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

2022-07-13 09:23:30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农村初中生写作现状分析与改进对策》,欢迎阅读!
初中生,对策,改进,现状,写作
百色市那坡县德隆初级中学 梁瑞益 【关键词】农村 初中 写作 【中图分类号】G【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3)10B-0075-02

写作是语文学习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学生有意识地用文字来写人记事、表达意向的一种方式,能满足学生社会活动实践与社会知识学习的需要。然而,不少农村初中生却因受到学习条件的限制,知识面狭窄,表达能力较弱,影响了自身写作水平的提高。笔者认为,应在拓展农村初中生写作空间的基础上,提高农村初中生的写作水平。 一、农村初中生写作存在的问题

第一,生活经历少。农村中学生普遍仅在家与学校之间往返,活动少,阅历浅,知识面窄,缺乏对生活的感知能力,作文内容空洞,缺乏感染力。

第二,刻意模仿或照搬他人,缺乏创造性。农村中学生因生活与教学条件的限制,限制了思维发散,影响了创造力的发挥,很难找到适合自己的个性化表达方式,写作时大多刻意模仿,作品缺乏创新性和趣味性。

第三,阅读量少,表达欠佳。农村中学生课业繁重,很少有课余时间,也很有少有意识地去阅读课外书,加上生活环境受到地方语言的影响,导致写作中语言表达不顺畅,甚至出现地方方言。

第四,缺乏兴趣,将写作视为负担。农村中学生学习的功利性较大,不少学生单纯为了提高成绩而读书,将分数作为奋斗的目标,找不到学习的乐趣,大部分学生将写作成为一种负担而非自我欣赏与提高的方式。

第五,无意关注或不善观察,无法捕捉灵感。这一点由以上各点综合而导致,因为缺乏不断的自我修正与系统的训练,许多农村中学生即使经历了丰富有趣的事,也不能做到有感而发。

二、改善农村初中写作教学的策略 (一)拓展写作空间

倡导创新与个性是当前中学作文教学的一大特点,这要求学生作文不仅要做到“真”实”并且要求“新”“活”。教师首先要把握农村作文教学的特有优势——乡土性,引导学生以此为写作特色,拓展写作的空间。 1.鼓励学生体验生活,留心观察

作文教学仅从文本上指导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有意识、有目的地留心观察身边的人和事物.调动多种感官,如眼看、手摸、鼻嗅、耳听、舌尝等,关注、体验和反省自己的生活,养成爱观察、爱思考的好习惯。刚开始训练时,教师可以将这样的体验活动设置在课堂上,手把手教学生如何操作,待学生渐入佳境后,将这样的训练以周记的形式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上交习作向教师反馈。 2.指导学生有目的地积累写作素材

要写好作文,积累是基础。农村中学生害怕写作的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受过重的课业负担和认知水平的限制,对生活的关注较少,素材积累不多,写作时才觉得无事可写,无话可说。教师要教会学生挖掘潜藏在身边的生活素材,指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目的地积累素材,并不时翻阅这些素材,思考每一个素材可以展开多少个话题的写作。教师首先要经常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活动,鼓励学生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其次是鼓励学生每天坚持写日记,篇幅不限,重点是把当天发生的一些事或感想记下来。经年累月地持之以恒,不但能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并且为写作积累丰富的素材,写作时自然有感而发有话可说。 3.教会学生将阅读、思考、整理相结合 农村中学生与城市中学生相比,获取知识的方式单一,减少了据此展开自我思考的机会。


教师要多在阅读上拓展学生的视野,特别是增加课外读物阅读量,重点推荐一些经典名篇,并让学生将阅读、思考、整理相结合,要求学生阅读前,精选读物;阅读时,思考文章的内涵,升华自己的思想;阅读后,摘抄精美句段,不定时复习。“阅读一思考一整理”应是一个有机循环的整体,整理的所得即个人阅读的所得,学生据此再对下一次阅读的材料进行更上一层次的选择。注意,教师要教会学生如何高效归类整理,例如根据文章体裁对素材分类,同类素材记录在同一笔记本中;同时教师还要注意培养学生遣词造句的能力,模仿和借用经典名篇的写法,在练习中不断形成自我体会,学会自我修改文章。 (二)注重写作指导

