汽车生产上的落实程度不高
单从成本控制与管理活动上来看,新能源企业的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成本预算编制不科学和成本控制执行不到位等问题。首先,在制度上,新能源汽车成本管理制度中,存在空白、漏洞和不足之处,同新能源汽车的实际生产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其次,在成本预算管理上,企业成本多是集中在事后核算管理层面,且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研发和技术投入相对较大,由于缺乏科学的成本与效益预算内容,隐性成本的科学摊派成了问题,阻碍了企业成本控制与管理的落实。
2.3配套设施建设成本高
新能源汽车与传统的燃油汽车不同,在使用时需要较多的配套设施,例如充电站或充电桩。而充电站、充电桩等设备没有旧的设施可以改造,需要完全新建,在线路设计、施工管理和能源供给等方面都遇到了很多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投入较多的人力和物力,致使充电站和充电桩的建设成本居高不下。各国政府都在不断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加大优惠扶持力度,希望能够有效地促进新能源汽车的推广。近年来,我国也大量进行充电设施建设,截至2017年我国的电动汽车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到21万个。按照对新能源汽车国内购买量的预计,计划建设覆盖多个发达省市的充电设施,努力使新能源汽车的车桩比达到为4∶1,纯电动乘用车的车桩比为2∶1。
3对新能源汽车企业战略成本管理的建议 3.1进行科学的成本动因分析
新能源汽车公司应该进行科学的成本动因分析。精益生产和作业成本法的应用都需要进行成本动因分析。尽管许多公司采用精益生产方法,但这些公司并未对成本核算进行科学的成本动因分析。新能源汽车企业由于生产环节的特殊性和产品的独特属性,需要重新进行科学而全面的成本动因分析,详细分析企业生产产品的市场需求,企业的生产运作模式,人员组织结构,研究成本生成的内在原因,依据成本生成的原因进行精益生产。通过灵活的方式,避免资源浪费和闲置,实现无废品和零库存。新能源汽车只有对成本动因进行科学分析和运用,才能在生产中依靠精益生产方式有效降低成本,将市场、企业与供应商联系到一起,将“人、财、物”等各个方面资源优化搭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经营质量。 3.2.引入精益生产模式,加快完善配套设施建设,积极搭建企业研发平台 为了切实实现企业成本管理活动的有效开展,企业同样应加强对企业内的成本控制与管理活动。在生产活动中,应加快企业研发技术成果的转换,及时更新企业生产相关配套设计的建设,从而实现企业产销和售后服务网络的不断完善,提高企业产品的竞争优势。同时,通过技术成果的更新,企业可以剔除或替代当前新能源汽车生产过程中高耗费、高投入的环节,降低企业生产投入,实现成本节约、节能减排的根本目的。因此,企业还应积极搭建研发平台,不断提高新能源汽车生产技术,引入人工智能操作生产流程,降低企业越来越高的人工成本和环境成本,为企业的进一步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3建立新能源汽车技术标准
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生产技术标准,并强制全行业执行。目前,由于缺乏统一的标准,企业在技术研发上往往投入大量重复无用的“人、财、物”。这造成了极大的资源浪费。因此,国家和企业有必要进行合作交流,建立统一标准,指导和规范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生产,避免新能源汽车的盲目发展。国内企业也可以与发达国家的汽车企业合作,从新能源汽车关键部件的标准生产入手,制定行业生产技术标准,并逐步建立国家标准体系,全面参与ISO/TC22/SC37和IEC/TC69电动汽车国际标准的制定,积极在动力电池、充电设施等关键领域提出中国方案。在国际合作方面,要发挥中国市场的巨大优势,积极争取担任国际标准的召集人和领导者,密切关注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动态,积极利用中德、中欧、中美、中日的汽车对话等双边和多边合作机制,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沟通和交流,促进中国新能源汽车标准的兼容性和开放性,不断吸收国外制造业强国在新能源汽车研发过程中的成功经验,利用好本国的优势资源,实现共赢。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10a781c2bbf67c1cfad6195f312b3169a451ea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