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舞剧《丝路花雨》中敦煌舞姿的艺术魅力

2022-12-08 08:14:16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浅谈舞剧《丝路花雨》中敦煌舞姿的艺术魅力》,欢迎阅读!
丝路花雨,敦煌,舞剧,舞姿,魅力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浅谈舞剧《丝路花雨》中敦煌舞姿的艺术

作者:马琰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6年第05

要:本文以大型舞剧《丝路花雨》为研究对象,阐述了全剧的内容和背景,以及全剧当中所包含的舞种。尤其突出的研究了敦煌舞,从敦煌舞姿的来源和舞蹈动作的技术特点以及外部特征进行了分析,论述了西域少数民族舞种和中国本地区传统舞蹈的完美融合,充分肯定了中外舞蹈文化的交流与促进。 关键词:舞剧;敦煌舞;特征;魅力

中图分类号:J722.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5-0089-01 一、舞剧《丝路花雨》概况

《丝路花雨》是中国自1979年起首演的大型民族舞剧,由《丝路花雨》创作组编剧,是以举世闻名的丝绸之路和敦煌壁画为素材创作的。它歌颂了画工神笔张和歌伎英娘的光辉艺术形象,描述了他们的悲欢离合以及与波斯商人伊努斯之间的纯洁友谊。高度颂扬了中国和西域人民源远流长的友谊,再现了唐朝内政昌明,对外经济文化交往频繁的盛况。《丝路花雨》曾先后访问20多个国家和地区,演出深受好评,被誉为中国民族舞剧的典范

在丝绸之路上,各国商旅络绎不绝。突然狂风四起,老画工神笔张带着女儿英娘救起了昏倒在沙漠的波斯商人伊努思。但在途中,英娘被强人窦虎劫去。数年后,在敦煌市场,神笔张找到了女儿,但英娘已沦为百戏班子的歌舞伎。伊努思为英娘赎身,父女团聚。莫高窟中,神笔张按照女儿的舞姿画出了代表作——反弹琵琶伎乐天。掌管贸易的市曹企图霸占英娘,英娘跟伊努思到波斯避难。英娘与波斯人们朝夕相处,互授技艺。伊努思奉命率商队使唐,英娘也相随回到祖国,市曹唆使窦虎拦劫商队,神笔张点起烽火报警救下商队,自己却献出了生命。 二、敦煌舞姿独特的艺术风格

作为舞剧,全剧最大的亮点毫无疑问就是舞蹈,它的舞蹈融合了中国古典舞、敦煌舞、印度舞、黑巾舞、波斯马铃舞、波斯酒舞、盘上舞等各种艺术形式于一身,着力突出敦煌舞。女主角英娘反弹琵琶伎乐天的优美造型充满东方女性优雅妩媚之美,那独创的“S”型舞姿令无数人为之痴迷。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敦煌舞正是舞蹈家们依据敦煌壁画的舞姿,在不懈的努力下,使敦煌舞蹈走出了壁画,舞出了敦煌,从静态的壁画艺术转化为动态的流动的舞蹈,使得在意想空间飘动的静态造型真正灵动起来,从而形成了具有西部特色的一种古典舞蹈新流派。

敦煌舞蹈研究专家、敦煌舞根基练习的创始人高金荣认为,敦煌壁画舞姿首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1)北凉到北周的伎乐天;(2)唐代的经变画;(3)各代飞天;(4)莲花孺子;(5)金刚力士与天王,这是布满阳刚之气的男性舞蹈造型;(6)世俗舞蹈,是现实糊口的直接纺暌钩。壁画舞姿十分丰硕出色,有舞蹈过程的一瞬间,有戛然而止的亮相。有的动作抒情美丽,神志温婉妩媚,腰肢手臂柔曼美梦。她将敦煌舞蹈的外部特征归纳综合为:(1手的外形丰硕多姿、纤细秀丽,富有中国的古典美;(2)手臂柔曼多变,手腕和肘部呈棱角;(3)赤足,脚的根基外形为勾、翘、歪;(4)体态根基下沉、出胯、冲体态成三道弯。出胯动作有两种样式:一种是推胯;一种是坐胯。推胯是在提胯的基础上推出,线条较硬,动作有力;坐胯有向前和向后的分歧标的目的,动作柔和。总的组成刚柔相济、曲线光鲜的一种柔、韧、沉、曲相联系的动作特征;(5)使用长绸、腰鼓、琵琶等道具而舞的形象,也是其光鲜特色之一。高金荣还认为,前期的敦煌壁画中的舞蹈姿态,有较多的印度舞的影响,很多动作姿态来自印度。另一位少数平易近族舞蹈研究家李才秀指出,内地和西域的联系以及文化交流远在敦煌石窟建造之前就已有往来。早在汉代初年《于阗乐》即已传入汉宫。公元前139年,张骞通西域后就带回了西域的乐曲和罗马杂技演员,在敦煌壁画中那些飞天的倒立、翻筋斗的形象和表演杂技的力士形象,都带有浓密的粗犷明快的西域风味。两晋南北朝战乱频仍,造成了平易近族辗转迁移,但这给各平易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却缔造了前提,平易近族的乐舞传入内地,这在敦煌壁画中也有所纺暌钩,在北魏、北周的壁画中,有很多高鼻深目、肤色各异的人物形象,有些曲谱是西域的,有些表演者所穿的是突厥平易近族的服饰。有的两臂高举于头上托掌,些舞姿都带有浓密的西域特点。隋代在历史上虽然只有三十多年,但在华夏与西域的乐舞交流融合方面,却有继往开来的浸染。从这个时代到华夏的西域乐舞形象丰硕的敦煌壁画色彩时代是华夏和西域乐舞艺术年夜交流、年夜融合的昌盛时代。在敦煌壁画中,唐代的乐舞形象也最为丰硕。唐代是以李氏平易近族为代表的统治者,为丰硕本平易近族的文艺术,重视对各平易近族文化和乐舞的领受,昔时敦煌的画工们,恰是依据这些乐舞形象,加工创作成经变画中丰硕多彩的伎乐形象的。 三、结语

甘肃省的舞蹈家们于20世纪70年月末创作的大型舞剧《丝路花雨》,别具一格的敦煌舞蹈,终于掸去身上的灰尘,张开彩色的羽衣,飞出千佛洞,飞进北京城,飞向全世界! 古老艺术重吐青春,此后多年,此剧在全国各地久演不衰,所到之处盛况空前,期间还先后到中国香港等地区以及朝鲜、日本、意大利、泰国、法国、拉脱维亚等国家,至今已演出了2600多场,成为东方艺术的奇葩。三十五年里,《丝路花雨》并没有因为时间流逝而褪色,而是在岁月的沉淀中升华。并被作为20世纪中国舞蹈经典剧之作,以及其经典的音乐,载入中华民艺术史册。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注释:

袁禾.中国舞蹈[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

金秋.古丝绸之路乐舞文化交流史[M].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2.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ffb0e43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98f4131.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