1.创设情境,精心命题,激发学生的写作欲望

酝酿写作热情是爱上写作的前提,在学生学会收集素材,掌握选择材料的方法后,教师应因势利导,根据写作要求创设相应的情境:一是结合学校生活、班集体生活中有价值的内容展开;二是结合家庭生活、社会生活中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展开。教师要精心命题,通过贴近生活的情境引导学生感受和思考,源于生活地萌发写作欲望,并在写作中自由表达、个性表达、创意表达,发自内心地爱上写作。例如笔者曾给学生安排以“家”为题的话题作文不限体裁、字数,让学生找出与“家”有关的词语,根据这些词语纵向、横向发散思维,思考可以拓展的方向,最终选择一个具有深远意义且自己能够把握的主题写作。有的学生以“国家”展开,论述国家的繁荣和稳定是每个小家庭存在的前提,笔者进而提问:“国家”与我们每个人的发展有什么联系?特别是对于我们每一个农村初中生自身而言,是否有什么更深层次的含义?如此引导,一个大的主题便逐步细化,与学生个人的生活实际、性格个性相结合,写作也就容易彰显出个人的特色。 2.指导学生学会审题和确定主题

培养学生的审题能力,其实也是对学生思维的训练,教师在教学中要做到“收放自如”即让学生在审题时思维能发散开来,但又能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之内,以防学生在自由审题的情况下离题万里。教师需要教给学生正确审题的方法,根据题目找准写作范围,紧扣写作要求。例如,根据命题作文《老师的眼睛》引导学生分析题意:(1)题目的中心词是哪个词?(2)“的”字对哪个词进行修饰和限制?通过对这两个问题的讨论,学生能明确“老师”二字限定了写作的范围;“眼睛”是题眼,也就是写作的重点和中心,“的”是对“眼睛”这个中心词的修饰和限制。在确定主题后,教师再对学生提出要求:力求做到选择正确、集中、深刻、新颖的立意,选取典型的、有代表性和对主题有说服力的素材来表达中心思想。 3.指导学生紧扣中心选择、组织材料

作文材料,是形成文章主旨的重要内容,所有材料的选用都要根据文章的中心思想来选定。教师必须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学会紧扣文章中心选择和组织材料,善于筛选生动形象、真实新颖、具有典型性的素材,有条理地谋篇布局,保证行文饱满而缜密。对于农村中学生而言,如何实现紧扣中心地选择和组织材料?回归生活,找出中心与材料之间的联系是一个好方法。虽然农村中学生没有充裕的物质条件,但教师却可教会学生挖掘生活中的精神财富,面对现实生活,表现自我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塑造和发展自己的个性,变劣势为优势。教师要注意指导学生,在农村生活中也处处蕴藏着丰富的素材,一条路、一块地、一头牛、甚至一块普通的石头,也可能有着不平凡的故事,最重要的是找出素材与文章中心的联系。以话题“青春”为例,教师可让学生思考以下这些问题:(1)青春是什么?(2)我的青春是在哪里度过的?(3)我的青春最难忘的是什么?其中包含了哪些人、事、物?由此条目细细展开,生就能根据“青春”这个主题筛选素材来为写作服务。 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曾说:教育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励。写作是一种潜能,需要教师去唤醒、去挖掘、去引导。”培养农村中学生写作能力的过程,同时也是培养学生运用思维操作技术、运用书面语言符号对表达内容进行语境化,展开修辞性


创造的过程,教师要将“我笔写我心”思想贯穿于农村初中作文教学中,才能让农村中学生作文忠于内心,反映真实,体现灵性。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a372fa23b3567ec112d8a79.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