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关于现代化理论总结》,欢迎阅读!
现代化理论不同标准分类
孔季
分类标准I
现代化一词源于西方,从传统中解放出来的过程就是现代化。起始点是西方文艺复兴,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等各方面的发展。关于现代化的分化,学界并没有形成统一的观点,综合专家学者观点,笔者做如下逻辑上的分类。根据发展有没有转折可以分为:现代化和后现代化;根据发展有没有阶段可以分为: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两个阶段论和渐进现代化理论。这一分析框架很好的把现代化六大流派、四大理论很好的融合进来。所谓的现代化六大流派,即经典现代化理论、后现代化理论、生态现代化理论、反思现代化理论、多元现代化理论和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四大理论,即,经济依附理论、世界体系理论、全球化理论和继续现代化理论。(详细内容可参见何传启《中国现代化报告》) 中国的发展集中了第一次现代化、第二次现代化和后现代化的特点,我国发展是个复杂艰巨的工程。
一、渐进现代化理论流派演变
(一)根据发展指标
1、经典现代化理论(经典现代化的修正) 2、生态现代化理论 3、反思现代化理论 4、多元现代化理论 5、继续现代化理论
(二)根据发展动力和背景 1、经济依附理论 2、世界体系理论 3、全球化理论
二、后现代化理论
三、现代化两阶段理论(农业时代到工业时代///工业时代到知识时代)
继德国学者提出生态现代化理论、再现代化理论等现代化理论之后,中科院研究员何传启多年前提出“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即从18世纪到21世纪末的世界现代化进程,可划分为第一次和第二次现代化两大阶段。其中第一次现代化指从农业时代向工业时代、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特点是工业化、城市化、福利化、民主化、世俗化等 。
第二次现代化基本概念: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实际上是关于两次现代化的力量。在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第二阶段的现代化简称第二次现代化,是指从工业
时代向知识时代、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工业社会向知识社会、工业文明向知识文明的转变过程及其深刻变化,其特点是知识化、分散化、网络化、全球化、创新化、个性化、生态化、信息化等。
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是知识化和信息化,其评价包括知识创新、知识传播、生活质量、经济质量4大类指标、16个具体指标,还有工业增加值比重、物质产业增加值比重、工业劳动力比重、物质产业劳动力比重等4个信号指标。16个具体指标包括知识创新经费投入、知识创新人员投入、知识创新专利产出、中学普及率、大学普及率、电视普及率、因特网普及率、城镇人口比例、人均能源消费等。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既是一种广义现代化理论,也是一种文明发展理论。它基于现代化是人类文明的一种深刻变化,是人类文明的世界前沿、达到世界前沿的行为和过程,而建立起现代化理论与文明发展理论之间的有机联系。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分阶段理论,包括第一次现代化理论、狭义第二次现代化理论和综合现代化理论。
第二次现代化过程的主要特点:首先,知识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根本动力;其次,信息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典型特征;第三,生态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基本要求;第四,创新是第二次现代化的动力源泉;第五,全球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普遍现象;第六,分散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空间特点;第七,多样性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文化特点;第八,个性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行为特点;第九,智能化是第二次现代化的技术特点;第十,终生学习是第二次现代化的生活时尚。
第二次现代化理论的局限性:由于第二次现代化刚刚走过三、四十年历程,其规律与特点尚处于发育当中,21世纪的不确定性还很大,因此目前对第二次现代化的认识还十分有限,第二次现代化理论也无法阐述第二次现代化以后的发展,这为22世纪的世界发展留下悬念。
分类标准II
根据研究方法不同可分为以下六种现代化理论学派
一、结构——功能主义学派
现代化是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重点研究现代性和传统性的比较和转换。代表人物帕森斯、列维、穆尔。
二、过程学派
现代化是从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的过程,这个过程包括一系列阶段和深刻的变化。重点研究转变过程的特点和规律。代表人物罗斯托。
三、行为学派
现代化必然涉及个人心理和行为的改变,强调人的现代化。代表人物英克尔斯。
四、实证学派
各国的现代化具有不同特点。开展现代化的实证研究。代表人物亨廷顿。
五、综合学派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00f6b464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80268fc.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