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我这样做语文老师》,欢迎阅读!
教 学 相 长
——我这样做语文老师
泸西县午街铺镇大水塘小学 白从平
许多老师在年终总结中常说一句话:“要给学生一瓢水,教师要做长流水。”我们不妨扪心自问:我们真的成为“长流水”了吗?其他学科暂不论,单说语文,费时不讨好,特别是作文。虽然花了许多时间,但是学生还是怕写作文、不会写作文。我们不妨反思一下,学生怕写作文、作文水平不高和我们老师有密切的关系。有位名师说过:“学生不会写作文,是因为我们老师不会写作文。”是呀,教师都写不好作文,怎能有的放矢的指导学生写作文呢?所以,我们要真的成为“长流水”,必须下一番苦功,提高自身的教学技能和作文能力。
我是这样做的:在作文教学前写“下水”文,或者在指导学生作文后再和他们同步作文,和学生一起写作,感受写作的甘苦,摸索写作的路子;在写作中不断提高自我,完善自我,做学生习作的榜样。
多年的实践证明,写“下水”文和学生同步作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作文。让他们由怕作文,逐步爱上写作文。
学生是正在成长中的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在他们心目中留下深刻的、久远的印象。从效果上来看,越是模范的教师,所带出的学生就越是出类拔萃,正所谓“名师出高徒”。要出“高徒”,我们首先要努力成为“名师”。所以。教师应该利用课余时间多读书、读好书,不断“充电”,汲取营养,常练笔,成为学生作文的榜样。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把读书当做第一精神需要。”我觉得他的话很有道理,读书是完善人格、丰富心灵的重要手段。只有爱读书、爱写作的老师,才能拥有“长流水”,才能让“口渴”的学生“喝
1
上鲜活的水”。读书和教书一样,应该成为教师工作的一个重要部分,甚至是生活中的一部分。教师爱读书,才能净化自己心灵,增长知识,增长才干,陶冶情操,提升品位,言谈举止自然会散发出知识的芳香。昆明市教科院的金改平老师说:“惟有爱学的老师才能教出爱学的学生。”是的,爱读书的老师才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他们的心灵受到震撼,也爱读书,并从书中领悟到做人、写作的真谛。
教师教作文,不仅要传授写作技巧,讲清布局谋篇,还要给学生做出榜样。为了提高作文教学效益,我利用课余时间,阅读许多教学书刊和文学作品。不断练笔,把自认为好的文章投到报刊社。比如,我写的《今晚为母亲做饭》《插秧曲》等文章在《红河教育》《红河日报》发表后,就和学生一起分享,让他们感觉到老师不是夸夸其谈,而是亲自躬耕,不是“纸上谈兵”,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效仿老师,努力写好作文。
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教师要学生作文,自己要会作文。不仅要带头多写,而且应有感而发。我们身边发生的一件件鲜活的事情,不要让它成为记忆,应该成为你笔下灵动的文字,成为学生作文的素材。所以,作为语文教师,要做生活的有心人,随时随地收集写作素材,同时也要指导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生活。作文就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材料。现在我们的条件比以前好多了,好多教师都有电脑,每天不妨把发生的事选择一两件敲打在电脑中,上作文课前,根据需要,整理打印出“下水文”,这样去指导学生作文就有的放矢,效果自然要好。有笔记本电脑的老师也可带它去课堂上和学生同堂作文。师生一起体验写作的甘苦,远比纸上谈兵更能凑效。这两年来,我就把笔记本电脑带进课堂,讲了作文的方法后,就和学生同步作文,写
2
好后,让学生当堂修改,把好的作文推荐交来。我先朗读自己的作文,再抽出一两篇写得好的作文朗读给他们听,并分析每篇作文的得失,这比单纯的方法指导效果要明显。
再说,要让学生会写作文,教师首先要培养学生的兴趣。教师应是学生作文的欣赏者和引路人。教师对学生作文的态度,第一要素是欣赏。只有欣赏,才能激发兴趣,让学生产生写作的欲望,推动学生作文不断进步。如何欣赏学生的作文呢? 一是充分肯定学生作文的进步。对作文较好的学生如此,学困生更应该如此,再差的作文,也要找出其中的亮点。二是教师要声情并茂地朗读学生的作文。学生的作文由教师朗读,这对学生是多么大的鼓励啊!三是给学生一个展示平台。让他们认真誊写好的习作,我收来复印一份。从教多年,我收集、复印的学生佳作就有十几本。我给它取名为《丑小鸭》,这些作文成为我作文教学的资源。原稿张贴在班上或者学校的“优秀习作点评”栏,让他们看到自己也能成作文能手,从而更加热爱写作。教师还要充分利用网络的快捷,把学生写得最好的作文加工润色、打印出来,投到报刊邮箱和网上博客,让他们感受到发表文章的快乐。例如:经我修改的学生习作《傣家的“狗脚粽”》被登在《红河日报上》(2010年4月17日版),《劳动最光荣》被登在《红河日报上》(2010年12月2日版)。《采蘑菇》荣获《作文指导报》优秀奖。一年来,已有32篇学生作文在网上传载,这些学生看到自己“出名”了,很兴奋。我还把我校三至六年级学生的160篇优秀作文汇编成册,每班印发一本,他们看到自己的文章变成铅字,很激动。以后的作文训练,他们不再视为包袱,都爱写、舍得花功夫修改,许多学生逐步走上作文的正轨。
3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79d21e127284b73f34250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