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汉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2023-02-02 17:55:1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中国汉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欢迎阅读!
汉字,日本,中国,影响,文化
浅谈中国汉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作者:杨柳

来源:《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2011年第08

摘要: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则是中华几千年文明连绵不绝的载体。汉字的悠久历史不断地对外传播,逐渐构成了汉字文化。中国的汉字文化对周边各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把中华文明传播到世界各地。本文将从汉字文化、中国汉字文化在日本的传播以及汉文化对日本文化的影响等几个方面展开论述。 关键词:汉字文化圈、日本文字、日本文化

一、中国的汉字文化汉字文化 1、中国的汉字文化

中国自古就有书画同源一说,汉字的起源就是原始的图画。原始人在生活中用来表达自己的图画形式,慢慢的从原始图画变成了一种表意符号 大约是在公元前14世纪,殷商后期。表意符号演变成了比较定型的甲骨文 到了西周时期,青铜器的大量使用,而被刻在青铜的钟鼎和石鼓上的文字—“大篆。秦朝时期,秦始皇统一文字。其功績显著的就是当时的宰相李斯。李斯对当时的文字进行收集整理然后进行删繁就简美化加工后,这种统一后文字被称为—“小篆,亦称为秦篆。到了汉朝,隶书十分盛行。流行汉隶的同时,正在萌芽阶段。到魏晋南北朝的时期已经很盛行,晋代的王羲之,王献父子是楷书的真正创始人,同时吸取了篆书圆转笔画,也保留了隶书的方正平直,去掉了蚕头燕尾。使汉字的结构大体的固定了下来。当时被称之为真书,后人因为以这种字体作为学习书法的楷模,即改称之为楷书 从三国时期钟繇作楷书起,这种字体一直沿用至今,被视为标准字体而为世人所喜爱。 2汉字文化

世界上究竟有多少文化圈,说法不一。汉字文化是必不可少的。因为它不仅存在,而且范围极广,内涵丰富,影响深远。在这里,汉字既是文化的载体,同时又是文化传播的媒介。

汉族是一个开放的民族,她可以接纳各种不同血缘成分的人,可以包容国内外多种文化具有很强的融合能力。汉字历史悠久,贯穿上下五千年。汉字是汉文化的核心,是汉文化远播的根源,是形成文化传媒工具。 在亚洲东部,除了中国而外,并没有出现像印度和巴


比伦那样的高文化中心,四邻国家都比较弱小,或者文化不甚发达。中国与周边各国在地域上紧紧相连,很早便有了政治经济文化的联系,才使得朝鲜、日本、越南等国被纳入汉字文化。东南亚的华人社会自然在这个圈内,以新加坡最为典型。由于汉字的桥梁作用,这些地区和国家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是全面的,包括儒学、道教、汉传佛教、文学艺术科技乃至风俗习惯。

汉字文化的范围极广,除中国外,朝鲜、日本、越南皆被纳入了这一文化圈,海外华人又把这种文化带到世界各地。使用汉字和类汉字的人,不下十三四亿,几乎接近全世界人口总数的1/4。从此可以看出,汉字文化是对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一个庞大的文化圈。 二、中国汉字文化对日本的影响 1、对日本文字的影响

日本原来是一个没有文字的国家。中国史籍《隋书倭国传》中记载:古日本文字,以刻木结绳记事。在日本形成自己的文字之前,汉字一直是日本使用的主要记录文字。汉字传入日本大约已有2000年的历史。公元1世纪前后,中国的铜镜、印章、货币等传入日本,其上的文字即是最初入日的汉字。大陆移民把汉字带入日本,从此汉字就成了日本流行的文字官方用以记录历史,学者用以著书写作。公元5世纪以前,懂汉字汉文的只是少数上层统治者和大陆移民。公元6世纪以后,不仅上层统治阶级学习使用汉字,就是普通百姓也学习使用汉字,汉字成为日本人表达自己思想的工具,是日本惟一正式使用的文字。公元9世纪中叶,留唐学生吉备真备和空海创制了日本文字片假名和平假名。片假名是取汉字的偏旁、部首或汉字的一部或全部而创制的,平假名是在汉字草书基础上创制的。日本假名创造以后,仍然须要配合汉字使用。虽然日本创造了片假名和平假名,9世纪至11世纪仍是日本汉文学的兴盛时期,出现了许多有名的汉诗文集。

一直到现在,日本所使用的文字仍是假名夹汉字,仍是中国文化圈内的国家之一。日本文字并不是假名和汉字作为同等价值混杂在一起,而是汉字在使用中具有更高的价值。日本人一方面创造了表音体系的假名文字,一方面保留了表意文字的汉字体系,这就把汉字运用简便,一字一意的优点与假名易读易写的特点结合起来,使日语文字语言成为一个完整的文字体系。 2、对日本文化的影响

日本从未纳入中国版图或成为中国藩属,只做过中国的朝贡国和册封国,政治上始终独立于中国之外,接受汉字及汉字文化(汉文、儒学、华化佛教、中国式律令等)是日本人出于本身需求的自主行为,因而其文字也具有较大的独立性、创造性,故在西学东渐、掀起文字拼音化大潮的近代,日本虽然出现过汉字废止论一类呼声,政府也实施汉字制限政策,缩小汉字使用量,然而汉字始终在日本保持着因应变局的活力。


日本民族非常善于学习外国文化。面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从魏晋南北朝开始,日本就不断从中国取经。公元285年,《千字文》、《论语》等文化典籍输入日本。此后,日本还通过多种渠道输入儒学,请专家讲授中国文化。这种风气至隋唐达到了高潮。公元600年,日本首次派遣隋使到中国,实地考察研究中国文化。接着日本圣德太子仿效中国进行了推古朝改,初步确立了中华式的社会体制。公元645年,日本又推出全面引进和效仿唐朝文物典章制度大化革新,同时19次派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有的遣唐使为了深入研修中国典籍,留在中国学习三五年不等,人们习惯上称他们是留学生。中国的留学生一词即由此产生,一直沿用到了今天。到了奈良时期,日本加大了引进中国文化的力度,中国的文学艺术、绘画、建筑医学科技、生活习俗等都涌进了日本。中国式的佛教文化也在日本植根,鉴真和尚的东渡成为日本佛教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到公元9世纪左右,日本基上具备了中国文化雏形,并以此为基础发展日本的民族文化

汉字与日本文明紧密相连。就当时的日本来说,不直接用汉字是无法在那么短的时间内吸收运用中国的政治制度、儒家思想和生产技术的。日本的文字艺术和许多传统的价值观念都来源于中国。汉字是中华文明的载体,汉字就代表着文明,当时日本引进汉字就是为了引进中华文明。 三、小结

作为汉字文化圈一员的日本,其文化深受汉字源地中国的影响。中国早在几千年前就进入了文明时代,汉字的发明毫无疑义起了重大促进作用。汉字记载了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科技成果,并对日本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此同时,中国汉字文化传播也使得周边各国进一步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参考文献:

1.王锋 从汉字到汉字系文字-汉字文化文字研究 出版社:民族出版社 2.刘元满 汉字文化通识【第一辑】汉字在日本出版社: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 3.王勇 日本文化 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 4.叶渭渠 日本文化史出版社: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4c9833dcad376eeaeaad1f34693daef5ff713ed.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