举报旺旺事件舆情分析报告

2023-01-12 04:09: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举报旺旺事件舆情分析报告》,欢迎阅读!
舆情,旺旺,分析报告,举报,事件


举报旺旺事件舆情分析



[事件回顾]

北京青年报20161026日称:近日,广西南宁市的谢先生因写信向执法部门

投诉举报,“买了一袋旺旺雪饼,连续食用多天,运气并没有变旺、变好”,要求商家赔偿。但没想到这封举报函被人公开上传至网络,不仅形成了网络热点,谢先生的姓名、电话等个人信息也遭到泄露,因此受到许多人的嘲笑和骚扰。

[舆情梳理及分析]

该事件引起了许多媒体的评议,媒体的聚焦点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维权意识。以腾讯新闻为首的媒体反思人们薄弱的维权意识以及自己对待投诉消极江南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法制股工作人员否认信件是他们泄露的。 随后网易、腾讯、凤凰等主流媒体纷纷转发评议。

的态度。认为投诉制度不完善带来的隐私泄漏、效率不高、回应不及时等问题极大的影响人们的投诉意愿,再者人们一贯持有的“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投诉心理使“不该投诉”挂嘴边,政府以“零投诉”为荣的社会扭曲压抑人们投诉的热情。有部分市民甚至将投诉妖魔化,认为投诉的人“很傻很天真”或者“倚仗特权”。

个人隐私泄漏的问责。以澎湃新闻为首的媒体问责有关举报人保护制度的缺陷,谴

责当下举报制度的薄弱的公信力。在该事件中,举报人举报旺旺做虚假广告被大家视为“奇葩”之举,大家过于关注举报的内容而忽视事件的关键,举报信泄漏而造成个人信息被公诸于世。个人隐私被泄漏会给社会带来极大的信任危机,甚至会引起道德恐慌,它不应该淹没在“很傻很天真”的口水当中。

规范广告市场以网易新闻和四川新闻为首的媒体关注广告规范化问题。虽然多

数人都不会相信“吃旺旺,运气会变好”,但这并不能说明这则广告没有夸大其词。虚假广告是一种欺骗消费者的行为,而广告法对虚假广告的定义又存在模棱两可的地方,难以

1




界定。如果我们纵容商家的夸大宣传,那么今天你不相信“旺旺”,可能你明天就被“六个核桃”给骗了。

该事件也同样掀起了网友的讨论,和媒体关注点略有不同,网友们集中火力对谢先

生举报旺旺的行为作出评议,有支持谢先生也有嘲讽谢先生。舆论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以下四个方面:

小题大做。有网友表示,“老婆饼没有老婆,老公饼没有老公,蚂蚁上树没有蚂

蚁,这些商品是不是该着急了?”还有网友表示,“看到这样的投诉我就笑了”,更有人讽刺谢先生“没有常识”、“小题大做”。不可否认,谢先生举报旺旺的原因确实比较极端,但谢先生的维权意识是不应该用“小题大做”予以否定。谢先生遭到网友嘲笑甚至人肉,无疑是一起群体性网络暴力事件,网友自身维权意识薄弱不说,还淌进侵权的泥潭实则令人气愤。消费者常抱怨自己的正当权益得不到法律的保障,却又由于自己在维权过程中处于弱势地位而不愿主动维权,成为矛盾的集合体。





举报不成立。有网友表示,“旺旺的广告词也不是要颠覆消费者的常识,只是用产

品名讨个吉利而已。如果这都能叫做虚假广告,那寺庙里的心诚则灵大概属于集体诈骗了吧?”还有网友表示,“对消费者的保护若走向极端,任何有关产品、服务或商业企业的宣传就会受到严格审查以致商家进行此类宣传如履薄冰,限制商业的发展。”该事件中举报是否成立归结于广告法界定虚假广告是否具体详尽。然而,我国广告法没有明确定义虚广告,一味纠缠在举报是否成立,还不如督促广告法的进一步完善。

维权难。有网友表示,“在选择救济途径的时候,曾私下里问过法院的朋友,法院

的朋友给我的答复是这么小的事就不要拿到法院来了吧。”还有网友表示,“算了吧,这么小的事没有政府组织会受理。成本很高啊。”北青报记者曾采访当事人,询问举报函被泄露,打算走法律途径解决吗?谢先生回答,不打算了,一方面是维权成本高,另一方面是没有证据证明是谁泄露的,不知道以什么理由起诉谁,也不知道怎么查。的确,维权者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9122a24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67f81e7.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