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作用

2023-02-17 08:56: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中背景资料的作用》,欢迎阅读!
语文,背景,作用,农村,小学
浅谈农村小学语文教学背景资料的作用

怀集县甘洒镇中心小学 邓启禧



背景资料指的是与课文相关的,对人物、情节和内容有作用的资料一般包括作者生平简介、写作目的、写作的时代背景等。多年来一直在农村山区小学任教,深深感受到农村小学生的课外知识的贫乏以及课外资料来源的稀少,再加上年龄的限制,人生经历的单纯,会阅历的肤浅,更使农村小学生对语文教材中的一些课文感到陌生、遥远,甚至没有兴趣。这直接影响到小学生对语文知识的理解和领悟,影响学生阅读能力的提高,影响学生语文养的形成与发展。经过探索与实践,与课文相关的背景资料小学语文教学中尤其是在农小学语文教学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一、背景资料有助于激发学习兴趣

诗歌的学习对学生来说是枯燥无味的,很多学生都是死记硬背,结果就是根本体会不到诗歌的优美以及内涵。在学习《七律·长征》过程中,学生很难体会到毛主席当时在回顾长征时的豪迈气概以及读出那种激情澎湃的语气。于是,我在教学诗歌之前向学生介绍有关背资料红军取得四次反围剿的胜利后,由于错误地排斥了毛泽东的正确领导,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面对敌人的三面围攻,不得不走人迹罕至的二万五千里的征程,沿路挫败国民党的守侯。而后再北上抗日。使中国革命转危为安,走向胜利。其中再穿插介绍红军强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走过草地、翻过雪山等故事。通过这些背景资料学习,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诗歌就更加的容易理解了。

二、背景资料有助于加深理解课文

小学语文教材中有许多课文背后隐藏着重要的背景资料 并且这些背景与课文内容的联系紧密, 如一些牵涉到历史事件的作品、 古诗、 外国著作等, 如果了解其背景资料 理解课文就容易多了。

如,在教学《再见了,亲人》这篇课文时,学生很容易产生这样的疑问:“为什么称中国军队为志愿军?”“志愿军为什么要到朝鲜去抗击美国侵略者呢?”“……”如果这一连串的疑问得不到解决,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就一定是肤浅的,达不到“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中朝人民的伟大友谊是用鲜血凝成的,从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这样的学习目的。这时,向学生介绍抗美援朝战争: 1950年,美帝国主义对我国的邻国朝鲜发动侵略战争,他们妄想消灭朝鲜,侵占我国东北。为了保卫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高唱志愿军军歌,跨过鸭绿江,与

1


朝鲜人民并肩作战。在3年抗击侵略者,5年帮助朝鲜人民重建家园中,志愿军与朝鲜人民唇齿相依,患难与共,结下了深厚的情谊。1958年,中国人民志愿军开始离开朝鲜回国。课文写的就是志愿军回国,朝鲜人民在车站依依相送的情景。”这样,学生对课文的中发生的事情了解清楚了,学习起来就容易多了。

如《难忘的一课》的“他用粉笔在黑板上一笔一画地写着”的“一笔一画”教学时我相机介绍了有关历史背景台湾自一八九五年被日军侵占,一九四五年抗日战争结存后才归还中国,被日本帝国主义整整统治了五十年,五十年中他们强迫台湾人民学习日语,不准中国人学中国的语言。学生听后,能确切理解这位台湾教师“一笔一画”地写字的原因所在,也领悟了“一笔一画”包含着台湾人民对热爱祖国的感情。

还有《我的伯父鲁迅先生》《卖火柴的小女孩》《凡卡》等揭露和批判资本主义黑暗本质的课文。

三、背景资料有助于领悟课文的精髓

《课标》中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但是,由于受时空等众多因素的制约,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形成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在这种时候,适时地使用背景资料,能很好地帮助学生领悟文本的精髓所在。

如《十里长街送总理》的头一句就是“天灰蒙蒙的,又阴又冷”“这句话仅仅是在写天气吗?”这样一问,学生议论纷纷,不知所以然。于是,适时介绍当时的时代背景,学生才恍然大悟:这句话表面上写天气,实际上暗指“四人帮”不准人民群众悼念周总理的阴冷政治气氛。像这样的句子,在小学课文中有多处出现。

如唐代柳宗元的《江雪》是一首五言绝句。这首古诗塑造了一个在漫天大雪中孤舟垂钓的老渔翁的形象。表现了诗人清高,孤傲,坚韧不拔的性格,流露出自己不愿与当权者同流合污的高尚情操。但在学习过程中很多学生当成一般的写景诗来学习还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对“渔翁”的形象和行为感到疑惑。认为“独钓寒江”毫无意义。这时,插入该诗的背景资料柳宗元21岁中进士,当时国家政治腐败黑暗,柳宗元和几个血气方刚的年轻人,立志改革腐败的政治,救国救民于水深火热之中,却遭到皇帝和权臣的反对迫害,被贬到永州,当时的永州非常偏远,极度贫穷,柳宗元无职无权,无能为力。他想到自己报国的崇高理想不能实现而又无人理解,心里非常难过,非常悲愤。《江雪》这首诗,就是在这种情况下写的。这首诗是他当时所处的寒冷凄凉的环境的真实写照,是他孤独寂寞的心情的自然流露,是他身处逆境而顽强不屈的精神的再现。于是,学生对“绝”“灭”以及“独钓寒江”有了深刻



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b10efd00020740be1e650e52ea551811a6c9de.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