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欢迎阅读!
汉代舞蹈的审美特征
汉承楚风,汉代乐舞继承了“楚舞”风格。以折腰、舞袖来表现轻柔、飘逸的舞姿是“楚舞”的主要特征,汉代舞蹈文物充分显示了楚人的这种审美趣味。汉画像石更是有“汉风楚韵”之说。在山东临沂白庄和沂南县北寨等地汉墓出土的大量画像石中,有许多形象直观的乐舞图像,如腾挪踢跳、刚劲有力的“盘鼓舞”;有高髻细腰舞女表演的婀娜多姿的“巾舞”、 “长袖舞”等,以巾绸的柔软回旋、飘逸多变,以长袖的抛曳环绕、飘动飞舞而体现宇宙的空旷无垠,使人产生无限遐想。
观察汉代出土文物上那些绚丽多彩、神色飞动的舞蹈场面,在我们清晰地感受其洒脱飘逸的同时,还给人一种“古拙凝重”之感。不管是杂技、舞蹈或是百戏表演,多见塌腰突臀、重力下沉的体态动作,且不显漂浮无力。如山东梁公林汉画像石上的三位长袖舞女,体态飘逸、舞袖轻柔,但其上方中间的舞者却呈臀部下沉的屈膝造型,给人以某种凝重感。这里的凝重绝非沉重,有人认为这是汉人自信,是其坚实的勇气和力量的一种气韵生动的精神写照。
汉代舞蹈受江淮文化和黄河文化的影响,形成了历史上第一个俗乐舞的发展高潮,既有北方坚实、舒朗、厚重的务实风格,又有南方巫文化影响下的洒脱、俏丽、敬事鬼神的谶纬情节。受董仲舒易学思想天人宇宙观的影响,人们创造了幽冥与昆山仙界的奇想,黄老之术散播的虚幻迷离,又为汉代文化注入了灵动飘渺的气韵,使得汉乐舞外观奔放古拙实则意蕴纤巧。
汉代精神是一种“席卷天下,包举宇内”的雄浑气魄,是中华民族青春勃发的“少年时代”特有的乐观性格的体现,是一种崇尚阳刚、大气磅礴的英雄情怀,汉代乐舞的百戏场面是这种精神特征的典型体现。作为俗乐舞文化的一个高峰,汉代乐舞百戏也对后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二、汉乐舞百戏对后世的深刻影响
从汉代舞蹈文物和汉赋所描述的恢弘浪漫的歌舞乐艺及幻术杂耍的表演场景中,可以看出汉代乐舞百戏对后世的舞蹈及相关表演艺术发展的影响,大致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
1、开创了我国古代乐舞雅俗共赏的新局面
汉代民间乐舞的兴盛对中国传统民族民间舞蹈的形成具有重大的历史作用。经历了西周礼乐制的势微、先秦雅乐的流失与衰落,汉代民间舞蹈在两汉封建制度的蓬勃发展中迅速成长壮大。平民出身的汉代统治者以崭新的思想观念,开明开放的文化策略,重新构建新乐舞体系,自西汉始,汉乐舞第一次拥有了官方文化与民间文化浑然不分的双重品格,也第一次成为雅俗趋同的主流的审美时尚。汉代的乐舞不仅有正宗的雅乐舞,如祭祀宗庙的《文始》、《五行》、《昭德》,礼仪性宫廷舞蹈《昭容》、《礼容》等,而且倡优舞伎表演的俗舞别开生面,且渐跃为主流。民间舞蹈更是如烂漫山花,似浩荡春风,使汉代舞蹈五彩缤纷。 儒家素有“郑声淫,放郑声”的主张,然不可否认,与雅乐相对的俗乐新声,较前者确实更富有魅力。听古乐则唯恐高卧,听新声则兴高采烈。“文人不能怀其藻”, “武毅不能隐其刚”,就连板着面孔装腔作势的君王,在郑卫之音面前,也“严颜和而怡怿”, “幽情形而外扬”。进一步佐证了在汉代就已确立了我国乐舞艺术雅俗共赏的历史地位。 2、确立了舞蹈的娱乐功用
如果说周代总结了远古舞蹈,使之符合礼的规范,汉代舞蹈则是对规范的突破;如果说周舞主要用于祭祀与教化的目的,汉代舞蹈则更多地具有世俗娱乐的性质。关于这点已有不少学者曾指出。而在汉代文物所表现的百戏场景中,也反映出汉舞从古代乐舞祭祀的功能中解放出来后加速由娱神向娱人转变的轨迹。傅毅的《舞赋》在舞蹈思想方面最难能可贵的是把舞蹈作为艺术来看,强调舞蹈的
娱乐作用,这较之孔子在其著书和思想中单纯地将舞乐当做教化的工具要进步得多。
