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校园暴力,是谁纵容他这么任性

2022-10-10 12:06:24   文档大全网     [ 字体: ] [ 阅读: ]

#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揭秘!校园暴力,是谁纵容他这么任性》,欢迎阅读!
纵容,揭秘,暴力,任性,这么


揭秘!校园暴力,是谁纵容他这么任性!





01

晚上下班在站点等公交时,看到一名男子遭到围殴,我本能地躲远了几步。听着他们满嘴的脏话,看着他们挥动着有力的拳脚,要不是他们身上背的那个大大的书包,我真无法把他们和学生想在一起。

哎,世界这么大,你们到底想干啥呀?惊骇着来自这几个高中生间的残忍与暴力,我不由得深吸口冷气。

同学,听着多么亲切的称呼,同学之间本是有着许多美好真挚的情感,然而,是什么让他们没有了同窗友情?感慨着他们之间的无情,校园暴力让人不由得深思。



02

在这个任性的年代,不知是年少气盛爱冲动,还是学习太累爱烦躁,校园暴力的频发已不是寻常。尤其是近年来,我国的校园暴力事件呈增长趋势。

有数据显示,去年有49.6%初中生遭受过言语形式的校园暴力;有37.7%初中生遭遇过校园内社会交往上的欺凌;而有19.1%初中生在校园里遭受过身体上的暴力伤害;




络欺凌作为校园暴力的新形式,其发生率也达到了14.5%



03

同在一个充满阳光快乐的校园里学习成长,同窗之间却因琐事上演了暴力,给同学情谊添了一抹黑色。

校园暴力事件的频发,让人嘘唏不已——

重庆,一初中女生太邋遢引公愤遭群殴,不料竟被打成10级伤残! 福建,小学女生被两初中女生暴力3分钟,扇了25个耳光! 四平,16岁女生没借同学钱,竟遭五名女同学殴打致聋!

江苏,一名初二女生被人殴打,脸上写有不雅文字,施暴的三名女生未满16周岁! „„

学生们出手之狠,也着实令人惊叹——

今年322日,广州南方医科大学高层学生公寓内发生一起恶性伤害事件,一学生持刀行凶,致两名同学死亡!

今年323日,德惠四中校外发生一起命案,因一名女孩,两名学生被捅,致11伤!

„„

命案的频频出现,刺痛了我们的眼球。据调查显示,全国刑事犯罪案青少年占7成! 是什么矛盾能够让行凶者如此凶狠地下此毒手呢?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血腥的杀人案都让人感到格外的震惊与痛惋。





04

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暴力事件让人深思,是什么让处于花季的孩子们成为施暴者?是什么让孩子们会如此“无畏”,变得这么凶残、任性呢?纵观诸多的校园暴力,笔者认为,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要负主要责任。

虽然看上去是校园暴力,但是根本原因在于家庭。在家长们看来,孩子送到学校了,孩子成长的教育就属于老师的事了,孩子成长得怎么样都与老师的教育有关,家长就可以放手不管了。然而,有这种想法是错误的。




有的家长只顾挣钱没有时间照顾孩子,有的父母因离异而不能在孩子身边,像这样的家庭,孩子都会因为缺少家长的陪伴而让孩子的心中没有爱,变得偏激。遇到冲突,孩子就会喜欢用武力来解决。

家长和孩子朝夕相处,他们的言行总会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孩子的成长,家长就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如果家长的社会习气过重,孩子也会炫暴。家长需要给孩子做好典范,引导孩子如何做人。据调查,有50%的问题少年都来自家庭的原因。

的确,孩子的成长,家庭教育很关键。打骂式的教育会让孩子的心理出现扭曲,成长为叛逆少年。而家长过份溺爱也会把孩子宠坏,让孩子变得娇横。想一下,一个被父母娇宠成“小皇帝”“小公主”的孩子,无论在哪儿,哪个不是高高在上,称王称霸?

可以说,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一个温馨和谐的家庭及家长的言传身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基础。试想一下,一个从小生长在“战火纷飞”家庭里的孩子,在生活中遇到矛盾,必定会大打出手。



对于校园暴力,学校也有着无法推脱的责任。来自学习压力、作业压力、考试压力、老师言辞压力等,都会让孩子们通过极端的宣泄方式“暴力”来发泄。每个学生都渴望被关注。而应试教育看重的则是分数,成绩较差的学生由于得不到老师的肯定,很容易产生自卑感、挫折感。于是他们就用暴力来报复老师和同学,以这种“特殊方式”来获取老师的关注与同学的“承认”

在校园暴力的滋生过程中,社会上的不良信息也扮演了“帮凶”的角色。一些不正之风网络上的负面信息都会影响学生的是非观。在网络环境充斥社会生活环境的今天,枪杀、暴力等内容给青少年留下了不良的心理,为他们提供了鲜活的“榜样”,而发生在学生们身边“弱肉强食”的社会现象,更是校园暴力产生的直接诱因。



05

时下,校园暴力事件已是屡见不鲜。每当校园暴力出现的时候,更多的是对施暴者的斥责。我们不要再质疑现在的孩子们怎么会这么疯狂,生活不是在真空中,社会暴力就是他们的效仿。

要遏制校园暴力,相信,好的家风是一剂良药。传统文化教育会让孩子们有着善良的人格、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让孩子拥有爱心,学会给予和奉献,以及和他人的和睦相处。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fa6333e974bcf84b9d528ea81c758f5f71f2943.html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