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欢迎阅读!
认识·感性认识·理性认识
西安市第89中学 马美铭
认识问题,是哲学的重要问题,也是唯物论和唯心论,辩证法和形而上学长期斗争的尖锐问题。所谓认识,是指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一个由接触现象到把握本质逐步深入的过程。它包括感性认识(对事物现象的认识)和理性认识(对事物本质的认识)。认识活动的三要素是认识的主体(是指从事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人,它可以是个体、集体或整个社会)、客体(是指进入实践活动领域的要认识的事物)、认识的形式(可以是自然物、社会形式,也可以是大脑反映外界事物所采取的感性、知性、悟性等形式)。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认为,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它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发展过程。认识不是主观自生的,天下掉下来的,也不象照镜子那样直来直去的机械反映。一个正确的认识,必须是在实践基础上由对事物现象的感性认识上升到对事物本质的理性认识,然后再通过实践中的运用得到检验。这还不够,还要随着事物的发展,实践的深化,通过不断地再认识,才能进一步发展它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这样才能达到认识和实践、知和行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认识应当在实践的基础上继续向深度开掘,向广度拓展,不断向前推移。“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这就是人类认识运动的总规律。
感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一阶段、初级阶段。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己的肉体感官(眼、耳、鼻、舌、身)直接接触客观外界,引起了许多感觉,在头脑中形成了许多印象,对各种事物的表面现象有了初步认识,这就是感性认识。它是人们的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各个片面、事物的外部联系的认识。它以直接感受性为特点,以事物的现象为内容。它包括相互
1
联系、依次发展的三种形式:感觉、知觉和表象(观念),即以感觉、知觉、表象等具体形象的形式直接反映事物。
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第二阶段、高级阶段。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经过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改造制作过程就会产生一个飞跃,变成理性认识。它是人们借助抽象思维所把握到的关于事物的本质、事物的全体、事物的内部联系的认识。它以抽象性、间接性为特点,以事物的本质为内容。它包括概念、判断、推理等形式,即在感性材料的基础上以概念、判断、推理等抽象思维的形式反映事物。
可见,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认识过程中不同质的两个阶段,二者在地位、途径、性质、特点、内容、形式等方面都是不同的。在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可靠的前提下,理性认识比感性认识更正确、更可靠、更深刻,感性认识比理性认识更具体、更生动、更丰富。同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又是互相联系、互相贯通的。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而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到理性认识(认识论中的辩证法)。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互相渗透。占有大量可靠的感性材料和对感性材料进行加工制作是实现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飞跃的必备条件。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统一起来的整个认识过程中的不可分割的两个阶段。不难看出,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的辩证统一。认识的根本任务在于经过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而理性认识的重要意义则在于能够指导行动。即就是说,认识的根本目的就是把理性认识应用于实践,去指导实践。所以,割裂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就会导致“唯理论”和“经验论”。这就启示我们,在实际工作中,既要勇于实践,又要勤于思考;既要坚持认识论中的唯物主义,又要坚持认识论中的辩证法,从而在实践的基础上,使认识不断深化和发展。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ce939c19a8fcc22bcd126fff705cc1755275fa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