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梦回繁华》教案》,欢迎阅读!
《梦回繁华》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通过浏览与细读相结合的阅读方法,抓住关键句梳理主要内容,理清说明顺序。 2.按照说明顺序,试着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描绘北宋当时的街景。
3.通过VR浸入式体验,了解《清明上河图》在绘画史上的重要地位,感受其蕴含的社会历史背景,增强对中华文化的自信心与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 1.梳理本文的说明顺序,理清作者的写作思路。
2.了解本文主要采用的说明方法,理解作者是怎样恰当地选择和使用说明方法的。 三、教学难点
1. 引导学生深入文本,了解名画背后的意蕴。 四、教学过程 北宋著名画家张择端的长卷风俗画《清明上河图》,是我国绘画史上的稀世奇珍,画之瑰宝。它用现实主义手法,全景式构图,生动细致地描绘了北宋王都开封汴京时的舟船往复,飞虹卧波,店铺林立,人烟稠密的繁华景象和丰富的社会生活习俗风情。 (一)预习导入 1.正字正音 汴梁( ) 田畴( ) 长途跋涉( )漕运( ) 舳舻( ) 握篙( ) 摩肩接踵( ) 络绎不绝( )长而不冗( ) 遒劲( ) 题跋( ) 春寒料峭( ) 檀( ) 宏敞( )
(二)背景介绍
《清明上河图》的时代背景是北宋时期的开封市,开封位于河南省中部,古称汴梁,汴京,为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从战国至金代,先后有7个封建王朝在此定都,素有“自古帝王都”、“七 朝古都”之称,其中以北宋年间最为繁荣,人口多达150余万,是当时世界上最繁华的城市之一。 (三)整体感知:
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小组或同桌合作探究: 1.分别说说每一段的内容,简要概括每一段的大意。
明确:第一段,写《清明上河图》这幅作品诞生的背景;第二段,写《清明上河图》画面背后的历史内涵;第三、四段,先总说后分说,介绍《清明上河图》中的人、景、物等;第五段,总体说明《清明上河图》的艺术成就和历史价值。 2.本文为什么以《梦回繁华》为题?有什么内涵?
明确:可找出第二段中的关键句,理解其含义。《清明上河图》创作的时期,正是北宋统治者覆灭前内忧外患的时期,为掩盖这一事实而造成盛世的假象,所以这幅画在北宋遗民的眼
中有特殊的意义,让他们回首故土,仿佛又回到北宋曾经的繁华,内心有一种怀念故土的沧桑之感。标题醒目,既能吸引读者,又准确地揭示出了《清明上河图》背后的社会历史内涵。 (四)语段细读
同学们细读课文第三、四段,小组或同桌合作探究: 1.第三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交流、明确:第三段是总体介绍《清明上河图》的材质、着色、纵横及画面内容,与第四段构成总分式结构。
2.第四段中有哪些关键语句可以让我们很快把握这一段的说明顺序? 明确:第四段显示段落层次的关键句有:“画面开卷处描绘的是汴京近郊的风光。”→“画面中段是汴河两岸的繁华情景。”→“后段描写汴梁市区的街道。”由此可见,这段按空间顺序来说明。 (五)拓展延伸
通过VR观看动起来的《清明上河图》,按照说明顺序,试着用基本的说明方法描绘北宋当时的街景。50字。 (六)繁华背后的隐忧
观察图片细节,感受《清明上河图》背后隐藏的宋代当时的内忧外患。 (七)课堂小结
课文以《梦回繁华》为题,介绍《清明上河图》这一国宝级名画,描摹了北宋时期繁华的市井风情。丰富了人们对当时社会风貌的了解,激发了人们对古代生活的想象。画卷人物繁多,场景复杂,但作者介绍的条理清晰,细腻具体,不仅给人以美的愉悦,更学习了历史知识,通过VR浸入式体验,也体会到“人在画中游”的感觉,进一步加深对我国灿烂文明的自信心和自豪感。 (八)补充资料
《东京梦华录》是宋代孟元老的笔记体散记文,创作于宋钦宗靖康二年(1127年),是一本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的著作。《东京梦华录》大致包括这几方面的内容:京城的外城、内城及河道桥梁、皇宫内外官署衙门的分布及位置、城内的街巷坊市、店铺酒楼,朝廷朝会、郊祭大典,当时东京的汉族民风习俗、时令节日,饮食起居、歌舞百戏等等,几乎无所不包。
孟元老的自序追述了当年的繁胜:“正当辇毂之下,太平日久,人物繁阜。垂髫之童,但习鼓舞,斑白之老,不识干戈。时节相次,各有观赏:灯宵月夕,雪际花时,乞巧登高,教池游苑。举目则青楼画阁,秀户珠帘。雕车竞驻于天街,宝马争驰于御路,金翠耀目,罗琦飘香。新声巧笑于柳陌花衢,按管调弦于茶坊酒肆。八荒争凑,万国咸通,集四海之珍奇,皆归市易,会寰区之异味,悉在庖厨。花光满路,何限春游,箫鼓喧空,几家夜宴?伎巧则惊人耳目,侈奢则长人精神。 (九)作业布置
根据本课所学和《东京梦华录》选段写一篇《宋代穿越指南》,400字左右。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fa6768500f69e3143323968011ca300a7c3f6c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