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022-07-01 09:28:17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欢迎阅读!
必要性,衔接,高职,可行性,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作者:何启贤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2017年第30

摘要:回顾我国职业教育史上中高职衔接的历程,从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适应社会济发展需求,促进学生发展,适应国际职业教育发展趋势,实现办学主体之间的资源共享和优势互补等五方面分析了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关键词:职教集团;中高职衔接;必要性;可行性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30-0248-02

中、高职衔接,简单说就是中等职业学校的学生完成学业后,不通过额外的学习或培训,仅通过选拔考试或学校自主考核升入高等职业院校。深入一点来说,还包括中、高职教育两个层次之间在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职业能力、课程教学内容以及管理体制等方面构成的紧密联系,二者之间分工合作,共同承担职业教育的不同任务,不重复、不脱节,既相互渗透又相互沟通。

一、国内中高职衔接的发展历程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为了培养工业化所需要的产业人才,借鉴苏联经验办起了技工学校。为了解决师资,技校毕业生中择优培养留校任教,应该是我国中、高职衔接的雏形。结束后,为了规范培养技校师资,国家劳动总局从1979年起筹建技师学院,1984年起从技校招收优秀毕业生上大学。1985年开始以中专为依托试办高职教育199410月,国家教委正式批准成都航空工业学校等10所(1997年又增加了12所)中专招收初中毕业生,试办5制高职,3年后获准试办5年制高职的学校达到22所。1997年,国家教委决定在10个省市开展高职招收中职应届毕业生的试点,学制2年。至此,我国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中高职衔接。此后,在一系列政策的指导下,各职业教育办学主体经过多年的探索,形成了对口升学考试“3+X”单独测试、五年一贯制、自学考试等多种形式的中高职衔接模式,部分地区还试行免试推优、注册入学等,有效地推动了中高职衔接制度的发展。 二、中、高职衔接的必要性

1.中、高职衔接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客观需要。2002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首次在我国提出了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概念。现代职业教育系以各级各类职业院校和职业培训机构为主要载体,具有适应需求、有机衔接、多元立交的特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应当以终身教育为特色,各层次互相贯通、有机融合,具有开放、灵活的特性,以适应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产业结构调整和社会发展要求。中、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2e9a5f2a1116c175f0e7cd184254b35eefd1ae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