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本雅明“光韵”一词的含义

2023-03-19 10:20:2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本雅明“光韵”一词的含义》,欢迎阅读!
本雅明,含义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本雅明光韵一词的含义

作者:宋维梅

来源:《资治文摘》2016年第05

【摘要】随着后现代主义理论复制概念进入中国艺术界和文化界的视线,本雅明成为先知先觉的化身。他将社会理论艺术理论完美地勾连在一起,而艺术世界和社会世界的边缘也因此被无限拓宽。本雅明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中多次提到了光韵Aura)这一词。这是本雅明独创的艺术概念,在他的艺术理论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本文通过对此书中光韵一词的解读,从而概括传统艺术最为根本的审美特性。 【关键词】本雅明;艺术作品;复制;光韵

不同的翻译作品和评论文章中,对“Aura”的翻译经常不同。我曾经看到有译作光晕,有译作灵韵韵味等。这种不同,是由于这个概念本身定义的模糊性所造成的。本雅明的光韵包括许多内容,以《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为例,光韵这个概念贯穿了全书,本雅明主要阐述了其三个含义:艺术作品的原真性、膜拜价值和距离感。

光韵的第一个含义是艺术作品的原真性(Echtheit)。就像本雅明在书中所说的即使在最完美的艺术复制品中也会缺少一种成分:艺术品的即时即地性,即它在问世地点的独一无二性。本雅明认为,一件艺术品在它产生的那一刻在那个地方,它就构成了历史的一部分,同时也是区别复制品的一个最本质的东西。手工复制品与之比较就是缺少了这样一种原真性,也就没有其权威性了。同样,原真性也是机械复制达不到的,不管科学技术发展到怎么高超的地步。但是,技术复制品对艺术品的改造却又大大不同。在这个问题上,本雅明通过技术复制品与手工复制品、原作的比较分析了两个原因。首先技术复制比手工复制更加独立于原作。他在书中举了照相摄影这两个例子来证明。另一原因就是技术复制有时可以把原作带到一个其本身无法到达的境界。本雅明认为这种取代是不可避免的。他还是以机械复制艺术中最典型的电影艺术为例对这一观点加以分析。电影技术的发展使得许许多多艺术品有了摹本,这些摹本使得人们可以更快捷地欣赏艺术,削弱了一些时空上的限制。但同时,原作的原真性荡然无存。光韵的含义之二是指作为传统艺术基础的膜拜价值

Kultwert)。本雅明认为,艺术起源于巫术。图画来自原始人对狩猎的期望,舞蹈是古人祭拜不可缺少的部分,在欧洲,文字最早记载的是神话和宗教的内容。人类用各种方式表达对于自身无法理解的力量的崇拜。正是由于有了这样的产生基础,在传统艺术观念里,重复或者是雷同向来被人们视为艺术创作中所不齿的,是艺术创造者才能平庸低下或创造力衰退的表现,仿作往往被人们轻蔑地斥之为赝品,受尽奚落。具有新意的独创行为则像纯洁无瑕的水晶一样,受到人们的尊宠和顶礼膜拜。随着历史艺术的发展,这一膜拜功能逐渐降低,但他始终伴随着艺术品的制作和欣赏,只是由有意识变为无意识而已。由于现代技术的发展,艺术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品的可展示性被大大加强,以致在艺术品两级之内的量变像在原始时代一样会使其本性的质得到突变。本雅明这里的两级指的是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他认为,这两种价值是艺术本身的两级运动,始终处于此消彼涨的关系之中。这就是机械复制时代艺术作品的情形。本雅明对艺术膜拜价值和展示价值的论述,实际上是对光韵和机械复制的进一步解释。

光韵的含义三与一和二都有较强的关联,是建立在这两者基础之上的,就是审美上的距离感。本雅明对此下的定义是:在一定距离之外但感觉上如此贴近之物的独一无二的显示。在《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的第一稿中,本雅明还特别强调这是一种时间、空间上的距离感,而这种距离感的产生源于艺术作品的独一无二和膜拜价值。由于作品独一无二,人们不可能亲身处于它的此地此刻,有历史(时间)和位置(空间)的不可完全接近性。由于欣赏时始终怀着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膜拜的心情,就如同人永远不可能成为神,这一敬而远之的态度使欣赏者与作品保持着不可逾越的距离。

本雅明看到,文艺复兴以来的自由艺术逐渐正步确立起对艺术作品本身的崇拜传统:艺术以光韵感染公众,这使艺术品被视为神圣化的东西。谈到光韵衰竭的原因,本雅明认为它来自于一种特殊的社会条件。那就是现代人类具有强烈的使物品更容易接近的愿望。就好像他们希望通过掌握每件实物的复制品来克服其独一无二的思想倾向一样。本雅明在这里其实是运用了马克思的商品拜物教概念来审视的。

他认为,机械复制技术导致光韵消失的必然性。复制技术把被复制的东西从传统领域中解脱了出来。由于它制作了许许多多的复制品,因而它就用众多的复制品取代了唯一无二的存在。由于它使复制品能为接受者在其自身的环境中去加以欣赏,因而它就赋予了所复制的对象以现实的活力。其最强大的代理人就是电影。机械复制在人类历史上创造出以无数复制的摹本取代独一无二原本奇迹。对此本雅明的态度是看到了它对光韵的侵蚀,的消失正是旧传统崩溃商品拜物教被取消的前奏。他认为,正是在成批复制之中,那使艺术成为商品拜物教对象的光韵便不再有效,而变成在机械复制时代萎缩的东西。 【参考书目】

[1]本雅明.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作品[M].王才勇译.杭州:浙江摄影出版社.1993. [2]何志钧.马克思主义文艺学:从经典到现代[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宋维梅(1986-08),性别:女,民族:汉,籍贯:云南,学历:硕士研究生,单位(云南省昭通市昭通学院人文学院,657100),研究方向:文学理论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dc8eb21842458fb770bf78a6529647d272834da.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