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欢迎阅读!
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
摘要 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可以通过加强对大学生的教育引导、加强大学生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完善大学生心理应激预警与支持系统、营造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等途径来进行。 关键词 大学生 心理危机 应激源 识别 干预 1.相关概念的阐释
1.1应激。应激( stress)的最早的含义是指物理上的张力。它是由紧张刺激引起的,伴有躯体机能以及心理活动变化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是对应激源在有机体内产生的频繁适应不良的一种状态。应激源就是那些来自外界的顺应要求,给人造成紧张的条件和环境又称之为应激情境或状态。1937年,加拿大学者塞里在其发表的一篇论文中,首先赋予其新的含义。他认为,应激是各种各样的紧张刺激所引起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反应,这种生理反应与刺激物的性质无关,被称为“一般性适应综合症”,如应激源,应激状态下的心理、行为反应,应激与身心健康的关系以及应付应激的各种策略等问题。
1.2心理应激。心理应激( Psychological streSS)是指个体感受或察觉到某种环境的刺激时,由于心理和生理反应所产生的一种身心紧张状态。在人们的现实生活世界,心理应激与精神疾病紧密相关,对心理应激的习惯性应对方式失败,会导致当事人的心理、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功能水平降低。
1.3应激源。应激源( stressors)就是引起应激反应的刺激因素或者是来自外界的顺应要求。其中心理社会因素在应激源中居主导地位。如出生于现代化、文明、开放的大城市的学生考到了坐落在小城镇的、处于前现代化阶段的大学读书,其在读大学的教育环境与管理氛围就可能成为该大学生的应激源。应激源是关系到我们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的重要因素。 2.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的应激源
一般而言,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遭遇重大问题或变化发生使个体感到难以解决、难以把握时,平衡就会打破,正常的生活受到干扰,内心的紧张不断积蓄,继而出现无所适从甚至思维和行为的紊乱,进入一种心理失衡状态,这就是心理危机状态。心理危机是由各种应激源引起的,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的应激源包括以下四类:
2.1家庭危机。黑利(J.Haley)认为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当面临生活周期的转折点时,家庭的紧张达到高峰。在这些关键时刻,家庭易变得“脆弱”,从而需要有某些治疗性的干预,使当事人容易从一个阶段过渡到另一个阶段。就大学生而言,大学毕业生从面临升学或就业,这一期间就经历一些考试、选校、找工作、择业等紧张事件。这些事件,我们称之为横向的应激源。
2.2环境应激。用应激的概念来说明环境因素引起有机体反应的最早研究开始于坎农( W. Cannon)。他提出“攻击和逃跑”的反应,以揭示动物用生理反应对环境作出行动。环境刺激不一定是应激源,只有当个体把它看成是紧张因素时才起作用。环境应激源是对学生身心健康影响最大的应激源,包括社会经济地位、营养不良、学习条件、工作条件、教育水平、居住地点、生活质量等。这是文化社会条件冲击个体的各种因素。
2.3突发性灾害刺激。任何突发性灾害都会对人产生心理影响,有的甚至造成悲剧性后果。例如发生在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事件对大学生的心理就产生极大的影响。这种突发性灾害刺激会引起大学生“创伤后应激障碍”。几乎每个
受害的大学生都导致产生灾害症状;回忆原来情境时会产生睡眠障碍、过度惊恐反应、注意力难以集中和记忆障碍等身心异常。
除了上述的三种理化性应激源,还有一种是由于大学生的生理、病理性应激源:如睡眠障碍、低血糖以及各种疾病而产生的心理危机等。 3.大学生心理应激引发的问题
3.1适应效率的减弱。“严重的应激源导致削弱人体对入侵病毒和细胞的抵抗能力。”在心理上,恐惧的知觉可缩小学生的认知范围,使认知过于死板,以致学生不能或难以观察、理解客观情况,甚至可能产生自杀行为。
3.2对其他应激源失去抵抗。塞利研究证明“有机体使用策略对付一种严重的应激,那么对其他应激源的耐受性会减弱。”大这生的耐受性也是有限的,如果已动员他们对付一种应激源,那么它们就较难对付其他的应激源,甚至会使大学生产生极度冷淡和对外界事物的无感觉。
3.3有机体的磨损。塞利在应激的实验清楚地表明了“用尽了原先所保存的适应力,而不能再得到恢复。”因为我们生活中不断地处于应激双休整期,如果将每天极少的不良适应能量相加,会形成所谓的老化。在一些学生中,持续的和非常剧烈的应激,也会干扰脑功能的化学变化,导致个体心身疾病的发生,严重损害个体思维、情感和整合性行动的能力。 4.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干预策略
4.1引导大学生运用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消除心理应激状态。积极的心理防御机制主要包括娱乐型预防、升华型预防和利他型预防。娱乐型预防即通过音乐、笑话、喜剧以及运动等娱乐的方式来消除或缓解心理应激,这种预防方法简单而容易实现,是最好的心理应激预防方式。升华型预防即把压抑的不符合大学生需求的原始冲动和欲望用符合其心理建设的方式表达出来的预防方式,例如某人在爱情上受到心理应激时可以通过诗歌、绘画、音乐等方式抒发自己被压抑的情感。利他型预防即采取帮助他人、有利于他人从而得到社会赞赏的一种心理防御方式。
4.2加强学习生涯与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引导大学生树立明确的学业目标。学校应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通过进行一系列的职业规划案例分析让他们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明确自己的职业方向;应鼓励并引导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的自我规划,通过其自我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的和方向,进而深刻领悟学习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和明确的学业目标。
4.3完善心理应激预警与支持系统,帮助大学生摆脱心理应激的刺激与伤害。所谓应激预警与支持系统是指对心理应激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对心理应激承受能力相对较差、应激事件发生概率较高以及正在遭遇应激事件的个体或群体,如贫困生、复读生、优秀生以及单亲或离异家庭子女等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应激源,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必要时发出应激警报,减少应激事件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 参考文献
【l】卢家楣,魏庆安,李其雏。心理学——基础理论及其教育应用[Ml。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9。
【2】张建锋。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应对策略研究[J],教育探索,2004(4)。 作者简介:
于钦明,1979,男,黑龙江泰来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讲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学研究。
崔国红,1979,女,黑龙江伊春人,哈尔滨理工大学管理学院,讲师,硕士,从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参与课题:本文为黑龙江中医药大学教育教学基金“大学生心理危机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课题编号:2012027)”的最终成果;本文为哈尔滨理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研究会课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常见应激源的识别与干预(课题编号:2012B016)”的最终成果。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8ac6154fa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3b.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