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陈子昂》,欢迎阅读!
古代文学史
陈子昂诗歌革新理论和创作实践对唐诗发展有何影响?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唐代初期诗歌,沿袭六朝余习,风格绮靡纤弱,陈子昂挺身而出,力图扭转这种倾向。陈子昂的思想相当复杂,他糅合了儒、道、墨、纵横、阴阳各家于一身。随着境遇的改变,适时地调整,熟练地在各家思想之间纵横穿梭飞翔。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纵横家给了他飞翔之力,道家给了他飞翔之术,儒家给了他顾尘之累,佛家又给了他终归人世而又能妙赏自然之趣......”在如此多的思想影响之外,透浸于骨子里的侠义之气贯穿其里。他在侠与隐中蕴藏着对现实社会政治参与的欲望,与一般的侠义有别,故而能超越流辈,终成大器。
他是唐代诗歌革新运动的倡导者。陈子昂对齐梁文风提出了两点批评:一是“彩丽竞繁而兴寄都绝”,二是“汉魏风骨,晋宋莫传”。前者是说齐梁文学只讲究华丽的辞藻,而缺少深微的情志寄托,缺少诗人真实情感的抒发。后者是说晋宋之后的诗歌缺少汉魏诗歌有充实内容的强烈的艺术感染力量。缺少那种“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的风骨强劲的作品。这两点批评,概括了六朝,特别是齐梁诗的弊端,击中了要害。
在批评齐梁诗歌时,陈子昂提出了两个重要的诗歌创作主张:一是“兴寄”说,二是“风骨”说陈子昂的诗歌革新主张与诗歌创作探析.他论诗主张“兴寄”、“风骨”。所谓“风骨”是指文学作品所创造的艺术美的本质特征。“兴寄”要求言志充实深沉。“风骨”与“兴寄”的提出,既扫荡了初唐形式主义诗风,也为唐代诗歌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时无疑是具有开创意义的。 我们来看看陈子昂所追求的「风骨」的含义。从陈子昂的〈与东方左史虬修竹篇序〉中,对东方虬〈咏孤桐篇〉的评价来看,可以很明显的看出他所追求的「风骨」的含义。他说, 一昨於解三处见明公〈咏孤桐篇〉,骨气端翔,音情顿挫,光英朗练,有金石声。遂用洗心饰视,发挥幽郁。不图正始之音,复睹於兹。可使建安作者相视而笑。
兴寄 广大的容量、博大的胸襟、远大的抱负,交织成陈子昂式的风骨,而风骨产生的根源,则是兴寄。前人对「兴寄」和「风雅」的理解基本上是一致的。「兴」,是兴发感情。「寄」,是寄托。「兴寄」,就是有感而作,作而有所寄托。「兴寄」与传统的「比兴说」和「言志说」有密切的联系,但也有新的发展。比兴,一般都认为是一种艺术表现手法。而陈子昂提出的「兴寄说」,则既包含表达思想感情的方式,也包含寄托讽喻之义,「兴」是为寄托服务的。这样他就把作为艺术表现手法的比兴,发展为对诗歌的表达方式与思想内容的整体要求。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e37924633687e21af45a97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