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

2024-01-13 14:40:13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和教训 2》,欢迎阅读!
辛亥革命,教训,失败,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原因和历史反思



辛亥革命的失败,按照正规的说法是由于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不愿同帝国主义完全决裂,也不敢发动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彻底摧毁封建势力,实行土地制度的改革。因此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完全没有改变。这种说法符合历史事实吗?学生在此作一些尝试性探讨,期能抛砖引玉。

一、纵观中国历史,辛亥革命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产生一般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必须有大批的雇佣劳动者,国内市场的扩大;第二,必须有大量的资本。这两个条件通常是通过资本的原始积累来完成的。随着资本原始积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逐渐成熟,促成其过渡到资本主义社会。首先,我们来探讨辛亥革命前的中国社会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情况。先看下列一组数:

1.1869~1911年。开办资本在万元以上的厂矿约七百个,资本总额为一亿三千万元1912~1914年。新建企业470多家,投资1亿,加上原有企业的扩建新增资本共达一亿三千多万元以上

2·1920,近代工业总产值占当时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的5%

3·1895年以前,华商在上海创办了六家丝厂,资本总额为120万元。而同一时期,法国商人在上海开办的宝昌丝厂就有资本110万元,接近上海六家华商资本总和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这样的资本总额和生产总值,对整个社会能产生多大的影响?况且,当时的人们思想意识还停留在以农为本,经商办厂赚钱是以买田置地、盖祠堂、修宅院为主的。这严重制约资本主义的扩大再生产,即使当时产生的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也在资本主义列强和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压迫、剥削,不是被吞并,就是盘剥而破产,保存下来的都在苟延残喘,根本谈不上发展资本主义!其次探讨辛亥革命前的劳动力和市场问题。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了。不过,具体分析一下便可知:自然经济最先解体不是由于生产的直接作用的结果,而是受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的产物。国内市场虽然广大,但一是买方市场没有形成,身受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统治双重压迫的劳动者,其收入维持生存都有困难,加上频频的兵乱,广大人民挣扎在死亡线上,购买力降低到最低限度,严重地制约了中国商品经济市场的扩大。二是各地之间没有形成必然经济联系。内地与沿江沿海地区之间,内地与内地之间,关卡林立,交通不畅,没有形成统一的国内市场。那些开放的口岸城市的经济联系是和外国相连,构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一部分,它和内地没有构成必然的统一的一个整体。

二、横向看日本,进一步认识辛亥革命经济基础的薄弱。辛亥革命失败了,日本的明治维新却取得了成功,其成就令世人刮目相看。这是什么原因呢?17世纪初到18世纪初,日本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使商品经济获得发展,在此基础,社会出现了新兴的生产关系。其表现在:一是作为农村小商品生产者和城市大





摘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三次修订本)第482页, 摘自《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第三次修订本)第483 摘自《高级中学中国近现代史教学参考书》(上册)199 摘自人教社《中国近代现代史》(上册)36页。31·刊中刊




批发商之间的中间环节的农村商人阶层在广大农村中应运而生。这是农村中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发展的表现。二是城市的大商业和高利贷资本也有较大发展,经济实力甚强,通过向大名贷款放高利贷获取政治地位,甚至参与藩政,出现“大阪商人一怒,天下诸侯惊惧”的现象。三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促成了封建统治阶级的分化,特别是下级武士,原是幕府封建统治的支柱,一转而成为明治维新的领导力量。相比之下,辛亥革命前,中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仅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和长江沿岸的通商口岸地区。这里原有的封建生产关系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侵略掠夺,而产生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不是本身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广大的通商口岸以外的地方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却根深蒂固。在这些地方的人们看来,一位圣 明的君主比资产阶级革命来说更为重要。这也就不难认识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三、纵览世界,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缺乏正确的斗争方法与策略。孙中山希望中国能够毕“民族”与“民生”革命于一役,想法不错。但实际上,弱小的资产阶级在当时反对封建统治已是不易,还要反对外国帝国主义,谈何容易!日本的明治维新主要是武装倒幕,主要解决国内矛盾,实行明治维新,发展资本主义,使国力逐渐强盛,同时不断和西方列强修订条约,最终摆脱外国的侵略奴役,成为独立自主的近代化国家。美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领导阶级是资产阶级和种植园奴隶主阶级,他们在争取独立的旗帜下首先解决民族矛盾。后经过内战解决了阶级矛盾,从而最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阻碍。相比之下,孙中山先生虽认识到中国人民的苦难和民族危机的根源是外国资本主义侵略,本国封建统治的腐败无能,但并没有认真地分析当时国内存在两类矛盾和孰重孰轻的问题,一下子树敌太多,在斗争的方法和策略上有很大失误,显然是不能取得胜利的。综上所述,辛亥革命由于缺乏必要的社会经济基础、缺乏正确的斗争方法与策略,其失败也就不足为奇了。



最后,对于辛亥革命的失败,我的总结是我们学习历史,追本溯源固然重要,但更加重要的是我们要学会以史为鉴。

第一,必须懂得,中国革命的主力军是工农群众。

第二,要牢记历史教训,提高革命警惕性,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尤其要提高反“和平演变”的自觉性。同时,还要牢记落后就要挨打的沉痛历史教训,一定要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和国防竞争力。

第三,则是推翻任何制度或者都要先充份准备,要有强大的武装力量以及人民群众力量,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的民族资产阶级不可能单独领导中国民主革命取得胜利,资本主义道路在中国是走不通的。须由无产阶级来领导,必须由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作指导,必须走社会主义道路,中国的革命才能取得彻底胜利。

可悲的是,在几千年的历史时期,数不胜数的中国文人皓首穷经地充实着这个框架,使之渐渐成了一座巍峨博大的昆仑;同时,又对它的精深浩瀚崇拜不已,也被它的成堆故纸限制了视野,而进一步固化了思维。在这样的土地上,是很难诞生民主思想的巨匠,也很难在各个阶层完成民主的最基本的启蒙。如是,辛亥年间的革命,又怎能不落得一个凄凉的结局呢?

众所周知,传统文化的重大缺憾无疑掩盖不了它的精华,但精华的丰富也难





邢金娥 《辛亥革命的胜利与失败、教训与启示》 历史钩沉版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2001 年第5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1511830ee06eff9aef8079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