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所使用的“釜底抽薪”之法,大多是在粮草上作文章

2024-01-14 07:14: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古代战争中所使用的“釜底抽薪”之法,大多是在粮草上作文章》,欢迎阅读!
釜底抽薪,粮草,大多,古代,战争
古代战争中所使用的“釜底抽薪”之法,大多是在粮

草上作文

北齐魏牧所写的梁朝文“抽薪止沸,剪草除根”。釜底抽薪指从锅底抽掉柴火,以使锅里之水冷却,比喻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军事上,此计指切断敌人的供给来源,破坏敌人所依靠的有利条件,使敌方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从而一举战胜敌人。尤其对于力量强大的劲敌,更应采取以柔克刚的办法,避其锋芒,削弱其进攻态势。

在古代战争中,使用此汁多在粮草上做文章。兵法有云:“军无粮则亡”

越王勾践回国后,卧薪尝胆,图谋灭吴。他带头参加农业生产,实行轻谣薄税的政策,老百姓吃穿不愁,家家积蓄余粮。但是,为了麻痹吴国,勾践向吴国借了1万石粮食,说越国遇到了灾荒。借的粮食第二年要归还吴国。越王勾践征求大臣文种的意见,:“如果不还粮食,吴国可能会借口讨伐我们;如果把粮食归还,就会有利于吴国而不利于越国。怎么才能两全其美呢?”文种献计:“我看粮食还是要还的。但我们在其中可以做手脚。从粮食中精选出一部分,蒸熟了还给吴国。这样就有好戏看了。”吴国人见越国还回的粮食粒大饱满(其实已被蒸过了),爱不释手,于是第二年春天把它们当作良种播种到地里。结果可想而知,种子没有发芽,秋天颗粒无收,吴国发生大饥荒,国力大大减弱。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勾践还蒸熟之粮,使吴国中计发生饥荒,真可谓釜底抽


薪,削弱了吴国的实力,从而为他最终灭亡吴国提供了有利条件。

三国时,曹操偷袭袁绍在乌巢的粮草库,赢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

有人总结,此计的含义如下:

(1)先治其本,事物都分为“标”(枝节、表面)和“本”(本、基础)两个方面。要彻底解决问题,就应当先治本后治标。

(2)去其所恃。世界上的事物都是相互联系而存在、相互依赖而发展的。一事物的存在和发展依赖于另一事物,那么后者便是前者的必要条件。如果破坏了后者,前者就会自行消亡。

(3)攻心夺气。古人说:“夫战,勇气也。”作战凭借的就是一股士气。

士气不是实力本身,但它对实力具有放大和缩小的作用。在我们不能或者不愿与敌人拼实力时,可以转而攻气,使敌人气虚、心乱、气消。这是一种心理上的瓦解战术。

(4)以柔克刚。硬碰硬如两虎相斗,最终会两败俱伤。不妨用软的来制

服硬的。用柔和的办法制服刚强的敌人,往往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釜底抽薪是预防事件爆发或爆发后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一种手段,是指不直接与其正面的锋芒对抗,而是从其侧面或幕后下功夫,从根本上减弱它的战斗力,用以柔克刚的办法来解决问题。釜底抽薪与扬汤止沸是同义语,但意思却有所不同。扬汤止沸是事发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bf8a7ff0ba1284ac850ad02de80d4d8d15a0136.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