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与困惑

2022-03-26 09:41:15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理想与困惑》,欢迎阅读!
困惑,理想
理想与困惑:关于学校德育工作的一点思考



学校的德育工作总体上琐碎而繁杂。学者于丹在女性品质生活高峰论坛上说,当代女缺少的是春花秋月,如果有人问我,我们的德育工作或者班主任工作缺少的是什么,我认为就是这种春花秋月年轻班主任带着缤纷浪漫的情怀走上班主任工作岗位,几年下来,在他们充分感受德育工作的艰难以后,便带上了深深的落寞,继而产生的是对班主任工作深深困惑。在新时期新形势下,德育工作的现状确实发生了深刻的变化,我们的教育对象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于是有人慨叹书不好教了,人不好教了。记得《论语·先进》有一段记载,孔子与学生交谈,问他们的志向,最后问还在弹琴的曾哲。曾哲说: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译成白话,意思是:暮春三月,春天的衣服已经穿在身上,约上五六个成人,六七个小孩,在沂水旁边洗脸洗手,在舞雩台上吹吹风,然后一路唱着歌走回来。孔子表示赞同他的主张。我们可以想象这是一幅优美的师生郊游图,师生间其乐融融,让人神往。但当代的德育远没有如此的浪漫而悠闲。 一、德育现状分析

德育是教育者对被教育者的正确引导和积极影响。德育的各要素——教育者、教育者、教育内容——正发生一场深刻的变化:

(一)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教师形象的嬗变天地君亲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身上的光环,在市场经济背景下已逐渐淡去,社会(包括家长)更愿意从市场规则来认识评判教育和教师,因而无论是社会还是教师本人,在功利主义引领下对教师职业缺乏认同感,德育工作者本应该像是虔诚的布道者,他们的形象和教育的功效息息相关。

(二)在物质不断丰富、知识经济的今天,我们的教育对象(学生)也悄然发生了变五四青年满怀爱国热情,在民族危亡之际,可以慷慨捐躯,毁家纾难;上世纪50代的青年朝气蓬勃,富有理想;改革初期的学生惜时如金,勤学苦练;那么当代学生也打上深深的时代烙印,他们具有聪明,敏感,思维活跃,知识面广等优点,但同时他们也有令人担忧的性格弱点:

1、以自我为中心,性格执拗而张扬。现在的学生大多是独生子女,他们大多有优越的家庭条件,有父母长辈的深情呵护,他们多的是任性乖张,少的是合作与宽容。

2、感情脆弱而冷漠。温室里的花朵总是脆弱的,经不起风雨的打击,当代学生往往缺少耐力与毅力,在困难面前往往一筹莫展。所谓冷漠,就是对不关乎自己的事漠然处之,因而我认为当代学生最需要的莫过于感情的滋润,让他们冰冷的眼眶里留下滚烫的泪。 3由于离异家庭增多、留守儿童、高考压力等诸多原因,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越来越多。性格偏执、心理封闭、难以沟通、承受力差是其重要表征。

(三)德育内容呈现多元化态势。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我们的道德体系中既社会主义价值观体系,又有市场经济市场道德规范要求,还要传承中华民族传统道德,因而学校思想道德教育任务十分繁重。但在一定时期内,新旧道德交织多元,人们的信仰、价值观等也必将呈现多元的局面,这对德育工作者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四)德育形式亟需创新。传统的德育形式偏重于说教,用经典教化学生,多的是理性的理解与接受,缺少情感的体验与心灵的感悟。但德育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它需要时间,需要丰富多彩的活动,需要生动活泼的载体。如何创新德育机制,是摆在德育工作者面前的紧迫任务。

(五)根据德育的效果上看,社会的反作用力很容易消解学校德育的功效,这就是所说一丑遮百俊,随着科技的发展,网络的普及,学生可以从其他渠道获得比学校中更多的道德体验和信息,他们往往在短时间内瓦解学校德育的成效。 二、师生现状分析

我认为德育工作的主要症结在于师生间的不协调,从而导致了教与学的矛盾加剧。究其原因,可以归纳如下:

