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八年级语文下册2白杨礼赞(第1课时)教案(新版)苏教版》,欢迎阅读!
白杨礼赞
授课时间 年 月 日 总计 课时 教学目标:
1、理解白杨树的象征意义,把握本文的主旨。
2、明确本文的抒情线索及由景到树、由树到人的写作思路 3、品味语句蕴涵的情感,赏析关键语句。
4、学习北方抗日军民的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象征手法及象征意义的揭示; 2、 难点:分析人与树的相似之处。 教学时间:2课时 课时数:1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正文(包括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板书设计、作业布置)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多媒体文件,《小白杨》,同学跟着唱。树是大自然中一道美 丽的风景,我们欣赏过“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的柳的风 韵,我们瞻仰过”大雪压青松,青松挺且直”的松的雄姿,我们也遥望 过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的梅的倩影。这节课我们将走近白杨树的 生命。 二、作家作品
1、作者茅盾(1896—1981)原名沈德鸿,字雁冰。浙江桐乡乌镇人。 现代作家、文艺理论家、社会活动家。作品有小说《子夜》、《春蚕》、《秋 收》、《残冬》、《蚀》三步曲、《林家铺子》等。 2、写作背景:《白杨礼赞》写于1941年的重庆,当时,蒋介石 积极反共消极抗日。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和 解放区进行疯狂“扫荡”。中国共产党积极发动群众,壮大抗日力量。 1940年5月,茅盾在延安参观访问,在鲁迅艺术学院讲学。10月 和董必武同志从延安到重庆。这期间,茅盾耳闻目睹在党领导下抗日根 据地人民的沸腾生活,体验到抗日军民质朴、刚强、团结一致、艰苦奋 斗的精神,受到极大的鼓舞,对民族解放的光明前途充满信心,满怀激 情写下了《白杨礼赞》等散文。由于当时作者生活在国民党统治区,没 有言论自由,不能直抒胸臆,所以采用象征手法,来表达自己的思想感 情,热情歌颂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军民和我们民族英勇不屈的斗争精神。 三、解题 “礼赞”的含义是什么? 选择下列义项.
A、表示高度的赞扬 B、表示尊敬和赞美 C、表示某种礼貌 和风格 四、整体感知 1、听课文朗读,感知文章内容。 2、解决生字词,疏通阅读障碍。 大毡子( ) 开垦( ) 外壳( ) 锤炼( ) 主宰( ) 晕
复备栏
圈倦怠( ) 潜滋暗长( ) 旁逸斜出( ) 婆娑( )虬枝 坦荡如砥 恹恹欲睡
3、掌握下列四字词
妙手偶得 无边无垠 潜滋暗长 绝无旁枝 紧紧靠拢
横斜逸出 倔强挺立 参天耸立 不折不挠 屈曲盘旋
积雪初融 傲然挺立 纵横决荡 五、朗读课文,理清思路
1、白杨树的“不平凡”在文中出现了几次?是否是本文的线索? 2、白杨树的“不平凡”各表现在哪几方面,各突出什么美?
(本文以白杨树的“不平凡”为线索,说明“礼赞”的原因。具体从三方面赞颂:生长环境不平凡----景色美;外部形态不平凡----形象美;内在气质不平凡----精神美。最后点明白杨树的象征意义。由景到树,由树到人。达到托物言志目的。)
六、研读课文,赏析品味。 学习课文第一、二部分 1.指名学生朗读第一、二部分。
2.思考:开头这一段,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开门见山 点明文章题旨,直接抒发了对白杨树的崇敬和赞美之情,为下文定下了 感情基调。)
3.找出文中描写黄土高原的优美词语和句子,体会作者是如何描写 黄土高原的。然后思考:作者对黄土高原的总体印象是什么?(是黄绿错 综的一条大毡子。)
4.面对黄土高原的景色,作者产生了什么样的情绪?(明确:恹恹欲 睡。)
5.作者这样写黄土高原的目的是什么? (明确:交代白杨树生长的
环境,以黄土高原“雄伟”“伟大”的背景衬托了白杨树的不平 ) 6.学生默读第二部分内容,想像白杨树生长的环境,体会作者为什 么在见到白杨树时会 “惊奇地叫了一声”。 七、布置作业
1、生字词语 2、识记文学常识
教学反思: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8a5aa1309a1284ac850ad02de80d4d8d05a01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