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大全网# 导语】以下是®文档大全网的小编为您整理的《袭击小学生罪犯心理学》,欢迎阅读!
袭击小学生罪犯心理学
报复社会型犯罪,不再是“冤有头,债有主“式的复仇,而是面向公共群体的暴力恐怖报复。这一犯罪心理的产生,有五个方面的原因。
人格障碍产生反社会动机。人格障碍一种人格在发展和结构上明显偏离正常常,以致不能适应正常的社会生活的心理行为表现。比如,认知方式偏激,心胸狭窄,妒忌心强,容易冲动,情感冷酷,人际关系不协调等。这些人格缺陷在特定情境或者特殊刺激下,就会引发极端行为,去报复他人和社会。
人生挫折引发攻击性情感。通常,当-个人感到愤怒或者受到挫折的时候,通常会对使自己不快的人表现出攻击性。但是因为恐惧或者无法接近这个不愉快卡不源而使得直接报复无法实现时,该个体会将愤怒发泄到另一个替代物身上。而这种攻击或者替代性攻击指向社会时就成为了一种报复社会的犯罪。当然,受挫折者是是否实施侵犯,不仅与其受挫的程度有关,也与其个性特点、对挫折的感受程度及其以往的生活经验等有关。
遭遇不公造成报复性冲动。复旦大学社会学者滕五晓曾指出,当前国内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的现状,增加了某些底层民众的不平衡感和自卑感,如果再加上某些不公正待遇,他们的长期压抑很可能因为某一个小事或者突发事件,而最终因“个人仇恨”去报复社会。
绝望情绪酿成极端性行为。社会转型期间,形成了不同的利益群体,形成了贫困阶层。因此,产生了强烈的被剥夺感。
不良媒介诱导模仿性犯罪。从传统的电影电视来看,一些公安题材的影视剧刻意表现犯罪分子仇视社会、报复社会的阴暗心理,有的还把犯罪分子作案前的准备以及公安干警分析案情、制定作战方案、进行侦破等细节描写得一览无遗。然而一些案例中其案犯的作案手法有的几乎就是某些公安题材片的翻版。由于网络环境的复杂化和监管的不到位,有的网络上充斥着大量的色情和暴力内容,特别是一些杀人游戏的出现,影响更是恶劣。
本文来源:https://www.wddqxz.cn/ff818429084e767f5acfa1c7aa00b52acec79c5d.html