(一)教师与学生的文化背景差异

我们的教师满怀教育理想,教育过程中,仍然是坚持传统观念,强调整体认同,弘扬社会责任,讲求师道尊严。我们的学生秉承时代风气,追求个性张扬,注重个体诉求,强调自由平等。在教育过程中,价值观的不同、文化观念的交锋是德育难以奏效的关键所在。 (二)师生的阅读背景不同

当代是一个缺少阅读的时代。缺少阅读本质上就是缺失文化的濡养。当代学生的精神养料消解在快餐文化的氛围里,图解的、搞笑的阅读只能形成浅表性思维,阅读者很难体会到阅读过程中由生涩到流畅到顿悟的阅读快感。作为师者,希望给学生以文化满汉全席但我们的学生在考试的重负下,书包里除了有教辅书,还有武打小说、都市言情小说、卡通漫画等。

(三)当代功利化的教育行为所致

导致德育的缺失,问题不在学生,而在于教育者本人或教育大环境,铺天盖地的试卷、无休止的补课,一次又一次尝试不尽的考试的失败造成了学生的反感心态。德育需要平和舒畅的氛围,需要时空情感的真诚演绎。 三、德育者的理想

(一)希望我们的学生应该这样:

1、健康。健康,应该是身心健康。体型既不是以前那种豆芽型的,也不是当下胖墩型的,他们应该有良好的体质,有矫健的运动姿态,心理明亮,态度谦虚而自信。 2、阳光。他们有清爽的外表,有灿烂的笑容,有感人的泪水。

3、诚信。诚以待人,言之有信。诚信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

4、爱心。仁者爱人,有爱心才会有责任心。爱国家,爱集体,爱父母,爱朋友,爱自己。

5、会感动,懂得感恩。用感动滋养情感,用感恩学会珍惜。我们的教育不需要太多的理性,我们要让我们的学生接受更多的感动,每一次感动,就是一次灵魂的悸动,就是一次灵魂的洗礼。

(二)我们的教师应该这样:


1、充满爱心。苏霍姆林斯基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是教育的润滑剂,爱是教育的催化剂,爱教育,爱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爱总是大于技巧的。

2、赏析与宽容。学会以欣赏的眼光观察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允许学生改正错误。 3、细致与细腻。德育是一个润物无声的过程,需要教师细致的观察,细腻的把控,让每一滴甘甜的雨露都流进学生的心田。

4、多思与创新。教育的对象灵动而多样,任何刻板划一的形式都不能奏效,需要多借鉴,多思考,创新工作机制,做个快乐的德育工作者。 四、为德育,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一)德育生活化

传统的德育重在教化,告诉了人们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丑恶,让人们学会崇高、优美、庄严等,教化或多或少是要追求神圣的。但时至今日,德育必须从神圣的讲坛上走下来,走向世俗生活,在丰富多彩的现实生活中体验什么是社会公德,什么是传统美德。德育生活化就是德育情景化,在特定的情境中让学生浸染,潜滋暗长。 (二)活动系列化

在活动中渗透德育,是提高德育的有效形式。根据中小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把德育内容分解,形成系列,培养学生完备的道德素养。学生的行为习惯和社会公德的养成是这个系列的逻辑起点,继而国家意识、自然意识、使命意识的形成与实践。 (三)评价多元化

学生千差万别,他们有不同的个性与潜能,尊重和发觉他们的潜能是我们的责任,当前单一的评价模式主要是看学生的学业成绩,重智育轻德育的现象还不同程度的存在。我们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特别是品德方面的优点,加以培育。有的同学孝顺友爱,有的同学谦虚诚恳,千万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 (四)师生理想化

当今是一个功利主义、实用主义高涨,理想主义式微的时代,高扬理想主义旗帜,可以为德育工作注入无穷的动力。没有理想主义就没有德育。教师和学生不能只是匍匐在现实世界里观察生活,应该常常仰望天空,关注宇宙,关注人类,关注生命,培养对人类的终极关怀。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8849c731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071b09b.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