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读书笔记》,欢迎阅读!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读书笔记
《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读书笔记
读完一本名著以后,你有什么领悟呢?需要回过头来写一写读书笔记了。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书笔记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读书笔记,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今天,听完樊登老师讲解《解惑:心智模式决定你的一生》,这本书的目的在于唤唤醒我们休眠状态当中的那个自我意识。听完一遍意犹未尽,再逐字琢磨了一遍,收获特别深,特将自己的收获整理成笔记分享给大家。
这本书的推荐人是《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和《第3选择》的作者史蒂芬·柯维,而这本书则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一个非常著名的思想家——E。F。舒马赫写的。 舒马赫认为,这个世界最少有四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是矿物质、无机物。
比如,一块石头就是一个无机物,这个无机物的特质是什么呢?是不动的,不会发生内在变化的,没有生命的东西
比无机物高一个层次的是植物。
植物和无机物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植物是有生命的,我们看到植物会生长,植物会吸取营养,发生光合作用。它比无机物多了生命力,也就是我们能够肉眼看到它自身内在与外在结合发生的生长变化。 第三层到动物。
动物很明显比植物更复杂了一点,动物跟植物的区别是什么呢?动物又多了一层东西,叫做意识。动物可以自由移动,对外界变化能够做出明显的反应,面对危险自救能力也比植物强,这归根于动物的意识。
第四层就是我们人类。
人和动物的分别,最重要的自我意识,就是人能够自我反思,能够主动对自己的未来进行推演评估然后最终做出选择,我们现在的状态,很多时候是我们自己选择的结果,这个结果不是唯一的,可以有无限种可能,人可以主宰自己,甚至有些人能够通过一些手段主宰别人。
所以,心智模式分为被动与主动,比如无机物跟植物都是被动型的,动物跟人是具备主动能力的。 人与动物的主动能力的区别在于,动物的主动是受外界环境影响的出于生存本能条件反射性的主动,而人的主动是具备主观能动性的主动选择式的主动。主动选择式的主动则是自己经过思考之后,基于自身高于底层生存需求的目标而做出选择的主动。比如:动物主动猎食,是出于生存本能条件发射的主动,猎到的食物就直接吃了。而人猎到食物之后会选择加工、存储、交易,为了更方便地获得食物选择养殖,选择优化养殖技术,提高产量,提高食物的口感等等。
为了更好地理解人的选择式主动:樊登老师提到一个故事:人有没有成为百万富翁的可能?答案就是每个人都有成为百万富翁的可能,但是你现在是不是,不一定。每个人都有获得自由的可能,但是你现在自由不自由,那是你的事。是你的选择决定了你此刻自由不自由,但是你一定具备自由的潜能,就像每一个人都有成为百万富翁的可能是一样的。
一个人的世界可以很丰饶,也可以非常贫乏。你的存在层次将吸引着你的生活,就是你是更接近于人的这一端,还是更接近于矿物质的那一端,你的存在层次将决定你生活的状态。
但是是不是每个人都能在最“人”端呢?并不是这样的,很多人靠近动物端,他们的行为都是条件反射式的,或者的每一天就只为生存,更甚至有些人一直停留在动物幼崽阶段,终身等别人“喂食”,但有些人上人却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人类进步做出无数辉煌的贡献。
达到更高层级的心智模式需要两个“契合”
前面介绍清楚了世界物质的层次对应的心智模式层级,然后舒马赫再对人与人之间产生千差万别的原因通过两个契合进行了阐述。
第一个契合是“头脑和心智的契合”。感官(也就是我们的眼、耳、鼻、舌、身)只能带来资料,我更愿意将资料理解为信息,我们感官带来的信息最后会变成什么东西,完全取决于个人的心智。书里面有一段话说:“在对待比无生命物质重要性等级更高,或存在层次更高的事物时,观察者不光要依赖他本人通过学习和训练培养出来的更高才能,还要依赖他的信念的契合,也就是他的基本预设和基本前提的契合。”人们在每次获取信息之后要有能力心智将这些信息加工,一部分信息会演化成自己的'一种信仰,在信仰的引导下,获取更多的信息与信仰整合一起。
正如我们所知道的:贝多芬晚年是耳聋的,但是他照样可以创作出非常棒的音乐来。为什么呢?因为那个音乐在早期他还没有聋的时候已经储备了大量的信息,通过自己的心智形成了信仰,他对自己的信仰坚定不移,他对自己储备的信息了然于胸,根本不需要再靠听来解决的,只需要心智将积累的信息与信仰高度契合就能够创造出音乐来。不过,如果贝多芬天生就是耳聋的,完全没有信息的储备,也就没有信仰的形成,更不能契合一起创造音乐。
所以,人与人之间心智的区别是一个人将外在信息加工整合的能力,以及信仰与信息契合能力的区别。如果一个人不能将已有的信息加工整合成信仰,就很容易人云亦云,被外在纷杂的信息左右,没有统一的行为准则。
第二个契合是“理解的科学与操纵的科学的契合” 。首先我们先来理解什么叫操纵的科学?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可证伪性啊、临床实验啊、对照组啊、可量化这样的东西,操纵的科学就是我用这个东西一定有用,我用这个东西就一定能够改变这个世界,这个叫操纵的科学。理解的科学则是不能量化,他是高于操纵的科学,指导操纵的科学的。作者说:“理解的科学常常被称作智慧,而‘科学’这个名词保留了下来,专指我所说的操纵的科学。” “当操纵的科学服膺于智慧,也就是理解的科学时,科学就是最有价值的工具,不会造成任何损害。但如果人们不再追求对智慧感兴趣,智慧随之消失的话,科学就不会如此服服帖帖了,这正是笛卡尔之后的西方思想史。”例如《论语》《道德经》,这些是无法用科学来证明的,称之为智慧,我认为也就是我们第一个契合说的信仰,理解的科学应该和操纵的科学结合在一起,而且操纵的科学一定要服从于理解的科学,要服从于智慧,否则科学怪人就会诞生。也就是说信仰与整合之后的称之为科学的信息的契合,还是回到了第一个契合。信仰指导科学朝着一个可持续化的方向行进,不至于混乱,甚至走入迷途最终伤害人类自己,伤害世界。所以,控制的科学是我们控制世界发展的方法而已,但是理解的科学可以指引我们走向美好。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d43a6bf142336c1eb91a37f111f18582d00c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