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大堰河我的保姆》,欢迎阅读!
大堰河——我的保姆
教学目的:
1、理清本诗的抒情结构。
2、学习典型的细节描写及各种修辞手法的运用,刻画赞美劳动妇女的崇高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 保姆大堰河形象的意义及体现劳动妇女的品质。
2、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现实生活,理解大堰河这个形象的当代意义。 教学时数: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语
诗歌这种体裁,对我们来说已经不再陌生,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已经接触过许多类型的诗歌,而今天我们要欣赏的是现代著名诗人艾青献给他的养母的一首赞美诗。大堰河——我的保姆
二、介绍作者与背景资料
作者艾青,原名蒋海澄,1910年出生于浙江省金华县皈田蒋村。他母亲生艾青时难产,48小时才把他生出来,他的父亲非常迷信,认为这是一个不详之兆,并找来了一个算卦的先生,说他生下来就是克父母的。艾青一生下来就成了这个家庭里的不受欢迎的人。
因此,艾青被送到本村的一家寄养,后来又被送到大堰河家,成为了他的乳儿,在保姆的怀里,艾青生活了难忘了五年,艾青与劳苦大众血肉般的亲情,与这段经历有着莫大的关系。那纯朴、善良、勤劳的品性和劳动农民的情感与美德,都在艾青幼小的心田上留下深刻的烙印。艾青常说,他在地主家庭里感受的只是“岐视与冷漠”(5岁回家读书,但受到冷遇,只准称父母为叔叔婶婶,正如他所说:是在冷漠和歧视的空气里长大。),“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我才感到温暖,得到宠爱。”
由于艾青积极参加一些爱国运动,在1932年被捕入狱,1933年1月14日早晨,天空飘着雪花,诗人站立在铁窗前,思绪波动,不禁展开了广阔的联想,他想起了自己的家乡,想起了曾经给予过他母爱的农民保姆大堰河。由雪寒,联想到乳母给予自己的温暖,由囚禁自己的铁窗,联想到死者长眠的墓地。诗情汹涌,不能自己。于是,诗人借助从铁窗里反射进来的雪光,头抵着墙壁,写下了《大堰河——我的保姆》这首脍炙人口的著名诗篇。 三、听朗读录音,初步了解诗歌,积累语音词汇。
大堰河yàn 檐头yán 瓦菲fēi 灶火zào 荆棘jīng jí 掐死qiā 匾biǎn 火钵bō 碾niǎn 忸怩niǔ nì 冰屑xiè 团箕jī 凌侮wǔ 叱骂chì 咒语zhòu 四、学生诵读课文,然后思考本文可以分为几部分
学生讨论后。师:这首诗根据诗人思绪的发展,可以分为几部分 《大堰河——我的保姆》全诗共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第1、2节),交代了“我”与大堰河各自的阶级地位和二人之间的特殊关系。 第二部分(第3—11节),集中刻画了大堰河的形象,抒发了诗人对贫苦的农民母亲的无限热爱和怀念之情。
第三部分(第12、13节)诗人从回忆过渡到现实,诗人的感情也达到了高潮。一连串的排比句,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的无限怀念与深情礼赞。 五、诗歌赏析
研读第一部分。 1、朗读。 2、思考:
(1)第1节以“大堰河,是我的保姆”开头和结尾,意图是什么? (2)诗人为什么看到雪便想起了大堰河?
(3)第一部分为什么由第三人称改为第二人称? 讨论明确:
(1)强调大堰河和诗人的关系,表达诗人对大堰河的深厚感情,为下文叙事和抒情作铺垫。(2)诗人年幼时生活在冷漠的环境中,只有在大堰河家里才感到温暖,得到母爱。人在寒冷孤独时,本能地希望得到抚慰、温存,回到亲人的身边。因此看到飞雪,自然地想起了大堰河。
(3)用第二人称,便于诗人和大堰河对话,强烈地抒发诗人的悲痛和对大堰河的怀念之情。 第二课时 一、研读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回忆大堰河辛劳而又悲苦的一生,集中刻画了大堰河勤劳、善良的品格。可分为两层:
第一层(3—8):写大堰河对诗人的爱。 第二层(9—11):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和一家人的悲惨遭遇。 研读第一层 1、朗读。 2、思考:
(1)如何理解大堰河的“哭”与“笑”?