汉武帝时,通往西域的丝绸之路洞开,中亚、西亚的乐伎、杂耍艺人纷纷涌进汉宫,使得汉宫百戏越加异彩纷呈。 “四夷乐”、 “胡乐”、 “胡舞”风靡于世。两汉乐舞直接继承了先秦的传统,并融会了周边及西域各民族的舞蹈艺术,使汉代的俗乐舞文化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它同周代的雅乐、唐朝的燕乐以及宋元时期的戏曲一样,雄居于中国各历史时期的舞坛上。
3、成为后世多种表演艺术形式之滥觞
汉代乐舞百戏融舞蹈、音乐、武术、杂技、幻术等艺术形式于一体。有学者曾指出: “这反映出古代民族身体文化的诸形式在汉代的大融合局面,对日后的舞蹈、杂技、武术发展都有着持久的影响。”(谢长、葛岩《古舞漫议》)汉代文物中刻绘的许多杂技造型,其难度之高,在今天杂技表演中尚难见到。而汉代百戏中的角抵竞技项目,则为现代体育及武术所继承和借鉴。 汉代乐舞百戏中还酝酿着对后世戏剧、戏曲及曲艺等多种艺术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戏倡舞象”作为艺术发展过程中形成的新兴品种,对中国的戏剧和舞蹈产生过深远影响,其价值意义不容忽视。最为典型的是汉代著名角抵戏《东海黄公》,融多种技艺于一体,塑造了性格独特的人物形象,并设计了一个有悬念和冲突的戏剧结构,具有固定的情节和出人意料的结局,已成为完整的戏剧表演。著名戏曲史学家周贻白先生曾对《东海黄公》予以高度评价,认为它“应当成为中国戏剧形成一项独立艺术的开端”。
我国曲艺的具体生成源头及其情形“可证之史短”,而从图像文物看,汉代乐舞百戏中俳优的诙谐表演、表情、动作、伴奏乐器及击鼓歌唱、抚琴歌唱、击掌歌唱等都与后世的曲艺表演形式一脉相承。而汉代流行的俳优戏,已具有戏曲的雏形,并以独特的艺术品格为中国戏曲奠定了难得的喜剧格调。
人离不开歌舞,钟鸣鼎食、轻歌曼舞是社会文明昌盛的象征,也是太平盛世的标志。汉代舞蹈汇聚了音乐、舞蹈、杂技、幻术、武术等丰富多彩的民间艺术,以热烈生动、绚丽多姿、浪漫率真、神奇迷幻的百戏形式,充分体现了汉代乐舞精湛绝伦的技艺,再现了汉代先民热情奔放的精神风貌,也从侧面为我们展示了汉人对于这个世界的生机勃勃的想象以及那个时代尚未消退殆尽的原始激情,并且风化万里,润泽百世
转自明华堂 历史剧的本质与作用2009-07-02 15:02历史剧,是一特殊的剧种,与其它以诸如动作,幽默,剧本等基本要素而突出娱乐性的剧种有本质上的差别,这一是体现在历史剧自身的结构上,二是体现在历史剧的所发挥的功能上,以下将对此一一做出分析。
历史是人类永恒的话题,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记忆,又在现代国家中具有现实的意义,与民族的荣辱观息息相关;历史剧是一个存在以久的剧种,并且普遍存在于不同的民族与国家当中;从通过影像与声音为展现手段的科学技术电影出现以来,不同民族的国民都自然的产生了通过影视手段去了解与认识自己民族的历史的需求。
从结构上看,历史剧是以发生过的客观事件为基本剧本,以叙述性的手段将其展开;剧中所出现的每一个角色,每一个有记载的物体,都是历史上客观存在过的,在历史剧中对关键要素的任何主观添加,删减或改变,都会对历史剧的属性造成本质上的变化,历史剧或因此而转变成了另一种剧种,或作品本身失去了历史剧的属性;历史剧中唯一存在的主观因素只在于创作者对客观历史素材所进行的主观筛选,对这些历史事件的铨释方式,以及所表现出的对特定历史事件的主观看法。
造就出历史剧的应该是历史本身,人以及各种技术手段都只是硬件,历史剧的创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405d597b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1e.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