(2)诗人主要用什么手法表现大堰河对自己的爱? 讨论明确:
(1)“哭”,是因为大堰河与诗人有着深厚的感情,当诗人被父母领回家时,大堰河对诗人依依不舍。“笑”是因为大堰河到诗人家打工,能够与诗人在一起。“哭”与“笑”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表达了大堰河对诗人特殊的感情。
(2)①铺排。第4节用8个排比句,第7节用6个排比句,第8节用二组排比句,写大堰河关心、爱护诗人的往事。②反复。第3、4、6、7节的开头和结尾相同,增强表达力量,突出主旨。③反衬。用诗人回到家中的陌生、忸怩,反衬大堰河对诗人的爱。 研读第二层 1、朗读。 2、思考:
(1)第10节用了不少定语做修饰,如“四十几年”,“数不尽”“四块钱”“几束”“几尺长方”“一手把”,请简要分析这样写的作用。
(2)第11节写诗人与大堰河的后代感情上的联系,请找出有关语句体会。 讨论明确:
(1)“四十几年”“数不尽”表明大堰河一生劳苦之重,“四块钱”“几尺长方”“一手把”表明大堰河葬殓之薄。一重一薄形成鲜明的对比,蕴含着诗人对不公正的社会的愤慨,以及对大堰河深深的悼念与歉疚,深化了文章的主题。 (2)“我是在写着给予这不公道的世界的咒语”,表明诗人对大堰河后代悲惨命运的同情;“兄弟们碰见时,是比六七年前更要亲密”,表明诗人与被压迫的阶级兄弟心连心。 二、研读第三部分。 1、朗读。
2、思考:
(1)诗人为何说“灵魂”是“紫色”的?
(2)第13节后三句,每句2-4字,这样安排,有何作用? 讨论明确:
(1)紫色应是高贵的象征。在古代,称帝王为“紫薇星”,“紫气”用指帝王之气,宫墙的颜色用紫红色,皇城称为“紫禁城”,皇宫称为“紫阁”“紫台”。古代服饰的颜色也以紫色为贵。《现代汉语词典》对“青紫”一词这样注释:“指古代高官印绶、服饰的颜色,比喻高官显爵。”古诗里说“朱紫尽公侯”,这里的“朱紫”指的是王公贵人衣服的颜色。诗人说“灵魂”是“紫色”的,在于突出大堰河高尚的精神和美丽的内心世界。
(2)字少句短,读起来短促有力,结句的感叹号更是掷地有声。这样安排,强烈地表达了诗人对大堰河深情的怀念和由衷的赞美之情。 三、总结归纳:
(一)、大堰河是一个怎样的形象?诗人对这一形象寄托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大堰河是勤劳的:她用她厚大的手掌洗衣、做饭、养鸡、喂猪、终日操劳,她又是善良的,她永远是“含着笑”去做每一件农活。
大堰河又是慈爱的:,纵使在终日劳作的疲惫之后,她仍然不忘记同样用她厚大的手掌把我抱在怀里,抚摸我。
她还是博大的:她能像亲生母亲一样,深爱着她的乳儿。
她又是悲苦的,贫苦的,劳累的:多年的贫苦生活过早地夺取了她健康,年仅40多岁就含泪地去了。
她是平凡而伟大的母亲,是普通母亲的代表,也是对全中国劳动人民的赞美。 (二)诗中反复、排比等修辞方法的运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是一首抒情诗,但它是通过叙事来抒情的,全篇不断使用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方法,使这种感情更加凝重、隽永。
诗中多次运用排比,使内容凝练,形式整齐,节奏鲜明,气势酣畅。为了加强情感和音节的旋律,诗中还大量运用反复的修辞方法。
如第1节的“大堰河”,表现对大堰河特有的深情。 第3节的“大堰河,今天我看到雪使我想起了你”,进一步渲染了抑郁低沉的思念之情。 第4、6、7、8、10、11节中,也都采用了开头和结尾的诗句反复的手法,使诗歌一唱三叹,回环婉转,增强了诗歌的抒情效果。
艾青的回忆到这里就结束了。在他的回忆中,我们看到了一个出身低微,地位低下,却有着金子般美好心灵的大堰河。她勤劳,善良,宽厚,她如同一座雕象,一直矗立在诗人的心中。诗人从回忆的大门走了出来,外面依然是漫天飞舞的雪花,依然是阴冷潮湿的牢房,但诗人却有着按捺不住的澎湃的激情,呈给大堰河由心灵而写成的赞歌。 教学后记: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3317a8e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a1c98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